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7|回复: 0

第十一节 “一带一路”中美相处“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0 15: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艺术家等;第四,理想与愿景需求,如:信仰、宗教、文化等。未来趁势是:西方以宗教、信仰、文化为主色调,;中方则以家庭文化为主色调。
  具体地说全意识学认为,“一带一路”未来1000年,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人类“温饱”需求的“基础”建设阶段,包括:水、电、食品、交通、自然环境等的“一带一路”基础建设与完善;第二,第一阶段基础上,所产生的各种职业、事业与工作;第三,第二阶段基础上产生的各种不同行业的“专家”与“业界”,或各种不同的产业境界;第四,第三阶段基础上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文化、信仰与“宗教”。
  全意识学认为,全球当前的“一带一路”未来学,应以美中为中心来主导世界;未来,也许在50年到一百年后,就应以欧亚为中心,以非、美为两翼,来主导全球的“一带一路”,那时的中美也许仍在同一个“申根”区。


第十一节  “一带一路”中美相处“哲学”

                                                      作者:山下美智子


  世上每个人,上至国家,下至个人,只要活在世上,都要和人产生关系。这种关系分强关联与弱关联两种,“一带一路”中美相处G2关系,也是如此。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地球太小,中美太大,因此中美相处只能和平。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与不同需求,对此两种关系进行选择。如:“一带一路”,就考虑用弱关联,这会让各种工作与事情的合作事半功倍,成功率更高;结盟则需要强关联,这会让你们关系更亲密,工作更放松,事业更放心。
中美关系的强关联与弱关联
在美国主导下,当代世界强肉弱食。只有美国一家政策,各国权利基础,都操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手中。全球都生活在“美规”下,实行有选择的“白色恐怖”与两套标准、连接与两种关联。
一伙国家属强关联,是欧美为首的西方老牌发达国家;另一伙是俄华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美国以盟国形式,形成强关联圈子。如英、美、德、法、日、韩等。另一伙俄华,形成“不结盟”松散的弱关联。如:俄华印、阿拉伯、非美诸国。特点是强关联欧美诸国以“炮舰”强霸世界;弱关联俄华,在欧美西方炮舰的强压下,被迫相互“抱团取暖”。
强关联如美国,横行世界,结盟“行凶”。有战一起打,“有饭”一起抢。朝鲜战争、南联盟、伊拉克,所有西方盟国一齐上;弱关联如中国,用“一带一路”,提倡丝路各国实行“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享,互利双赢。

强关联与弱关联的“辩证法”

  欧美等西方,在“炮舰时代”使用的是力量与权威的强关联。需要非西方国家服从、被奴役,着重点打、压。美国为例,充当“世界警察”与“宪兵”,公开干涉它国内政,使世界战火此起彼伏。朝鲜、越南、南联盟、 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叙利亚,还有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反恐。“美帝国主义”为了“世界第一”竭尽全力,扩军备战疲于奔命,无止无休。近来惹上俄华,结果是俄、华、美三国都“倒霉”,那是“真要命”。后果是人人痛恨“美帝国主义”,相信美国就是“战争贩子”、全球“恶霸”。
“一带一路”具有“普世价值”,是弱关联、弱连接,它本着自由、自愿原则,提倡世界人民得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提倡地不分东西南北;国不分大小、强弱;人不分民族、文化、信仰;男女老幼、白人、黑人、黄种人。都相亲相爱、和谐共赢、共同命运、相向开放。让各国人民平等、自由,得到发展;让西方与美国的“炮舰、航母”,成为人人痛恨的“坏蛋”。
“一带一路”需要和平、反对战争,我们不挑事,也不怕事。美国用“炮舰”吓唬中国与“一带一路”,必然失败。
“一带一路”让欧美“炮舰时代”终结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是“伯乐”具“金睛火眼”。“一带一路”从基础建设开始,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自己的美好前程,而得到世界各国热烈响应。2013年开始到现在三年余,形成全球时尚、潮流与“中国风”。
全球化强关联的“炮舰”与“炮舰时代”,与弱关联“一带一路”新丝路,带来的结果与走向肯定不同,事实一目了然,骗不了谁!强关联的欧美日等西方盟国一贯“横行”世界,确实用“炮舰”,为它们带来巨大利益与盟国间的亲密与认同。但弱连接的“一带一路”,却提供了人类前进道路与方向,让世界改革开放,互联互通。
  说白了就是“炮舰”带来战争与死亡;“一带一路”带来发财的机会与钱。

“一带一路”让“美规”中随不再现实

  欧美“西化”、全球化与现代化,为世界带来近两百年繁荣。但一部世界史人类三千年,其中两千八百年(1840年之前),中国始终世界第一。
  “中国学”,国如何致富:西方提倡个人自由与市场经济,提倡民主、法制;中华文化提倡忠孝治国。国学文化薰陶,让中国人聪明、勤奋、吃苦、耐劳,“天道酬勤”。“一带一路”使中国人,又一次有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今世界还是“美规”中随,美国也愿意用“炮舰”,再领导中国一百年,但百年国耻的中国人,不相信中美之间只是永远的主子与奴才。当“强关联的欧美西方“炮舰”,连小小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都“摆不平”,连带引起湧入西方的难民与反恐,让西方世界灾难连连、叫苦连天。这表明当代“美规”已经自病不能医,甚至“病入膏肓”。现在美国已成为世界“麻烦制造者”,这种“美规”真的还很重要!还值得中国人“惟命是从”,“美规”留美国自用吧!
  世界三千年,两千八百年中国第一,照样在元朝、清朝时亡国。近代 “八国联军”、“南京大屠杀”,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如今“美规”管中国等,种种项项对中国人屠杀与加害“令人发指”。因此“美规”不好用,也不适合中国人,更谈不上美丽,欧、美、日留给中国人太多屈辱、伤悲。
  试想观念仍停留在上世纪,需要用“炮舰”来看世界的美国,习惯“唯我独尊,不可一世”,而让全世界14亿华人跟你做“奴才”。都“美规”中随,你有资格、有能耐很风光,有脸受得起,也真的很需要把中国人永远“当奴做婢”、“当牛做马。?!

中美相处与“血仇”

  人与人相处,从个人方面去说,有三大血仇:杀父灭族;谋妻夺子;断人生计或破人钱财。国家方面,也有两大禁区:土地、钱。美国是移民国家,为了生存只强调个人。即:关心美国国家利益,至于别国生死存亡。比如:中国13亿人的和平幸福,美国决不会放在心上。
  美国整个民族只讲权利,利欲熏天,决不是“淑女”。因此中国与美国讲原则、良心与道义毫无意义,更别指望美国对中国有丝毫“人性”。从公开战争(朝鲜),到各种威胁、恐吓(台海、南海),美国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台海、南海)。六十余年,美国(对中国)早已犯下“滔天大罪”,血债累累(朝鲜、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罄竹难书。
比中国对美国更有“血仇”的,还有另一个国家与地区,它们更痛恨美国(欧洲、日本)。别看日本象“奴才”,总有一天美国会死在日本人手里,自然这是后话。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不是美国的;黄海、东海、台海、南海,更是亚洲人与中国人的,与美国毫无干系;台湾岛、南海诸岛、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中国人神圣领土,美国人滚出去!藏独、疆独,现在的南海、东海总有美国影子,美国你在干什么?!几十年来的历史经验,美国对中国从来没安过好心。依借“世界第一”的飞机舰母,加上与日本“狗奴才”安倍与奴才的奴才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对中国进行武吓,已是“美帝国主义”的新常态。
  中美相处,有上中下三条路,第一中美联手,改变世界;第二磕磕碰碰,斗而不破;第三美国“疯了”,中美开战。为了美国国家利益,美国毫无道义、正义(伊拉克、南联盟)与情面(中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打断牙“含血吞”),几十年中美相处证明,美国是恶霸,中国必须极其小心、用心地提防它!美国肯定会再在中国周围闹事、挑事,干涉中国内政,因此必须立我中华志气,与美国血战到底。针锋相对让其“血本无归,和美国人只讲利益,不必提道义。用铁拳、钢枪,全民族意志,也叫“美帝”尝尝什么叫中华民族,什么叫“美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美中相处“一带一路”比“炮舰”好

