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代中医 门户 查看主题

知识园地(一般心理学)

发布者: lzs | 发布时间: 2012-10-19 23:06| 查看数: 506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知识园地(一般心理学)
    我求生如果还活着,我在这里干吗?我求死如果已经死去,我又何必吃、喝、拉、撒(人生遭致命打击后的感受)。
——摘自某名人日记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因此人生全是一点点。比如,想做好人,就必须一点点地去塑造。包括:一点点爱心,一点点关心,一点点帮助,一点点义举,一点点真心,一点点等待,一点点热情,一点点美德,一点点善意,一点点包容,最终总是让你美名远扬。而做坏人,也总是不知不觉地当上。包括:一点点妒忌,一点点贪心,一点点不轨,一点点冷酷,一点点恶意,一点点霸道,一点点邪气,一点点黑心,一点点狡猾,一点点欺骗,最后让自己成为狼心狗肺的化身。
    认识,情感或意志的过程流程为心理过程。美国当代心理学专家、心理学教授T·H·黎黑指出: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一个短期的历史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如果心理学家能够给不同的研究对象下定义,而且按这种研究对象所要求的方式单独地研究它——没有夸张的想法,认为它最终能解释每一件事物——那么心理学就可能进步。这就是现代一般心理学的现实状况。一般心理学是全意识学的一个分支,它包括情绪、感情、感觉、知觉、智慧等是人类意识的灵魂,没有了这种灵魂,人就成为“植物人”,或事实上的行尸走肉。
    当今世界智慧已经由学问所取代,到处充满了各种“陈旧”的新闻和信息,我们的脑子里塞满了“机械”的各种知识,我们对诸多的科学发现高谈阔论,而可笑地忽视了智力、情感和感觉,这些人生在世的最根本基础。事实上心理健康是第一性的,人只有拥有这种健康,才可能使人拥有其它一切,包括金钱、地位、美女等等。因此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人在平常经常有各种各样错误的想法,其实只要及时注意,及时改正就行了,没有什么大了不起的。但是有些人却偏偏“走火入魔”无法自拨。比如:

例一 认错
    有时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明知道有问题,却死也不承认错误,反而花加倍时间和精力去找各种借口,干扰自己和别人的视听,最后弄得许多人对你的印象都大打了折扣。或被他人骂了几句,或他人所为之事,不合自己的好胜心、忌妒心,就化无数时间发火难过,甚至不惜血本,不计后果,想尽办法,损人利己,只为报复和发泄自己心中的一股无名之火,到头来让人产生种种看法和“误解”,使自己处于一种极其无聊的地步。就好象你不小心掉了100元钱,却花去200元车费去曾经去过的某个地方找,钱当然不见得还在原地,你看看有必要吗?需要坚持吗?
a4.jpg (159.72 KB, 下载次数: 272)
例二 失恋
    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姑娘因三年恋爱失败而痛不欲生,当她悲极躲在远离村边的一颗大树下无声痛哭流泪时,一个白发老者看到并知道了情形,并没有安慰她,只是笑着对她说,你只是没有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却损失了一个极爱他的人,因此他的损失比你大,不甘心痛哭的应该是他……。
例三 开业
    有许多人,对某个行业或专业完全不了解,或只是听说什么行业好赚钱,就立马开业,于是不会开电脑的开电脑店,不会做医生的开医院,穿着落伍的开服装店,道听途说,仓促上马的结果,往往是赔了很多。还有该直接参与的不直接参与,或内行懂业务的长期并不在场,或完全只是以局外人的形式努力投资开餐食店、酒巴,事不关己的合伙人自然更是急着让人帮你把“闲钱”花掉,这肯定会形成亏的比赚多的客观情况。一朝失足却又总觉得是运气不好,门路不当,而不是检讨自己的作法和想法的不对。
例四 不应该的等待
    我们常说,或是常听人家说,等有钱有空要到那里去旅游,或是等年老退休时,就要去做某项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等书读毕业,或是等有了孩子、房子,如何如何等等,好象一切好戏都应该在无限延期的明天,总是让自己的精神处在压力和不断等待中。或是误认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体力,可以有空、有办法轻松悠闲地等待着许多梦想的来到,殊不知活了忙了大半生,却成为和自己原来理想根本沾不上边,而只是一个自己最不愿意变成的那种人。这种结果是说明了我们太聪明,或还是太愚蠢,都不是,这事实说明如果我们无法马上实现某种理想,却有办法马上去做某种事,就应该着手去做,并让事实来弥补许多空想的遗憾,何况人生之路常常并不由自己来决定。
