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7|回复: 0

[伤寒研读] 烦躁、厥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3 08: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烦躁、厥逆(转载)







病案举例:



患者,女,54岁,环卫工人。素有胃病,加之家庭不睦,常发呕吐不食,经治不愈,延病数年,非常焦虑,来院求诊。



    《伤寒论》少阴篇中说:“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烦躁欲死之症,实为吐利太甚所致。多于吐泻之后,胃肠损伤,兼有脘胀不舒,倦怠乏力,喜暖恶寒,面色泛白,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这与阴极阳绝之烦躁厥逆下利清谷,恶寒倦卧,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迥然不同。

症见:面白少华,精神不振,舌白多津,食入即吐,烦恼吞酸,烦躁不眠,四肢厥冷,大便干燥,3~4日一解,此肠胃不和,浊阴上犯,治宜温中降逆,行气和胃。

方用:吴茱萸20g,红参15g,生姜30g,大枣30g,枳壳15g,厚朴15g,半夏12g。服3剂后吐止,胃中觉热,大便通利,烦躁止,四肢转温,因其久病气血皆虚,后加与四物汤调治而愈。



体会:“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种治则。“症”是方剂的运用依据,临床中只要辨证正确,吴茱萸投之即效。不论其病名为何。方中主药吴茱萸辛苦燥烈,若由于畏其燥烈而不敢用,或用量过少,致使杯水车薪,药不胜病,其实吴茱萸汤性虽燥烈,但对浊阴下降,厥气上逆,吞酸胀满之症服之多效,每用25g亦无不舒之感。为了防止其燥性伤及肝胃,可在煎药用前沸水洗几遍吴茱萸,可多至七遍再入药煎服,则可避免。临床中对于服后导致格拒呕者,可采用冷服法,有些患者服后症状反剧,但少顷即恢复。临床屡大剂运用吴茱萸汤,尚未出现剧烈中毒症状。这关键在于抓住肝寒胃虚的病机,以及注意方剂的煎服法,则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中病即止,不可过于大量久服,因偶可引起视力障碍或错觉。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4-26 00:04 , Processed in 0.0886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