  美式民主带来了“阿拉伯之春”,让北非、中亚产生三百万难民与接连发生的连年战争;西式选举,带来了英国脱欧让欧洲“分裂”;与特朗普上台的让美国“分裂”;美墨隔离墙、“限穆令”,让美墨两国、穆斯林与美国“贫富”两世界,这就是美式民主与“自由世界”。它让美国再领导世界,包括俄华,十分困难。
  中国的“一带一路”,让世界看到希望,它打开大门,实行改革开放。热烈真诚欢迎美国强势加入,中美合作的世界和平,全球发展在此一举。“一带一路”,新丝路让美国依然伟大与世界第一的老大哥位置,仍为美国保留着,请美国发“善心”,让中美两国同享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美相处,“一带一路”肯定比“炮舰”好。
  总之,中美之间,合则双赢,斗则两伤,杀人一万,自损九千,战则死人,斗则破财,中美俱败,何苦作业。















终章

“一带一路”与全意识学的我国新闻媒体(名望)


  上世纪主流:战争与恐吓,西方占天时。美国用航母与飞机,让全球进入美国世纪;本世纪主流:和平与发展,中国占天时。习近平用“一带一路”,让世界进入中国世纪。即改变全球命运的伟大习近平三新时代(新丝路、新国医、新国学)。
                                                          ——某名人日记


  “一带一路”第一线活跃着我国无数的各部门新闻工作者。他们默默无名、功高劳重,为“一带一路”的全世界宣传作出了不朽贡献。《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都是杰出代表,历史将记下这些人对“一带一路”的丰功伟绩,让他们子孙面上有光。以下请看他们为“一带一路”所做的相关深度报道。


第一单元  “一带一路”与世界的“中国梦”

  “一带一路”是一场让全球、全人类得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历史大机遇;也是一场需要世界丝路各国人民勇跃参与的“中国梦”。

第一节  俄日北方四岛拉锯战(名战)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文《难以消停的俄日北方四岛拉锯战》,作者:林爽喆,2016.10.27

  提要:历史上缠斗数百年,如今仍持续争执,难以消停的俄日北方四岛拉锯战。
  尽管日本近来不断推动与俄罗斯关于北方四岛的谈判,但共同社24日承认,俄罗斯政府在展示愿意谈判姿态的同时,意图通过大规模公共投资来增强对北方四岛实际控制的方针并没有改变。在日俄围绕北方四岛长达数百年的纷争中,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执著态度让日本着实无可奈何。


日本的“固有领土”?
  “北方四岛”在俄罗斯官方称谓中是南千岛群岛。在俄罗斯人看来,这四个岛其实是千岛群岛最南面的组成部分。千岛群岛上的原住民被称为“虾夷”,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后半期,这里都还是一个独立王国。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著名政治学者林子平所绘制的《三国通览舆地路程全图》中,连北海道的大部分都不属于日本,而整个千岛群岛包括北方四岛都是虾夷人的天下。
按照俄罗斯的说法,俄探险家于1691年登上千岛群岛,并给这些岛屿起名为“库里尔群岛”。1771年,虾夷人为反抗沙俄苛刻的“皮毛税”,发动起义但遭到屠杀。1779年,沙俄政府正式把千岛群岛中尚未有明确领土归属的所有岛屿划归己有。日本人发现这一情况后,德川幕府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建立行政组织。在这场“先下手为强”的圈地运动中,千岛群岛最南部的四个岛,也就是北方四岛成为日本人的领地,其他岛屿则落入沙俄手中。
1805年,沙俄与日本甚至为了争夺千岛群岛爆发过战争,综合国力远在沙俄之下的日方失利,一度丢失择捉岛。1855年,俄日签订《日俄友好条约》,里面规定以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为日俄两国边界,择捉岛属于日本,得抚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则属于俄罗斯。但条约中关于库页岛的主权定义模糊,两国不断发生移民摩擦。为此,1875年日俄又签订了《圣彼得堡条约》,日本从库页岛撤军,而作为补偿,沙俄则将占守岛至得抚岛的十八个岛屿让给日本。至此,在日本看来,北方四岛属于其“固有领土”。

美国施压让日本功亏一篑
  1945年8月18日.苏军攻占北方四岛。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军根本无力反抗,到9月2日,斯大林公开宣布:“千岛群岛……是我国防御日本侵略的基地”。1950年之后,这些岛屿被纳入苏联行政规划,隶属于萨哈林州,随即四岛上的1.7万日本居民遭到苏联的驱逐,同时苏联大规模向四岛移民。但日方拒绝承认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既成事实。在1951年召开的旧金山会议上,日本坚持:按照当初签订的《圣彼得堡条约》,择捉、色丹、齿舞以及国后四岛依然属于日本。北方四岛问题就此成为日苏(俄)关系中一道绕不过去的槛。
  1955年6月,日本和苏联举行“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转机到来了。谈判之初。日方代表松本俊一强烈要求苏联归还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他拿出一大摞历史档案宣称“千岛群岛在历史上就是日本领土”。苏方代表同样用大量历史考据证明俄罗斯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不过这种口水仗式的僵局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苏联态度发生转变,表示可以将苏军占领的色丹和齿舞两个岛还给日本。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认为,齿舞和色丹离日本北海道较近,将其据为己有弊大于利。至于择捉岛和国后岛,赫鲁晓夫则另有考虑:“在经济上,这些领土没有任何意义,但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威信和战略方面的考量。”原来国后岛航道是苏联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唯一可以摆脱美日控制的海上通道。早在1941年11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海军编队正是从择捉岛的单冠湾起锚,进入波涛汹涌的太平洋。
  不管怎么样,苏联态度的动摇,极大鼓舞了日本争取北方四岛的信心。经过反复谈判,双方最终签署一份联合宣言,声明“苏联同意把齿舞和色丹交给日本,但这些岛屿的实际交付将在缔结苏日和约之后进行”。没想到的是,此时美国人却突然插手。美国政府警告日本,如果日本撤销其对择捉岛和国后岛的领土主张,美方就会一直占领冲绳,而不会归还给日本。这样一来,在1956年10月19日签订的《苏日联合声明》中,并没有提及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1960年,日美签订的《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持敌视态度,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紧急召见日本大使,强调由于日本丧失独立性,向日本交出齿舞和色丹已不可能。

冷战时期成苏联重要基地
  此后,日方仍在呼吁苏联归还北方四岛,有些政客要求归还“齿舞、色丹两岛”,有些要求苏方将除了择捉岛外的其余三岛返还给自己,还有的政客提出苏日可以“共同统治”北方四岛,甚至按照北方四岛的总面积进行平分。日本不断在各种场合重申自己对于北方四岛的领土主张:1969年3月14日,日本政府决定将北方四岛正式划入日本地图,并将北方四岛的面积计入日本领土总面积。从1981年起,每年2月7日,也就是《日俄友好条约》的签署日,被定为“北方领土日”。
但对于日本的动作,苏联的一贯态度是嗤之以鼻。在冷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北方四岛成为苏联防御日本的重要基地。上世纪70年代,苏联在北方四岛上的驻军一度超过l万人。每天国后岛和择捉岛上的军用机场忙碌异常,大量苏军飞机编队起飞后紧贴着日本领空南下,掠过北海道、本州岛东北、关东到太平洋沿岸再折返,将整个日本拍摄得一清二楚,这条侦察路径被苏联人戏称为“东京快车”。而日本则在与北方四岛隔海相望的地方屯集重兵:日本陆上自卫队l/3以上的兵力都被调配在这里。