    人们总是对难以到手的东西垂涎三尺,那怕它只是一根稻草,而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总是不知珍惜,甚至把宝贝当成废物而熟视无睹,这些都是心理的误区。有关日常的心理生活,我们认为,人在顺境时,应放下一切无形有形的心理负担,保持一种好的心情和心态尽情地享受生活。而在逆境比如失恋、失业、失职、天灾人祸时,生活欺骗了你,你充满了沮丧恼怒,愤愤不平或痛苦不堪,你无法面对和排除,可是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你必须擦干血,咽下泪,不管现实是怎样地无情或令人感到无比的痛苦、残酷和悲痛欲绝,都必须勇敢地面对和承认,我们仍可以尽量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并用微笑和时间把痛苦埋葬。以诗《感激》为证:站起来!感激伤害、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态,增进了你的智慧/站起来!感激遗弃、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的独立,强化了你的双腿,使你学会心静如水/感激妒忌、蔑视你的人/他们教会了你的自尊与自强/使你悲天悯人,表现出种种超然情怀/你在生活中学会感激/时时感激、凡事感激、感激一切/它使你自信、自爱、自持、自立/你总是感激,你在感激中茁壮成长。
    要知道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与魅力。因此这时的你千万不要冲动,不要忧愁,不要心急,这一切都会过去,你可以适当地运动或进行某种有益的精神渲泻,比如快速地绕街道走十圈,还可以聊天、散步、跑步、唱歌、跳舞,以及做深呼吸运动等等各种随意的锻炼。它可以重新启发,并振奋你积极、快乐、平和的内心感觉,激发人的抑郁情绪从大脑中流泻出去,使你变得比较理性,而且能让你的心平气静地接受你原来并不赞同的积极思想。这种做法对减少疾病延长生命增强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具有事实上的重大意义。当你的理智恢复、精神振奋、心境开阔、容光焕发,你就有了新的活力和生命乐趣,以及现实理性的意识,真正成为一个时刻保持蓬勃朝气的人。
以下各部分为一般心理学的实例:
第一部分  心理特性(天性与特性)
    孔子认为做人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第四幕第三场马尔科姆所列出的“王者风范”为:“真实、克己、心意坚定、乐善好施、坚忍不拔、慈悲、谦逊、奉献、耐心、勇气以及不屈不挠”,希波克拉底以冷静、忧郁、乐天、暴躁作为气质的主要分野;并指出快、慢、强、弱(也可能处于任意两者之间)为人的四种基本特性。荣格认为,外向与内向是支配个性的类别。他说:“审慎运用意志力是主动的外向,受到驱使则是被动的外向,以上这些,只是从历史上数百种人格类型里挑出的几种特性”。
    有关人的天性从那里来,过去人们总认为,人的许多特性是由童年抚养与环境所造成。现在通过新的对基因的实际观察,也就是说对同卵双胞胎和被领养的儿童研究,发现许多特性根植于基因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布沙尔与同事们对几百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进行了生理与心理的实际观察和测验,结果表明,许多人的特质与人格与遗传有显著关系,如领导能力,压力承受度,墨守传统的表现等等都可能受到影响。某些心理疾病上的强迫性行为和药物上瘾和遗传有关。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也可能表现出“A型行为”:容易激动、有侵略性、常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些孩子一出生就会展现出某些因遗传而表现的特征,如容易激动。一所专门研究老化的机构,赞助做一种研究,即在九年之间,密切注意一万个人的特质变化,结果发现,有些特质并未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
    表面上,出生6天的女婴和60岁的妇女,其特质并不可能相同,然而到了1989年,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在六个月前,许多特性已从“萌芽”中渐渐形成稳定的模式,这些特性是:活动力、鼓动力、强烈度和手段,适应力、韵律感、破坏力。第一组被视为“驱力”,刺激婴儿产生活动,第二组为“规范性”,居中间调节驱力。研究小组发现,在某一组特性上占优势的婴儿,其另一组的特性就比较少。最有趣的是,从六星期到六个月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特性一直相当稳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这种失去内在的倾向,尽管有所波动,仍会形成一个基本范畴,我们称之为“个性”。这种倾向也将影响到人到成年后的性格,当然最后分化出的各个个体特征,如好客、精明,不会相同。有些孩子内向,对环境兴趣有限,无法作出特定的反应,以达到自己的愿望,有的则能完美地表达需要。后者孩子的需要明显易懂,父母比较明了,很快便能满足其需要,前者则需要父母们进一步“解读”。这些特质是环境造成的,包括父母的诱导或妨碍婴儿的活动结果。
一般地说婴儿生来就有参与环境的能力,这可能是一种先天的倾向。据观察,同卵双胞胎在不同家庭中长大都可能有这种能力,研究观察中发现,孩子的情绪状态与父母有关。这种状态事实上有问题的孩子,但仍得到父母的细心、温柔的照料,和受到爱挑剔、打骂或持消极混乱心绪的父母照看的孩子,相对来说,前者较为积极进取,后者则有所差别。如一对同卵生双胞胎,有酗酒倾向。其中一位在父母的影响下,有积极进取的心态,于是他并不象他的另一个兄弟那样继续喝酒,而是真的戒了酒。另一对双胞胎孩子都有胃肠方面的问题,父母相当关心照应其中的一个,因此这个孩子比他兄弟少受了很多胃肠不适的痛苦。许多事实证明同样的两个双胞胎孩子,问题一样,但得到快乐和得到相应照应的孩子,总比悲观处境差的兄弟健康。
    1941年有关日本一对双胞胎兄弟的报道:两兄弟一出生就被分开,并在不同的两个家庭中长大。两个兄弟互不相识,直到20余年,这期间两兄弟同受肺结核病之苦,一个成了小偷,锒铛入狱,另一个则成为基督教牧师。据研究人员观察,尽管这对兄弟的生活道路根本不同,却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性格,“意志薄弱”。社会上的每个人,经验与机会各有不同,正如遗传的信息各不一样。为了更加了解人的性格是如何不断地演变,以及个体如何适应这种状况的变化,应有全面长远的眼光。生命的天性表现因基因刺激而改变,并会受到环境变化的调整。基因传递新的心理信息,产生新的心理变化,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心理表现,其中环境也不断影响了这个历程。这使人的天性能够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不断变化和不断适应。
第二部分  有关死亡的一些心理现象
(摘自《奥秘》等)
人总有一死,20岁死了是短命,100岁死了也是夭折,并且从此后上帝不会让同样的人再一次地活在世上。
——摘自某名人日记
人类心理现象的研究是当今科学界所面对的最后、最重大、也最有发展前途的难题。小生命总是大事情,其中当一个人的死亡来临,他的意识怎样地消失,更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对天津、上海2297名居民关于死亡认识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接受死亡有很高的排斥性,其中对死亡“很少想到”与“非常少想到”的占51%,想到死亡有“害怕恐惧”、“沮丧泄气”、“忧郁悲伤”占50.22%,自己想到时再死占11.3%;永远不死占12.8%;有38.4%的居民渴望了解与死亡相关知识。
有人讲:“人生百年,有生便有死。从一岁活到一百岁,好死,歹死!堪破,堪不破!怕死,不怕死的!都有人死。也有人活到一百多岁,这些都是‘天数’,乞丐也过‘奈何桥’,谁也躲不过。”
(1)“濒死体验”
人为地让某些人“死亡”,再设法使他们活过来,由此感受到“死亡”的情景,称“濒死体验”。据资料称,各国“濒死体验者”所经历主要体验阶段为:生活问题,意识与躯体分离,躯体异常,世界毁灭感,死亡矛盾,时间停止感及情感丧失等。当然这些情况都只是一种幻觉。在德国曾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参加“死亡体验”。方法是利用药物,使他们完全失去知觉,处于与死亡相类似的状态。在22秒的短暂时间里,志愿者各有所获:有的看到彩光;有的看到亲友;有的看见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有的看见一条发光的“隧道”。类似的情况,美国心脏专家迈克尔·萨博是用药物使一些人重度昏迷,又用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与上述实验结果相似。
美国的一个65岁“死而复生”的商人,向抢救他的医生叙述了自己“死后”的情景:“我自己好象一朵轻飘飘的云一样,逐渐离开我的肉体升到天花板,医院的墙壁与铁门都挡不住我。很快我飞出了医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虚无飘缈的太空。接着又以极快的速度,在一条无止境的隧道中前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点亮光,接着亮光越来越大越来越明亮。当我到达隧道尽头,那亮光变成强烈无比的光源。我内心充满喜悦和爱,我不再忧虑、沮丧、痛苦和紧张”。1996年7月英国一名叫茉莉·罗厄尔的护士在45岁的那年一直患着阑尾炎。有一天天气很热,她感到很不舒服,医院刚好轮到她歇班,就在卧室的沙发上呆着,突然感到小腹一阵剧痛,最后痛得昏倒在沙发上。她说:“这时,我感觉自己升了起来,脱离了沙发上的肉体,不再感到疼痛,一种愉悦、安祥、解脱了的感觉笼罩了我。接着我继续向上漂浮、穿过窗帘,不远处有束光向我射来,我感觉到自己正向光的中心飘去。光把我包围,我强烈地感觉到光对我的爱和理解,它仿佛了解我的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是我毫无保留地彻底袒露了自己的一切,那种内在的幸福感是很多在现实中的人无法体会到……,在光的爱抚中,我渐渐又回到我的躯体”。