苏联解体前后的博弈
  苏联解体前后,新的转机再度到来,1989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准备访日。由于当时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日方提出向苏联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和贷款,以促使苏方归还北方四岛。但戈尔巴乔夫坐上谈判桌的同时,还要面对国内汹涌异常的反对声浪:民众、军方以及精英阶层都强烈反对向日本归还领土。在谈判时,戈尔巴乔夫想先讨论援助的问题,而日本坚持先解决领土问题。日本最终得到的成果只是戈尔巴乔夫承认双方在北方四岛上存在领土争端。更糟糕的是,苏联很快解体了,北方四岛问题重新回到原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更加困窘。1992年,叶利钦筹划访日。日本打算乘此机会再度索要北方四岛。这一次,日本总结经验,主动调低期望值,只要求俄罗斯承认北方四岛主权归属日本,而具体归还的方式和时间都可以另外谈判。但日本的计划再次遇到美国的压力。欧美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防止从苏联残骸上诞生的这些国家发生大规模国内动荡,并保持它们朝“自由化改革”方向发展,所以在对俄罗斯的援助问题上,欧美一直要求日本给予合作。
同时西方也担心领土争端会激化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要求日本暂时放下领土问题,尽快落实援助。
西方的担心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消息传出后,俄罗斯反对的声浪迅速高涨,社会各界都强烈反对“出卖”领土。当时俄国内政治十分脆弱敏感,叶利钦不能不顾及这种反对声音,最终叶利钦的访日未能成行。


第二节  大国崛起逻辑改写,中企靠什么(名企)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文《在美国后院扎根,中企靠什么》,作者:丁刚,2016.10.27

“站在世界著名的巴拿马运河的观景台上,对面是一幢白色的房子,那是有百年历史的运河管理局。每天数百艘货轮从它前面的运河中缓缓而过,其中很多都挂着五星红旗。”笔者走过50多个国家,但始终忘不了3年前的巴拿马看到的这个场景。在笔者看来,我们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最好的。在拉美地区,中企凭借着软实力扎下了根。而这些软实力从何而来,则成为中企向世界讲好大国崛起故事的启示。

中国没派一兵一卒,就让五星红旗在美国的后院飘扬了起来
  中企的影响首先是靠硬实力获取的,而硬实力又转换成了软实力。
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然而仅十多午前,李嘉诚投资巴拿马运河码头受阻,阻力来自美国。美国国会议员危言耸听地说:“中国要控制美国后院了!”李嘉诚回应:“我连一支手枪都没有,拿什么控制?”那里是美国后院的大门,还有人说那是美国的“脖子”,美国人管了80年!
  2014年,笔者去中港湾的工地采访。就在巴拿马运河通往加勒比海的出海口,中港湾正在为台湾的长荣公司修建一座码头。行前笔者查了一下美国媒体的报道,几乎为零。再也没有哪家美国媒体那么敏感了,中国企业在美国后院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是“新常态”。
  今年6月26日,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启用,“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成为通过这里的第一艘货轮。那些在巴拿马运河进进出出的中国货轮,把中国产品运往美国、加勒比和南美,再把美国的货物运往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中国货轮为美国人送去了价廉物美的产品,美国人享受到了中国货带来的低通胀的美好生活。
  2015年4月,美洲峰会在巴拿马举行,美总统奥巴马出席。全部安检设备由中国同方微视提供,连奥巴马吃的东西也要经由中国制造的设备检查是否受到核辐射。白宫的先遣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百般阻挠,但巴方坚持不变。“中国的设备最好,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呢?”最终,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国制造”赢得了信任,同方微视后来又成为今年里约奥运会的安检主设备。这是中国产品靠硬实力取得的成效。
  笔者3年前到南美工作,得知华为几年前就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很多国家布局,但在一些国家,它的业务几乎没有赢利。在一次对华为哥伦比亚公司的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华为的着力点是5G的标准和云计算的研发,才体会到其长远眼光。今天,华为的终端在加勒比海和南美销售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什么中企能够在美国的后院扎根?
  放在十年前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西方媒体的解读是,“当美国人睡觉时,中国人砸钱征服了拉美”(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在美国后院展开金钱外交”(英国《金融时报》)。如果我们和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做一个对比。或许就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美国向西。为了维护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开始增兵,准备将海军力量的60%部署在这一地区。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更是借机激化冲突,借以巩固它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
     中国向东。中企走进美国“后院”,输送的是发展的动力。中企的发展计划符合地区各国民众的愿望和各国政府的首要执政目标。以发展求共赢,这就是中企最大的软实力。
    2010年,上海建工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发展遇到挫折。因为换届,新政府要查原政府的账,已签订的5座警察局改建项目合同全部被对方单方面毁约,原因是他们怀疑,“一个中国企业怎么能拿到这么多项目?一定是跟上届政府有利益关联”。
     “账是清楚的,愿意查就去查吧。”上海建工总经理张庆找来厚厚的新政府预算全文。和几名项目经理一起将其译出,认真分析。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新政府计划改善现有的儿童医疗状况。于是,张庆和他的团队做出一个建设“高标准儿童医院”的方案,受到特多政府高度肯定。
     中企为拉美地区带去的不仅有资金,还有最先进的技术。巴西幅员辽阔,要把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大规模水电输送到南部和东南部,距离最远可达3000多公里。巴西电力监管部门决定运用输送容量大、距离长、损耗小的特高压技术,打造一条稳固、快速的“高速公路”,而这样的电力“高速公路”目前只有中国有。2014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签署“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合作协议。建成后,巴西将拥有美洲第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发展中寻找机会,在发展中寻求共赢,这是中企能在美国后院站住脚的最根本原因。
    笔者两次去中铝在秘鲁的特罗莫乔铜矿。西方公司在那里开采了上百年,矿山下面的几个湖是深蓝色的,在阳光照射下非常漂亮。但实际上,那是当年开矿的废水污染了湖水。中铝买下这个矿后建了一座水处理厂,把所有矿山,包括不是中企的矿山排出的污水统统引到那里去做净化处理。
     还有更难的。中铝要扩大铜矿,就得把原住民搬走,很多人多年来一直在矿山工作。中铝就在旁边海拔低一些的地方买了一片地,为这些搬迁户重建了一座新城。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当地的电视台去了,美国的电视台去了,欧美的学者还将此作为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矿业领域投资的典型案例来研究。秘鲁国会通过了—项决议;把原来的老镇从地图上抹去,重新标注了新镇。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位于南美的首钢秘鲁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秘铁)总是与接连不断的罢工相伴。然而,一家中企能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鲁运行24年,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当年这里是一个只有百人的渔村,现在成长为万人小城,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就有四五人。秘鲁官方数据显示,1993—2014年间,公司给地方百姓的福利投入累计达8000多万美元,这些年缴纳的税款更要远多于这个数额。
  有没有罢工?有,每年都有,但罢工多与秘鲁的劳工法和工会力量强大相关,包括秘鲁本土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经过多年探索,首钢秘铁形成了一整套应对罢工的机制,还培养出自己的谈判人员,已能够确保企业比较顺利地度过罢工期。这既是中企管理的进步,也是软实力的提升。

中企走出去,普遍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环保,二是搬迁,三是劳工。笔者曾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采访中国医疗队,当时的队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科外科专家贾旺谈到他对共同发展的理解时说:“我们努力过上了好日子,也一定会帮助朋友过上同样的好日子。这是中企软实力建设最基本的东西,也是与西方当年对殖民地国家掠夺的本质区别,更是中国能在世界舞台中央站得住的根本所在”。
     亚马孙雨林西部边缘有个石油小城,叫拉戈阿格里奥。1970年,美国公司在这里打出了厄瓜多尔的第一口油井,环境问题从此如影随形,一场环保索赔官司持续20多年现在仍未完结。几年前,中石油和中石化联合组建的安第斯公司进入这一地区开采,井区靠近亚马孙雨林中的国家公园。西方媒体常派记者去那一带采访,死盯中国公司的一举一动。
怎么办?安第斯公司创立了极其严格的环保培训标准,对所有员工进行从不间断的培训和演练。公司还在开采技术上进行创新。北部油区看似不大,地下管道却伸得很远,上面看就一个井架,地下管道可以伸到几千米之外,形成了地上一小块,地下一大片,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微评
  中企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区的发展充满艰辛,未来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中企进入这一地区却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不仅因为这里是美国的后院,还因为这里是西方全球殖民扩张首先“吞并”的地区。
    500年过去了,西方大国的崛起给拉丁美洲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伟大的拉美文明成为欧洲列强的牺牲品。殖民者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掠走了黄金、白银、铜锡、石油、蔗糖、橡胶、棉花、咖啡……将病菌、贫穷和战乱留给了这个伤痕累累的大陆。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曾这样写道,“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
西方殖民者对拉美的残酷掠夺,已被写入各国的历史教科书中。长期以来,正是诸如此类的殖民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大国崛起历史逻辑的认知,制约着人们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今天的中国企业,开始用走向拉美、走向世界的理念与实践,向世界讲述一个个不同于以往的大国崛起故事。(作者为《环球时报》高级顾问)


第三节  “—带一路”的世界各民族(名族)

     “一带一路”中的世界各民族,都各有其不同的优点、特点与特色,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与具体应用。


民族和谐在哈萨克斯坦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本报记者李天阳,2016.10.27

131个大小民族共同生活在272.4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国民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教、犹太教、佛教等。不亲身到哈萨克斯坦走一走,可能很难想象和理解这个国家民族宗教的丰富多样,以及何以相互共生与和谐。
     不久前,《环球时报》记者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会议。该国一名34岁的外交部工作人员边带记者穿行城市边介绍:在哈萨克斯坦,金发的俄罗斯族人主要从事学术和技术工作,而政府部门中活跃的大多是细眉黑目的哈萨克族男女。在集贸市场上,卖泡菜的是朝鲜族人,卖小吃的是乌兹别克族人或者维吾尔族人。明明是俄罗斯女老板开的手工艺品店,却找不到一件套娃或者锡器,卖的全是哈萨克刀剑、手鼓和冬不拉。“民族问题在哈萨克斯坦不是问题,手工艺品也不属于某个民族,而是哈萨克斯坦人共有的文化。”上述工作人员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民族差异与民族和谐,都清晰地写在阿斯塔纳人的脸上。
     据了解,哈萨克斯坦普通中小学用多种语言教学,进哪种语言教学的学校由学生自定。各民族可以保有并自由发展自己的文化。政府建立了上百个民族文化中心,并有民族文化基金会为中心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以保持各民族风俗传统,保护各民族的文化权利。
  离开阿斯塔纳前,记者问上述工作人员,在文明的冲突日益凸显,种族、宗教间矛盾在很多地区不断激化的今天,是什么维系着哈萨克斯坦各民族间的团结?他用手机上的哈语和中文互译软件打了个词给记者看——“宽容”。

二  我们是一颗颗小小的石头
        摘自《环球时报》,作者毛洪涛,2016.10.31

10月30日是印度传统节日排灯节,当天的加尔各答灯火辉煌,烟花绚烂,机场内是急着回家团聚的印度乘客,我和同事们静静地看着他们,生活在别人的节日里,早已成为海外常驻人员的常态。
夜幕降临,走在大街上,各种造型的LED彩灯熠熠闪耀。尽管路边有陶土灯盏、蜡烛、煤油灯,也有陶土土烟礼炮,但从购买的人群来看,大家往中国产LED彩灯摊位、浏阳花炮摊位、色彩艳丽质地良好的中国服装和玩具摊位上拥的人更多。旁边兜售陶土灯盏和土炮礼花的摊贩嗓门很大,却鲜有人问津。双手捧满中国彩灯玩具和礼花的印度人Gupta说 :为什么要抵制中国货,中国人送来的价廉物美,安全干净的节日礼物,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丰富我们的生活,难道不好吗?
最近印度各地发生的抵制中国货行动,在中国国内引发讨论,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传统和现代交缠在一起,传统人士号召抵御中国货对印度传统的“侵袭”,但年轻人更乐意接受中国制造的LED灯所带来的环保、清洁的现代方式。印度是“一带一路”上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印度复杂的国情和中印关系历史现实决定了,这一环的连接绝非一朝一夕。我们这些常驻印度的人,对此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驻外人员出征誓师大会上提到,作为2000年的送行大会,标语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而他那时连马革都没有,就踏入了茫茫“五洲四洋”。
  每个海外常驻人员,对他的话可能都有一番感触。我所在的一冶驻印度分公司中国同事们,就因为不适应当地的咖喱饭菜和糊糊汤菜,到饭店就点面饼和矿泉水,这种面饼往往是点菜后免费赠送用于裹糊糊菜的,这样的生活,出差在外多少天,就持续多少天。
  分公司财务部长,2009年入职时是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如今成长为精通财务和英语的财务部长,娶妻生子,一直坚守在印度,和家人只有常相思没有长相依,看到和自己孩子大小的印度孩子也会多看几眼。
  中国海外常驻人员,需要有不同于其他国家人员的家国情怀。中国人改革开放后走出去的辉煌,是一批批海外事业奠基人发挥智慧,舍得身躯,抛洒汗水生命汗水成就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国情不同、体制不同,人文、自然环境不同,既没有成熟经验,也没有固有模板,每一名驻外人员,都是为这一构想铺路的一颗小石子。
  类似抵制中国货这样的事,以前不是新闻,今后也会遇到。在逐渐消除这些误会的漫长时间里,海外常驻人员不是外交官却胜似外交官。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带给当地人们福祉的项目,用属地化的社会公益,打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经贸大门,用实干精神感动友国,用中国进度打消疑虑,用中国质量回击质疑。(作者是中国一冶海外公司党委书记)

三  以色列人的创业梦:“被收购”
  创业者将某项技术做到极致,然后卖掉,再将资金投入下一个创业项目。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本报记者:赵觉珵

    一个沙漠中的小国,自然资源匮乏,地缘政治环境恶劣,却在短短几十年间成为“中东的硅谷”:年平均研发投入占GDP总量4%,居世界首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例居世界第一;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全球第三;拥有1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沙漠变良田、海水变淡水、农民成为科学家、军人变身创业者的故事——这就是以色列。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前往以色列采访,探访这个“创业国度”背后的故事。

(一)专注于一个领域
  以色列的创业公司大部分是技术驱动型,且往往针对具体的细分化领域进行创新。即使是以色列最大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0亿美元的Mobileye,也只是专注于研发智能行车预警系统。没有以此为基础向无人驾驶等相关领域再迈一步。
     《环球时报》记者走访的Medinol是一家以色列知名的医疗器械初创公司,专注于心血管支架的研发与制造。该公司创始人柯比·克里特与朱迪丝·克里特都是医学博士,他们1992年从大学下海创业时,便一心要在心血管支架领域做出名堂。如今,Medinol的相关技术在全球已经申请了300多项专利,年销售额达9亿美元。柯比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了Medinol最新研制的微型血管探测器,仅有硬币上一个字母大小,远比目前的主流产品迷你很多。
     之所以Medinol能研发出这样的产品,是他们将微电子技术运用到传感器制造中的成果。作为全球心血管支架行业的领军公司,Medinol所有员工中,只有10%的博士与27%的硕士,3l%的员工仅拥有专业文凭或高中学历。朱迪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公司员工的专业背景十分多元化,有学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科学的,真正从医学院毕业的员工不是多数。但不同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相互借鉴、融合,正是Medinol得以在心血管支架领域领先的诀窍。