06年11月24日参考消息报道法新社消息,两名瑞士科学家(于06年11月22日)说:他们已确定可能导致不久于人世的患者感觉“灵魂出窍”的那部分大脑。神经病学家奥拉夫·布兰克和毛尔吉陶·泽克在一份共同声明中说:他们是在为治疗重度癫病症患者做研究试验时发现上述情况的。据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和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洛桑分院的神经学研究所组建的研究小组说:对太阳穴附近的一个大脑主区域实施电击可扰乱思维对身体的感知。他们说,大脑在思维中产生一种身体影像。但这是一种外部影像,即身体好象投影在本人的下方、面前或背后。他们还解释说:“在前两次试验中,患者还能确认出自己的影像,而在后面的试验中,他们感觉另有一个昏暗、可怕的影像。
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所认为“濒死体验”分5个阶段的说法已经得到学术界很多人的承认。第一段安祥和轻松,有这种说法者占47%;第二段意识“逸出”体外,这种说法者约25%;第三段通过黑洞,持这种说法者占13%;第四段与亲朋好友欢聚,他们形象高大,光环萦绕,宛若天使;第五段与宇宙合二为一。很明显以上的情况只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在许多正常人的幻觉中尽管方式和样子不尽相同,但是也可能见到。因此,这些所谓的“濒死体验”并不为许多科学家的承认,甚至遭到一些科学家的强烈反对。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认为“濒死体验”五个阶段纯粹是无稽之谈,这无非是死亡的幻觉,是由于感觉缺失而造成。对于这些奇特的幻觉,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与当事人所受的教育、经验和个人性格有关。还有科学家认为,人的死亡来临一瞬间的主观体验一般地说是类似的。生物学家罗兰·西格则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解释,他认为人在死亡之时,大脑会分泌出过量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有些则能引起各种奇特的幻觉。众说纷纷,无法考证的幻觉使科学界莫衷一是。
(2)“阿尔法3号”实验
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的科学试验在日本东京悄然展开,它由多家跨国公司赞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16人,他们分别来自美、日和瑞士,年龄由19至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重危病人。该计划实施方法是:科学家在这些志愿者的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千米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转变成文字,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头两年里,有4个志愿者先后死去,但是电脑并未收到他们传来任何信息。然而当一位叫弗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显示屏上出现了科学家期待已久的信息:“我是弗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反复出现20多次后信息中断。”此后有4位志愿者先后去世,电脑没有收到他们的任何信息。直到一位23岁白血病患者“不幸死去”的第二天电脑便收到她的信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这里阳光充足”。“许多人与我在一起,我爱他们,我将会……”信息中断。参加此计划的科学家们均认为,这里传达的生命信息的反馈结果是类似的,这是“濒死体验”存在的有力证据。
(3)“死亡心理”的研究
研究证明,人类做为一个生物物种的存在,其个体的最大恐惧就是死亡,因为所有个体的死亡,即是意味着该物种的灭绝,所以人人怕死,这种由遗传基因所引起的恐怖,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本能,跟个人胆子大小毫无关系。我们是地球上唯一能预见到自己总有一天会死的动物,但是,我们为何没有时常被吓得腿脚发软?很多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有些心理学家说,对死亡的恐惧其实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死亡的念头如此恐怖,以至于我们的思想已进化出了抑制恐惧的机能,它决定了我们如何构筑社会、对待他人和看待自我。以这种想法为基础形成了一派理论,名为恐惧控制理论。这套理论能够解释“9·11”恐怖袭击事件引发的后果:美国星条旗销量骤增,排外主义高涨,美国人团结在一位本来被很多人视为失败者的总统周围。恐惧控制理论者说,更重要的是,预测人们面对自己死亡时的反应有助于我们培养更高尚的本性,例如宽容、利他主义和创造力;抑制邪恶的本性,例如歧视、憎恨和侵略性。
这种思想诞生于1974年,欧内斯特·贝克尔获普利策奖的作品《拒绝死亡》引发了谢尔登·所罗门、汤姆·佩什琴斯基亚和杰夫·格林伯格这三位好友的思考。这三名心理学家奇怪人类为何努力抵御别人的抨击以维持自己的尊严,为何如此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观,例如宗教或关于人生意义的信仰。贝克尔说,这些都是我们用来缓解对死亡恐惧的工具。格林伯格、所罗门和佩什琴斯基亚这三位心理学家的第一个实验是测试在意识到生命无常、必有一死后,人们随之对违反自己价值观的人的态度会受到多大影响。
为此,他们首先请一组法官对自己死时会出现的情况及其感受写几句话。随后让这些法官对一名假设受到卖淫指控的女性裁定保释金。另一组法官也需要就此作出裁决,但事先并没有让他们想到自己的死亡。结果产生的差异非常显著。第一组裁定的保释金平均值为455美元,而第二组仅为50美元。想到死亡显然令法官们对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人更加苛刻。为了研究对死亡的恐惧与自尊之间的关系,这三位心理学家召集了两组志愿者,发给他们伪造的性格测验结果。第一组在测验结果中得到了积极评价,而第二组的评价不太高。然后每组各有一半人观看有死亡镜头的电影片断,而另一半观看一般的电影片断。事后研究者问志愿者感觉如何,考察他们的紧张程度。他们发现,被激发起自尊的人观看与死亡有关电影片断时的紧张程度与观看一般片断的人相同。而在没有被激发起自尊的人当中,电影中的死亡镜头比一般镜头所导致的紧张程度高得多。
格林伯格说:“自尊的作用是让我们相信自己很了不起。我们优于动物的想法让我们自信不会受制于衰老和死亡的自然法则”。所罗门、佩什琴斯基亚和格林伯格指出,将宇宙想象成一个充满秩序和意义的世界有助于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包含灵魂、投胎转世和来世等概念的世界观带来了永生不灭的观念。另外,通过与国家、组织和事业等比我们自身更强大、更持久的实体相联系,通过对自我存在的实实在在的证明,例如孩子、金钱和具有文化价值的成就,我们还能获得象征性的永生。反过来,我们也通过遵守自己观念中的标准和价值观来获得自尊。从1985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以来,人们共进行了200多项研究。所有研究显示,一旦得到人必有一死的提醒,我们总会做出预料中的一些反应。
亚利桑那大学的霍利·麦格雷戈及其同事发现,接受死亡提示之后,人们给怕吃辣的政见相左者添加的辣酱往往多于给怕吃辣的政见一致者。相反,先前没有得到死亡提示的人给两组人添加辣酱的量大致相同。研究显示,死亡提示会增加人们对文化准则——其所在群体所认同的品质或行为——的遵从。格林伯格在一次研究中发现,人们在殡仪馆附近接受调查时,他们对慈善行为的评价比在大街上接受调查时更高。
另一项调查中,研究者对美国的实验对象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美国国旗上喷洒黑色颜料,第二个是用带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敲钉子。那些被迫想到自己死亡的人处理这些问题所需的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所罗门、格林伯格和佩什琴斯基亚认为,这是因为死亡的念头令他们对亵渎美国和基督教象征物感到不安。恐惧控制理论引起争议的部分是它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几乎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所罗门、格林伯格和佩什琴斯基亚一直试图找出相关的思维程序。他们与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杰米·阿恩特合作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得到死亡提示之后,实验对象不会立即表现出生理上的焦虑迹象,而且还会声称并不担心。所罗门说:“第一反应是主动抑制过程,似乎要掩盖对死亡的意识”。几分钟后,与死亡有关的思想开始无意识地表现出来。人们变得更容易由字母“coff—”联想到与死亡有关的词,例如想到“coffin(棺材)”,而不会想到“coffee(咖啡)”。最后,10到15分钟之后,实验对象出现预期的反应,即巩固自己的自尊并重申价值观,这反过来似乎抑制了下意识的死亡想法。