(二)以色列把01,而中国喜欢将1变成100
     在对待创新、创业的理念上,以色列和中国无疑有着巨大差别。以色列魏茨曼研究中心莫里斯与薇薇安药物研发主任哈伊姆·巴尔这样概括以色列创新理念:“我们只需要不断前进,不断创新,而不需要太大的规模。”一位以色列风险投资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以色列的初创公司都在把‘0变成1,而中国公司喜欢将1变成100。”
    这种只追求将单一领域做到极致的创新,创造出一种以色列独有的创业现象:创业者将某项具体技术做到极致,然后将其卖掉,再将资金投入下一个创业项目中。在其他国家,评价初创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往往是成长速度、规模、销售额和利润额,但在以色列,成功的标准完全不同,正如一位以色列创业者所说:“一家小公司,推出了一个流行产品,很快就被大公司买下来,这就是以色列的创业梦。”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本国市场规模有限,初创企业很难在国内获得长足发展,而且以色列相对缺乏把一家小公司转型为大公司的经验。
     以色列ⅣC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和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发布的最新融资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退出交易(即投资人或创始人将股权变现)额高达到33亿美金,而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同期融资总额仅为28亿美元。

()  “产学研”间有旋转门
  在以色列,大学教授同时是多家初创企业创办者或合伙人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一现象的主要推手是,以色列大学普遍存在的“科技转化公司”,它为学术和产业间打开了一扇“旋转门”。
  有统计数字显示,以色列的7所研究型大学是以色列在国内外主要的专利拥有者。相对于同样的研发经费来说,以色列的大学获得的专利数量是美国大学的2倍多,是加拿大大学的9倍。从1959年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成立第一间技术转化公司——耶达(YEDA)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以色列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探索出一套利用技术转化公司完成“产学研”结合的成熟方案。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大卫·皮莱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年销量高达40亿美元的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格拉替雷(copaxone)就是耶达的“代表作”。有了技术转化公司的帮助,魏茨曼的科研人员只需要专心从事研究,科研成果商业化的相关工作都可以交给耶达代劳。与此同时,耶达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回报,技术专利收入的40%都归研究者个人或团队所有。
  以色列6所大学拥有自己的技术转化公司。以色列理工学院T3技术转化公司经理本杰明·索弗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T3公司目前拥有超过80个公司的股份,仅2013年,公司通过技术转化获得的收入就有2000万美元。Sealtantics就是通过T3孵化出来的初创企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托玛尔·福克斯告诉《环球时报》,Sealtantics致力于提供藻类仿生组织粘合剂,主要应用于术后伤口愈合。8年前,该技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首先研发出来。在T3的帮助下,Sealtantics于2010年成立,目前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对于以色列大学这种转化模式,索弗尔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港口与拖船”,“大学是港口,技术转化公司是拖船,负责把港口的货物运向市场。”


第四节  “习核心”加速实现“中国梦”(名梦)
摘自《环球时报》社评,2016.10.28


“习核心”已经存在于人心和口碑中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27日闭幕,全会公报首次在中央正式公告中写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想说,这个核心已经存在于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存在于公众舆论的口碑中。民众口中有些简化的“习核心”说法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共和中国伟大实践的朴实肯定和打分。
    2012年之后的这几年,是中国发展、改革以及外交战略都颇具承重感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来到不容绕过的调整期。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成为全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挑战。反腐败波澜壮阔,激浊扬清,不仅惩治了贪官,也在重塑中国社会一系列关键的现代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几乎触及了中国所有领域,而这一时期的国际战略形势也出现针对中国崛起的更多压力。应当说这是很不容易的四年。
     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党中央,上述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出大问题,中国社会或许会因此变得沮丧。举望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最近几年大多被经济衰退或恐怖主义以及各种动荡折腾得消沉、迷茫,由于也未出现新技术和新主流消费的大规模拉动,这差不多是冷战以后最让世界打不起精神的几年。
     然而中国恰恰是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积累变化,一个“新的中国”正在隐约呈现出轮廓。
    中国经济上也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减速,但中国大概是唯一积极开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更新的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有自身的挑战,但它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氛围,它面向未来的指向清晰、可信。中国经济在更新中继续成长,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保持上升,不能不说这是非常难得的局面。
     反腐败与改革的战线都在这几年全面展开,四年中动这么大的手术,几乎不可思议。在很多国家里,动中国这些变化中的一个局部,社会可能就乱了。但是中央能驾驭这么宽阔的变革盘面,而且让国家走得如此稳健,让世界叹为观止。
     几年前没有人敢相信腐败现象真能被全面遏制下去,官场朝着不能腐、不愿腐的方向迈进。但是中国真就这么做到了。还有互联网舆论场的生态性变化之前也有不少人不敢想,但它的确在发生。官员经常出现的豪华餐馆、卡拉OK厅因为没生意而关张了,中秋节不大规模送月饼了,官员们的奥迪车纷纷换成国产车了,我们的眼睛没有看错吗?
有一段时间,南海挺让人担心的,美国“亚太再平衡”压得有点让中国人“喘不过气”。但是越南逐渐平静下来,菲律宾“戏剧性地”改变了与中国对抗的姿态,南海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是中国扩建南沙岛礁而遭到美日带头围攻时普通中国人没有料到的。现在西方舆论出现很多“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随着奥巴马即将离任岌岌可危的议论,不管未来美国怎么做,过去四年的南海潮起潮落,中国的姿态坚如磐石。
  同样在过去4年,中国成功发起建立了亚投行,拉开“一带一路”大幕,做这些事,是需要想象力和勇气的。
     中国人都清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表现出非凡领导力,对这个国家以我们看到的样子度过上述四年起了关键作用。对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大家所理解的“核心”。人们大致了解“核心”一词进入党的文件所代表的国家层面意义,但老百姓的感受更直观,那就是觉得今天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有魄力,很坚定,所以中国就不管世界怎么乱哄哄,大步往前走了。
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这是老百姓很乐意看到的。党领导这个国家,党的队伍更加严整了,更有战斗力也更廉洁了,必是国家之福。