因此,恐惧控制理论专家认为,帮助我们克服死亡恐惧的精神防卫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人们主动抑制有意识的死亡思想,但无意识的死亡思想则导致了实验中出现的反应。他们说,这种区别对于该理论有重要意义,因为这解释了基本属于下意识但永远存在的死亡认知如何在很多方面影响我们的行为,以及为何我们仍然能正常生活,而没有吓得要死。认识到生命有限导致了宗教体系、群体定位、具有文化价值的工艺品和成就以及其他所有文化附属品的发展。所罗门说:“几乎所有将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事物,无论是直接出现的还是后来形成的,都是我们用来帮助自己应对这个问题的”。
这些说法激起了一些进化论人类学家的愤怒。他们指出,进化论已经解释了我们丰富的文化生活和人们受到威胁时出现的团结协作倾向。被自己会死的念头吓倒不符合人类的本性。相反,就像所有动物一样,我们在面对具体的威胁,例如蛇、一个挥舞着斧子的人或身处高空蒜时候才会产生恐惧。恐惧心理的形成有其目的,比如它让我们的身体准备对即将来临的危险作出反应。因此,关于人类进化出抑制所有恐惧和焦虑的机制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人们对这项理论也许还存在争议,但没有人怀疑我们面对死亡的反应方式确实耐人寻味。在这个战争、暴力和恐怖主义随处可见的世界,能预测人们在这些情况下的行为具有实际意义。实验表明,如果你首先提醒人们其所在社会团体的积极价值观,死亡提示可以激励人们表现出宽容、公平和慷慨等品质。不用说别的,单单是认识到发生另一场“9·11”事件必然会造成哪些反应,就有助于维持政治稳定。
(4)“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险峻,它的每个转折、岔道和紧要关头,都可能自成祸福,并隐存着杀机且一旦“失足”便成千古恨。于是死亡便成为每个生命的一种必然归属和组成部分,它的来临,就像一片秋叶落入泥土;一滴水投入一大海;一个断线的思想,离开了理性;一首唱完了歌没有了余音。也许这就是一本绝无仅有的人生之书,被轻轻地合上,成为了新的已经流逝的意识或是历史  长河中的沙粒。也许世界上就从此损失了一门独有的技术,损失了一种特别的学问,损失了一个部门的缔造者,一个团队无法缺少的伙伴……。然后就是人一旦撒手,所有的人间形容词都顿然失色,连带所有的学历、经验、头衔、土地、财产或丰功伟绩、恩爱情仇,全部都不相干了,真属于此身的特点,也许仅可能是疤痕、半颗蛀牙、某种记忆、某种遗物,再后来便什么都没有了。然而不管你是否准备好愿意接受,或者如何地留恋生命、惧怕死亡,它总是何无道理地悄然而致,让你时时毛骨森然。
因此对于死亡来说,生命的意义不是所学、所得和拥有,而是创造、付出和传授,不是成功的过去,而是你现在的存在与价值,不是你自己主观肯定和记忆,而是人们对你的客观肯定和回忆。总有一天,这一切都要结束,于是就不能再拥有一分一秒的光阴,也没有了旭日东升和灿烂的白昼。你所有的拥有和记忆,以及所珍贵收藏的一切无论是需要还是讨厌统统地与你无干。你的所有财富、名望、和世俗的权利都成为过去。你的嫉恨、冤仇和所有的世俗权利都成为过去。你的嫉恨、冤仇、挫败、胜利和妒嫉之心,你希望、计划、雄才大略和所有未竟之事,以及曾经的无比重要和成败得失都嘎然而止。不管你是貌美如花,还是才华横溢、英雄盖世,以及国籍、年龄、性别、肤色、种族都毫无意义。
因此人到世上一回,就应当把它当成赴宴观戏,边吃边看,看到该哭的地方便哭;该笑的地方便笑,直到吃饱喝足了,便很自然地回去,这没什么不好。以致常言道:见人死去了,就要“猛吃”;见人发财了,就要“猛干”。说来也是做人生于尘土,死于尘土,谁也改变不了。不信请看古往今来,勇猛没有人比得上项羽、张飞;功业没有人比得上秦皇汉武;长寿没有人比的上老祖、彭祖;忠烈没有人比得上关羽、岳飞,更有许多功名利禄,无数得失。正所谓“百年荣辱艰难过,万古千秋一瞬间”,照样是生老病死,春梦一场。有寓言说:“古有八仙者,闲时齐聚南天门闲话,好动者,拨开云层,遥看凡间诸人种种,无不匆忙慌张无止无休,那真是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于是张果老就问吕洞宾曰:“你常在下界走动,那些象蚂蚁般的人群不停地劳禄奔波,到底是为什么?”吕洞宾沉思一会答曰:“他们是忙着找‘死穴’。”言罢众仙一时无话,继而则皆大笑而罢。
对于死,庄子有许多有趣的论述。《庄子·天下疏》中写道:“生者以死为死,死者以生为死。”《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中说:“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其实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它对于我们来说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此为我并不存在和参与的“永恒”而担忧是多余的。英国思想家罗素说:“一个人的生存好似一条河,起初是细小、狭窄的,被限制在河岸之间,但它会猛然冲过岩石、越过瀑布逐渐变宽起来。这时,河岸已渐渐远去,河水流得越发平静,最后见不到任何断裂。河水最终融入大海,无痛苦地自然消灭。”生命来自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这就是罗素的生死观。有一种死,它永远也不代表毁灭,哪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子,脱壳的笋,落地的叶。有诗为证:
死亡/不要在他的墓碑前彷徨/更不必为他哭泣惆怅/如果有一丝微风吹拂过你的面颊/有一片雪花象钻石般地璀灿/那就是他,就是他/他已化成了轻柔拍打沙滩的海浪/蓝天中的白云/消散中的轻烟/流水中的花瓣/如果你仍在追忆/那就是他,就是他/请不要打扰他的灵魂/因为他已经凝固在你血液中成为永恒/成为你脸上的每一缕笑容/心里欢乐开放的每一朵鲜花。
第三部分    欲望、梦想与现实
1   欲望
欲望指人本能存在有的,能够使人得到愉快和满足的各种事物或经验的有意义渴望。六欲是  指人的生理要求或欲望,包括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等。而其实现实欲望不外如此,有足够大的房子盛得下爱情、亲情和友情,存得下家事、世事和隐私;有足够好的车跑得了街头、码头和酒楼,坐得下大腹绅士、浓妆女郎;有足够的钱花出去,能达到锦衣足食、花天酒地、世界漫游;有足够浓的茶,把夜色泡软、泡淡、泡烂、泡化……。
欲望能造就艺术家,情欲使荷兰画家凡·高深陷迷乱,并因此而饱尝痛苦,他不顾他人的劝阻,冒雨步行二十多里地去探望自己爱恋的凯瑟琳表姐;他与一个性情乖戾的老妓女席恩厮混了两年时间;他用利刀割下耳朵,用子弹洞穿生命,只求泄去情欲的洪流。只有如此,他的激情才能从内心奔注到画布上去,变成炫耀世人的色彩,映亮了百余年来众多欣赏者的目光。
俄罗斯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嗜赌如命,有赌总输,是个正宗的赌场大输家,当他赌得一贫如洗,走投无路时,就只能“用孤独深深地掩埋自己”,“用发疯似的激情创作长篇小说,”渴望以此来赢得到堆积如山的金钱,而事实总和他的愿望相反,他的嗜钱用于赌博的欲望促使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空前成功,他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堪称经典。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总是喜欢占有女人,他从不曾经倾心地热爱过任何一个女人,倒象匹专横冷酷的野马,吃遍了整片草原,他以为自己是神,可以为所欲为,既有能力占有她们的肉体,又有能力占有她们的灵魂,他把她们只看成享乐的工具,或只是一个艺术的模特儿,“世界支离破碎,女人尤其如此”。作为天才,他满足于拥有一大堆变形的碎片,毕加索的生活和绘画,都体现了这一个主题思想。
异想天开天就开,一厢情愿情如愿,说的是历史上有许多人想达到成为王者或成为皇帝目的的例子:如秦末陈胜发出了“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项羽更是豪气冲天,他实在可以称作古代第一号勇士,他看到秦始皇壮观的外出巡游场面,就说:“彼可取而代也!”,王侯将相本无种,在梦想为王、为帝的权力欲望驱使下,一介最平凡的粗野村夫,也敢胆大包天,拥有一副舍得一身剁,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同样刘邦见到秦始皇出游的壮观场面,惊慕无比,这位天字第一号野心家终于漏了嘴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民间传说“天狗吞月亮”,俗语说“狗胆包天”,说的都是欲望无限扩大的“奇迹”,当然陈胜后来领导了秦末大起义,项羽做了楚霸王,刘邦做了西汉的开国之君,这些都是离奇超常欲望得到实现的例子。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又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些说法,都是教人知足常乐,不能有超现实的欲望和想法的道理。其实,如何正确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单单安于满足于现状,而丝毫不思进取,事实上总是让自己最后成为生活的弱者,因此,只能做社会与现实的有为者,只能对生活充满强烈的欲望,并让欲望成为有序的促进自己生活不断富裕更新的原动力。
欲望是心灵的产物,它分公与私两种。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为了国家民族大义的最大利益而献身;清朝的和珅,明朝的魏忠贤为自己的利益而献身;春秋时代越国的范蠡既为国建功立业,又懂得及时携西施游;清朝的曾国藩既为清王朝出生入死,又公私兼顾为曾氏家族繁荣言传身教,使其子孙人才辈出,至今六世不衰。浏览数千年历史,大部分私欲膨胀至极者,总是把自己推向了绝境,一旦欲望的野马失控,马脱缰狂奔,总是让马上的欲望主人,跌得粉身碎骨。因此,不能利令智昏,不能把大好的人生都系在欲望的战车上,而没有了自己。
2   梦想与现实
(摘自《名牌世界》)