“习核心”确保中国度过紧要期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社评,2016.10.3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新表述出现在六中全会公报,对全党全国人民形成巨大鼓舞。毋庸讳言,中国已经进入发展与改革的深水区.这是一个决定未来大趋势十分紧要的时期。我们越接近民族伟大复兴,解决内部问题的任务越紧迫,国际压力也越大,一旦出闪失,代价也越高。这个时候拥有“习核心”的党中央带给了中国社会一种踏实感.整个国家都更有了主心骨。
    13多亿人口的超大型社会全面崛起,这是史无前例的人类大事件。它必然要调动人类以往的全部经验和智慧,同时要面对许多已有发达国家尚未经历过的、或者仅仅是似曾相识的问题和挑战。中国社会的胆魄、定力以及决断力都将经受一轮轮的空前考验。
     首先,中国经济经历三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遇到了不少结构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有痛苦和代价,想少改缓改的侥幸心理在社会中始终会存在。另外中国经济到底还有多少后劲,国外也有各种议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不绝于耳。
     但是中国工业化的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中国人的生活仍有大量改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还没充分释放出来,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下一个高潮可以大加开拓的领域。它们既是问题,解决它们也意味着中国发展绵延不绝的后劲。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全面深化改革半途而废,面对问题要敢于迎难而上,做得到坚持。
     第二  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是中国改革再不能拖延的主攻方向之一。而这样的改革势必要动已有机制中的一些“奶酪”,难度尤其高,甚至会意味着一些政治及社会风险。
     反腐败在中国开展得轰轰烈烈,“不敢腐”的局面大体初步形成。但是仍有一些人认为反腐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觉得可能是一阵风,只要“熬过去”就行。而朝着“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立不断前进,彻底转变中国围绕公权力的一些传统认识,将是浩大艰巨的工程。由中央不变的决心带动全社会的永不动摇,将长期至关重要。
    第三,来自国际的挑战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中国愈发强大而递增。比如中国军力增长越快,美国向西太平洋调集来的先进军事装备将越多,华盛顿还会在加强亚太军事同盟体系方面更下力气。中国有没有勇气顶着压力继续提升国防安全能力。在这方面如何掌握好策略,都要求极高的战略制定、运用和坚持能力。
    中国必须战略上进取,同时要保持弹性,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崛起,让外部世界逐渐适应因中国发展而带来的全球力量格局变化,争取各主要力量之间的多赢。这盘大棋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它不取决于一方的意志,而是复杂、有时甚至带点惊险味道的大国战略互动。中国要想稳健经历这个过程,我们的决断力将是关键保障。
  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是中国战略魄力,以及同样重要的战略弹性的基石,是国家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全社会定力的生命线,未来积极求进的中国注定将是不轻松的,但更有凝聚力和核心感的中国社会将有充足的信心,保持乐观豁达,我们将不会反复纠结、患得患失,崛起的中国就该是这样。

三  六中全会成中共历史里程碑
  选自《参考消息》2016.10.30
(一)高度共识,明确党的新核心
  【埃菲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28日强调,把习近平作为核心的决定是“众望所归”,对于党和国家“至关重要”。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这一决定的重要性。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中首次出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提法的相关问题时,黄坤明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他表示,习近平“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成为党的核心,是全党的高度共识”。
     黄坤明强调,“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法国《世界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中共将习近平确立为“核心”,并要求党员“团结”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这一决定赋予了这位总书记颇具象征意义的权威。该决定是由中央委员会数百名成员全体通过的。
中国问题专家菲利普·贝雅认为:“习近平希望让党员干部成为模范,以从前在与腐败国民党的斗争中获得人民支持的共产党人为榜样。”
     “核心”这一庄严头衔让认为“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人”的官方媒体称赞不已。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中共在一次会议上改称他为“核心”,让他获得与毛泽东和邓小平相当的崇高地位。习近平的最新头衔增强了他塑造中共新领导层的实力。
    中央委员会在为期4天的会议后发布公报,称自他2012年成为总书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中国国家电视台在新闻中以严肃的语气朗读了这份文件。
  “核心”这个词表明,习近平超越了一般的现代中国领导人,拥有极少数领导人才享有的地位。中共的研究人员和出版物认为,中国正经受着经济下滑、国际环境变得更加严峻的考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来推动关于振兴经济、加强一党统治和提升中国的全球地位这些雄心勃勃的议程。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说,中国和一党统治制度要迎接这些挑战,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权威中心。“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该报发表社论称,给予习核心地位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核心的正式表述的提出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说,习近平地位的提升将有助于他对多年来中共涣散的纪律进行整顿。聂辉华表示:“这个核心的概念肯定有利于贯彻党内监督和反腐败的推进。”
     这次会议还成功通过了两套新规定来管理党内政治生活以及进行监督,这为习近平提供了打击腐败以及扩大党的影响力的工具。“中央的做法就是继续从上而下的高压推进,”聂辉华说,“那就必须有核心才能做。”

(二)以上率下,打造党内新“铁规”
     【拉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发表公报号召采取更多行动加强自身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公报呼吁全体党员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同时要求从严治党。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全会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规范政治生活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中共将发布管理干部行为——甚至涉及家庭生活——的新规,此举旨在清除高级干部与企业间有时过于密切的关系。
    这是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结束后正式宣布的。这次会议通过了涉及高级干部行为的两套新规,—套针对政治生活,—套针对党内监督。
  官员们昨天说,第一套新规将包括160多条细则。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在记者会上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要求家人遵守相关纪律。他说,他们“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等”。
  这些新规尚未公布,但其目的似乎是应对从高级官员扩大到其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近年爆出的一系列类似腐败案令共产党难堪,并可能削弱其合法性。引人注目的案子包括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他的妻子收受贿赂并杀死一名英国人;以及前国家安全事务总管周永康,他的儿子受贿并非法经营。上述4人都已入狱。
     新规将着重针对300多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尤其是政治局委员及政治局常委。
     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顾肃说,重点针对高级领导干部很重要。他说:“已经发现很多部级或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有腐败行为。由于级别高,他们受到的监督很少。”“中央委员是党的决策核心,对他们实行监督是必要的。”
     齐玉告诉记者,新规还将针对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严重破坏党内团结的高级干部。
     【俄罗斯卫星网10月28日报道】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内纪律和党内监督的两个文件。国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就全会决定对未来改革的意义发表了评论。
他说,这两个文件全文尚未公布,但很显然这里涉及的是非常严肃的党内管理改革,是改革的关键环节。首先,应该考虑到,党处于新环境中,改革要解决更远大的目标。中国社会在全球化条件下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这自然需要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其次,必须从习近平上台后积极开展的反腐运动中汲取教训。不仅要惩罚失职官员,而且要创造条件,使整个党和国家机器能依照严谨的规则有效运作。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这位观察家认为,全会的决定是向习近平改革新阶段迈出的一步,会触及党的机构以及其他国家机构。想必这些决定在规模和深度方面来看,将毫不逊色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本次全会重点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课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过去4年大力度反腐,拿下不少“大老虎”。
     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昨天明确否认中国反腐运动存在政治斗争成分。他表示,中国的反腐运动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败是要拔“烂树”以保护“森林”,“当然要从最烂的那棵拔起,如果说这也是选择的话,我认为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他认为,提出“选择性反腐论”的人,是“—叶障目,不见泰山”。“遮住持这种论调者眼睛的那片树叶,就是多党竞争制度下你整掉我、我整掉你的思维定式”。.
  习近平也曾公开表示,中国的反腐败“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第五节  “一带一路”与中国(名国)
摘选自《参考消息》  2016.11.25