我在英国的时候,常去乡下。英国乡下总有教堂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演奏的音乐家们多是非常出色的古典音乐家,尤其是那些早期音乐家们,对音乐美学有独到的见解,都受过高等教育,一心追求唯美的音乐环境。很多音乐家选择住在小城或乡下,除了去应付专业的大音乐会之外,其余的时间就在附近的教堂里演奏。当时我特别羡慕这些音乐家的选择.想到一位正苦于找工作的中国歌唱家,就劝他演唱早期音乐,因为他的演唱风格很接近于早期音乐风格,他的嗓子天生高雅,气息均匀。没想到他对这个建议深感受贬,告诉我说他的目标是纽约大都会。多年以后,他始终没有去成大都会,也就是因为他的嗓音太高雅,不符合大都会的气场。他不仅不明白自己的长处,还为此非常想不开,从此染上重疾。一个天才的歌唱家就这么因为一种完全不值得的梦想把自己的现实也给毁了。归根结底,是从小的教育问题,是谁告诉人们只有大都会是音乐的最高圣殿呢?我活了这么大终于明白,给人灌输那种表面性崇高理想的人等于是谋杀人命的凶手。
前一阵和一位医生聊天,他说他的儿子本来是学钢琴的,但因为对练习曲弹不出音乐感来,故此医生劝儿子放弃钢琴。我说,你可以叫他弹弹爵士乐,或者学吉他,培养他对音乐的兴趣。他大惊失色,说,怎么可以!摇滚乐不是流氓行为吗?电视上整天这么教育。我大笑,告诉他,年轻人必须要经过摇滚乐的熏陶,否则不是年轻人。我又告诉他,在欧美的音乐学院里,学生们都玩儿摇滚乐和爵士乐。他马上说,怎么早没遇到你!我要是早知道摇滚乐不是流氓行为,就叫儿子学吉他了。现在儿子只能由于弹不好练习曲而甘认自己没有音乐天赋。
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的指挥先生,有天问我,为什么现在到朱丽亚学钢琴的都是亚洲女孩儿?我反问他,你儿子为什么不学古典钢琴?他说,我儿子喜欢弹爵士乐,我现在还跟他学呢。我说,亚洲的家长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沾欧化。
家长对孩子永远有无限的梦想,幸运的孩子通过家长的梦想,自己也得到满意的现实;倒霉的孩子由于家长的梦想,一辈子找不到北。
一位德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和我讲起德国某学院的作曲系新生,多是日本女青年,一进门就鞠躬,写出来的音乐毫无个性。这位教授冲着学生叫:求求你们回家去,不要来学作曲!这种情况我也见过,在纽约有个亚洲歌者,学了半辈子西洋歌剧,一张嘴观众就退席,已经五十多岁了,家里的人还是要付钱让她圆梦。
有些东西,在我们身上本来可能有,但是因为大人的梦想就给挫折了;有些东西,我们生下来根本不具备,但是为了大人的梦想,楞被培养出来。         
现在国内到处都时兴美女操作:只要有脸蛋儿,当什么都行,除了当电影明星外还能当作家、艺术家、主持人、公关小姐等等,脸蛋儿第一,受教育不能多,个性最好没有。尤其是白痴似的脸蛋儿最能勾起中老年男观众及男幼儿的无限联想——青年男子反倒不会痴迷这种小脸蛋儿,因为他们自己的脸蛋儿也不差。但有时为了满足这种衰男人的梦想,就得把一个年轻女人的现实世界也扭曲成漫画儿。我最近碰到一位电视台的年轻女主持人,小脸蛋不错,但是脸上的表情活像机器人。她在和人对话的时候,基本上不听对方说话,只是微笑着问最没有意思的问题,对方回答什么都没关系,反正她是在背导演给她写的台词,无论是卖避孕套的还是卖文字的人都得对付同样的问题。被采访的人急了,她也不急,因为她不知道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她只知道冲着摄影机微笑,假装她会说话,假装明白。主持人这行业是媒体的产物,至少让观众感觉你和机器人还是有区别的吧。观众着急,指责这种主持人没有想像力,但是且慢,没准儿她压根儿就是活在梦里,以为所有的人和物不过都是她的镜子而以。
人类对别入和对自己的想像力是无限的。比如印度舞全是由非常抽象的动作组成的,国王或王子的风度,公主或女神的表情,都固定在那些动作里。手一勾,表示是女神或癞蛤蟆,由观众去捉摸,不懂活该。舞蹈者必须有绝对的自信来吸引观众,没有一个动作和现实有关系,全是舞蹈者的梦想和观众梦想的统一。这就是宗教艺术,不讲现实,充分调动人的想象。不要低估人的想像力,你给他讲故事,他听故事;不给他讲故事,只看画面,他自己也能编故事。谁都会给自己编故事。
比如,一个人坐在一个大木桌子前,面对一大堆的食品,忍不住大吃大嚼。但是给那桌子铺上一块非常好看的丝绒桌布,把食品放在精致罕见的盘子里,仔细摆好,那个人咀嚼的频率就慢了。因为那桌布和餐具在调动他的想像力,也许他在想食品的颜色,也许他在考虑食品的味道,也许他在想餐具和食品的搭配,也许他在想环境,也许在想自己……谁知道呢,但那是因为桌布和餐具在转移他对食物的单一兴趣。要想减肥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咀嚼的速度一慢下来,人的饭量就减了。这就是为什么去吃宴会,吃完了还饿。
人生活中有很多最基本的现实,这些现实被人加入了诸多的想像力,由于这些想像力,基本现实变成了乐趣,但当吃饭全部被想像力的仪式占领后,吃进去的东西就越来越少。
人有两种写日记的方法,写感觉或记账——包括记人账。感觉助长梦想,账单使人紧张。全凭着感觉走,容易得忧郁症;整天盯着账单发呆,容易得心脏病。活着的学问大了,上帝说,有人打你的左脸时要把右脸也伸过去,那意思是:怎么活着都挨打。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4-25 12:55 , Processed in 0.107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