  “一带一路”让“中国走运”、“中国影响”遍及欧亚传遍世界,但这种影响却更是一种“中国担当”,让中国重任在肩。

一  TPP消亡将给中国更大影响力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21日文章]题:退出TPP将给中国更大影响力(作者  该报编委会)
     奥巴马总统想让世界打消疑虑、相信美国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但他在这方面能力有限。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些领袖们的忧虑无法缓解:他们担心,因为反全球化狂热、美国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反对,美国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美国总统大选聚焦于这项协定(降低进口关税和限额)能否使美国工薪阶层获益。特朗普说不会,他主张转而采取保护主义的方式,包括可能导致贸易战的高关税。
    奥巴马20日再次为TPP辩护,称它将“给美国经济和就业做加法”,退出该协定将“破坏我们在整个地区的地位”。太平洋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则敦促签字国采取行动落实协定。
    如果能顺利生效,TPP可以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帮助保护环境,改善文莱、秘鲁、智利和越南等国工人的生活,这都是协定所包括的内容。比如,签署国必须设定最低工资标准,保护濒危物种,不歧视外国企业。
    华盛顿希望这项协定能在美国外交中发挥战略性作用。奥巴马致力于重申美国作为太平洋强国的地位;同时对抗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而TPP是这一战略在经济方面的关键。放弃这项协定被普遍视为对美国威望的重击,同时也给中国就贸易规则讨价还价、在亚洲国家中赢得朋友和掌握地区领导地位打开缺口。
    一些国家的政府冒着重大政治风险作出了达成TPP所需的妥协。比如。这项协定将要求越南承认不隶属于执政党的工会。
    尽管如此,包括希拉里·克林顿和伯尼·桑德斯在内的民主党人仍与特朗普一道抨击TPP。希拉里提议作出一些能够强化这项协定的改变。但鉴于共和党人将控制白宫和国会,奥巴马政府已经放弃了从国会寻求批准的计划。
    如果没有TPP,奥巴马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将面临严重收缩,即使这个战略能够持续,它也将更依赖于军事合作。这种转变使该地区的朋友们对美国未来将扮演何种角色产生疑惑。特朗普对亚洲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除了在贸易和货币问题上抨击中国,以及质疑是否应继续捍卫长达半个世纪的美日和美韩联盟。一些美国专家估计他将对亚洲采较为疏离的态度,从本质上让位给北京。
    这将是重大的错误。国务卿约翰·克里在9月份的一次演讲中说,如果TPP未获批准,“就保护我们的利益和推进普世价值而言,我们将退开一步;就影响该地区发展进程而言,我们将退开一步。要知道,该地区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1世纪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将在这里书写。”
    有迹象显示,中国将充分利用美国的转变来推进自己的贸易愿景。北京支持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与TPP竞争的协定,并把美国排除在外。这项协定已经得到秘鲁和马来西亚等国领导人的关注。他们签署了TPP,现在则打算聚焦与中国的贸易谈判。
二  中国有能力实现“世界担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23日文章】为什么中国认为它可以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秩序(作者印尼穆罕默德大学访问学者帕特里克·迈耶)诺贝尔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曾在《白人的负担》中争辩道,作为更优越的人种,白人应该去占领土地,统治那些“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孩童”的子民,这是白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他暗示。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目的不是聚敛财富和权力,而是教化野蛮人并在建设宏大社会的过程中引导他们。
    类似地,中国人的体制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引导整个世界,以便共同实现繁荣、和谐与统一的秩序。但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中国人的想法大部分是真诚的,北京认为其优越的文明为领导层提供了必要的技能,来领导人类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秩序——自古以来中国人称之为“天下”。
   共产党也渴望把它的人民和国际社会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共同的世界秩序。它的梦想是建立一个由全球机构来治理的大同世界,宣扬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将所有现存的文化包容其中,同时阻止任何一种文化一家独大。这会在保留多样性的同时实现内部和谐。此外,中国还争辩说,西方实现全球治理的方法因其在文化、宗教和经济上的帝国主义倾向而失败了,中国的“天下”系统能够为将来的世界政治提供最好的蓝图。
现代版的“天下”理念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口号的形式首次面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些远大目标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一部分,他认为中华文明和中国将引导和推动国际社会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
    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急于向世界展示它有能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领导者,能够建立一个拥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社会。中国正在通过发起一些旨在实现全人类美好未来的全球性倡议——其中最突出的是“一带一路”计划——来努力推行它的理念。
  中国媒体使用诸如“一带一路”计划对世界稳定与平等作出重要贡献”和“通过‘一带一路’计划连接世界”之类的声明与标题,不断强调这个计划的建设性与全球性。更重要的是,中国认为它有能力为世界面临的复杂挑战找到有利于全球的答案。
“一带一路”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经济计划,它还是全球关系与治理的一个典范。这是中国实现统一的“天下”理念的路线图,以便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变成现实。它也表明中国正在承担起它的历史责任,以引导全人类建设一个统一、和谐与繁荣的世界。至少中国是这么声称的。
三  中国走运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1月24日文章]题:中国走运(作者:彼德拉·科隆科)
对中国来说,特朗普时代是以一份送给中国的礼物开始的。这位在选战中大声指责中国的未来美国总统将放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定是美国及其亚太地区盟友针对中国发出的挑战而缔结的,旨在帮助确保在全球化的经济中遵守美国的规则。
对北京的战略家来说几乎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不仅因为美国的撤退对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还因为这将给中国带来填补缝隙的机会,并通过宣传自己的贸易协议来把美国排挤出亚太地区——至少降低它的影响力。
除了这份礼物,还有一份礼物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送来的,他宣布将疏远美国并走向中国。此举缓和了南中国海领土争端并使美国战略的一根重要支柱出现裂痕,这符合中国的心意。
领土冲突并未因此消失,但如果菲律宾这个迄今为止最强烈反对中国领土主张的国家都同意中国提出的双边解决方案,那也将影响到其他邻国。马来西亚已经对中国展示了友好姿态。南中国海几个月前还是焦点,现在那里正趋于稳定。
后两件幸事构成了目前急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中国外交政策的高潮。
但中国的计划还将走得更远。中国凭借“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进入了中亚地区:还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拢了中东欧国家。蒙古国日益依赖中国经济,途经该国的铁路线把经济走廊延伸到俄罗斯。俄罗斯也加入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南部出发经东南亚抵达非洲。迄今为止还在抗拒的印度也将被纳入进来。拉美也没被遗忘。北京向其承诺将促进贸易并加强对采矿业和交通领域的投资。
推进速度是显著的。此前还只专注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已经变成了一个活跃大国。这个国家能长远规划并从战略上行事。中国的经济扩张还没有和政治领导权挂钩,但却拒绝西方的“管束”。现在,北京的一些分析人士已经在说世界政治中心正从美国向中国转移。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5日文章】题:美国不能再忽视亚洲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国(作者/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
    特朗普政府在确定人员和政策目标方面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亚洲,特朗普宣布将放弃TPP,呼吁盟国为自身防卫做更多努力,将中国视为应对朝鲜的关键,并承诺加强美国军力,包括在亚洲的海军力量。
    奥巴马总统留下的一项“遗产”是“亚太再平衡”战略。TPP是这种“再平衡战略的经济支柱,现在已经破产。
奥巴马偏重言辞而不是实际,这正促使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团队向相反的方向、向着增强军力倾斜,中国在增强军力方面无疑可与美国比肩,因而预示着更多的战略竞争。
    美国的传统盟国泰国和菲律宾正与华盛顿越来越疏远,为北京留下了提升影响力的更大空间。华盛顿并没有争着去满足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和发展需求。美国当局还在不切实际地对马来西亚那位对美国友好的总理进行腐败调查,令纳吉布几乎无处求援,只能求助于中国。
特朗普政府应该仔细观察冷战后地区大国的重新崛起。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将同美国一起定义亚洲的未来。

第六节  传统美国正在“死亡”(名国)
选自《参考消息》  2016.11.25

【奥地利“新媒体”网站11月22日文章】题:美国对欧亚大陆影响力大减的根源是什么?(作者  美国与拉美问题专家康斯坦丁·布洛欣)
    超级大国美国如今怎么了?它为何失去了霸权地位并且还在进一步失去其全球领导地位?
    有一点是清楚的,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正处在一种制度危机下。年复一年。华盛顿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小:不管是在军事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文化领域。单极世界优势的丧失和新影响力中心的形成,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和来自金砖国家方面的竞争都被华盛顿视为对美国地位最重大的威胁。
    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和对“软实力”的运用在美国眼中是其“自由帝国”兴起和衰落的决定性指标。苏联在解体之前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但尽管如此它仍像纸牌屋那样坍塌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苏联会解体,但是十年之后这种最愚蠢的想象却成了痛苦的现实。
    当然,美国毕竟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比过去的苏联强得多,但是美国这个帝国却正在和它过去的敌人,一样形成坠落的轨迹。
大“熔炉”已经“冷却”
    美国是一个意识形态非常复杂的国家。和过去的苏联一样,大量种族文化、宗教和语言在美国相遇。最后一点,美国也到达了帝国主义发展的边界。至少美国保守派政治家帕特·布坎南是这么认为的。美国国家安全的一大威胁是其内在威胁。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警告美国人要当心未来的内在问题。它们可能会在将来给美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美国这个大“熔炉”已经“冷却”,新来者不会被转变成曾经怀抱着美国梦的那些美国人。除此之外,美国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不再与来到美国的墨西哥人或者中国人相同。
    传统的美式英语可能仍会是仅占少数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的语言,他们再也无法构成曾将其他所有美国人统一起来的美国宗教核心。根据预测,大约40年后美国新的官方语言将是“西班牙英语”。不想学英语又忘了些母语的墨西哥人可能会形成一种自己的语言。亨廷顿认为。到2080年美国所有南方州都将居住着大量敌视美国、不愿融入的墨西哥人,它们可能会希望与墨西哥形成一个新的国家。
    不久前,布坎南发表文章表示,他属于几乎被遗忘的旧保守主义流派。他对美国以及西方普遍的衰落趋势进行的分析采用了非常有意思的事实数据,并且和亨廷顿一样作出了合乎逻辑的大胆预测。
    根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美国白人最迟到2041年将成为少数族裔,到2050年他们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仅剩46%,从人口组成来看,美国将变成一个“第三世界国家:4.35亿美国人口中有54%是来自亚非拉的移民。
    美国学校枪击事件增多,民众拥有过多武器,执法人员击毙非洲裔美国人的比例超出正常水平。此外,新监狱的建造或者预示着美国社会法西斯化趋势增强,这个推断令人不安。显然,在美国,以救世主自居的思想和纳粹德国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在特定条件下很容易被打破。
“美国梦是个传说”
    令美国生产力减少近三成的经济衰退,对美国的经济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经济实力的显著衰退是在非常短的历史时期内发生的。从拿破仑战争结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从未有过与此相类似的经历。
从2000年12月至2010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自大衰退以来首次减少,美国私有经济领域失去了300多万个就业机会。曾经的美国“工业心脏”底特律成为生活标准降低的可耻象征。它的停滞对美国梦构成了伤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悲伤地宣布:“美国梦是个传说。”梦醒之后,今天的美国要想重新开始,不管是与欧洲相比还是与其他任何工业国相比。可能性都更小。
    关于经济危机,布坎南写道,经济产出情况比1928年至1938年期间还糟糕:“如今美国的公务人员数量(2250万)是从事实际生产人数(1150万)的近两倍。这几乎与1960年的情况完全相反,当时我们有1500万人从事商品物资生产,而为政府打工的只有870万人。”
传统美国正在死亡
目前美国有一个以新教伦理为基础的宗教社会。但是即便在美国人的道德自我实现方面情况也非常糟。美国社会失去了传统的根基,传统美国正在死亡。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很长时间以来就属于那些反基督教的精英,他们统治着学术界、好莱坞和艺术界。世俗主义成了美国的国教。
现在新教徒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了宗教上的少数派;布坎南说,“如果西方变成一个享乐主义的、正在灭绝的文明,向全世界输出它的消费‘价值观’,那么它就将会像之前的诸多文明一样萎缩衰败,并陷入黑暗。信仰不会失败,但人会失败”。
事实证明。美国的精神危机已经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它将此前统一的美国道德意识分散到了眼下不可融合的各个方面。国家曾经的共同道德根基消失了。
出生率的下降、欧洲和美国彻底去基督教化、消费和享乐主义的统治地位、缺乏“宽容”和慷慨的思想、同性婚姻、自杀、安乐死、堕胎和短视的外交政策导致西方在新来的亚洲人和墨西哥人面前缴械投降,逐渐地,他们根本不再需要战胜西方,而只需要将其吸收。这不再是预言,而是对疾病的诊断。很长时间以来。整个西方都病了。美国国旗早已不再是美国重要性的象征,而是消费文化的一种时髦的标志。
到目前为止,美国精英一直娴熟地应对这样的挑战,他们及时从自己的阵营中找到国家的救星。今天美国的精英们能再次提供一种替代选择并令美国重新提升吸引力,打破其咄咄逼人的人类导师的形象吗?这个问题可能只有时间才能解答。

第二单元  “一带一路”三国“演义”

“一带一路”三大主角美(欧、日)、俄、华,很象我国历史上汉末的魏、吴、蜀三国,与其之间所进行的“三国之争”。
当代世界主流是和平,如果把美国比做“魏”,占天时;俄国比做“吴”占地利;中国比成“蜀”占人和。从当前形势看,俄华已经联手,人和、地利全占,加上众望所归的“一带一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成。现在美国,还坚持着不参加“一带一路”,甚至用“逆天”的“炮舰”,来对付中俄,那三者(天、地、人),肯定皆居下风。过时日,我们都会看到美国成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那时的美国,还想当世界“第一强霸”,简直笑话,“异想天开”。

第七节“一带一路”让普京(“大帝”的“帝国”)美梦玩笑成真?(名笑)
选自《环球时报》,文:《普金的“帝国梦想”玩笑成真》 本报作者:驻俄罗斯、乌克兰、德国特约记者汪嘉波、萧雅文、青木、柳玉鹏、冯国川

“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是爱开玩笑的人,但当他昨天开了个玩笑后,很多西方国家都紧张了。”澳大利亚“Morning Ledger”网站25日所说的“玩笑”,是指普京24日在一场电视直播的地理学会奖颁奖会上说的话——“俄罗斯的边界没有尽头”,尽管普京随即表示“这是一个玩笑”,但在俄罗斯与北约军事对峙程度达到冷战后巅峰的今天,这句话已足以在西方世界引发轩然大波。“普京开了一个帝国玩笑”,乌克兰媒体警告说。“这是要暗示重新规划摩尔多瓦、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边界吗?”美国《新闻周刊》这样问。德国媒体表示,这更像是“心理战”,“普京是这个星球上目前最成功的地缘战略大师。”虽然没有人知道普京这次是不是真的开玩笑,但近日欧洲议会罕见地通过了一项反制俄罗斯媒体对欧盟进行“舆论渗透”的决议,显示莫斯科的心理战真的开始让西方感到棘手了。
“这是一个玩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次颁奖活动由俄罗斯地理学会组织,出席者包括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其间有两个男孩上台与总统互动,5岁的季莫费和9岁的米罗斯拉夫。据介绍,这两个男孩多次在电视地理节目中获奖,堪称俄罗斯国内的“小网红”。普京问米罗斯拉夫:“俄罗斯的边界到哪里为止?”
“白令海峡。”9岁的小男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普京笑着搂住米罗斯拉夫的肩,说:“俄罗斯的边界没有尽头。”现场顿时爆发出欢呼声和笑声,而普京赶紧补充说:“这是一个玩笑。”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在当天的颁奖会上,普京还问了5岁的季莫费:“瓦加杜古是哪国首都?”小男孩正确回答“布基纳法索”。不过在被到这个国家“曾经还有什么名字”时,小男孩被问住了,普京替他回答说:“是上沃尔特!好小伙儿!”——在苏联走向衰亡的那段日子,西方曾讽刺苏联是“拥有火箭的上沃尔特”(形容苏联当时军工强大,但经济极端困窘)。
    据俄罗斯“生活网”25日报道,米罗斯拉夫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来自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一个小乡村。他当天在台上还对总统表示,他的母亲是位地理老师,他从俩岁半就跟妈妈学地理,而他父亲是位体育老师,他学习普京总统喜欢的柔道运动也有3年时间了。他希望能够进入总统少年训练学校,之后进入俄联邦安全局大学,最终成为“俄联邦安全局的一名特工”。
“玩笑开大了”
当天的颁奖直播结束短短数分钟后:“俄罗斯边界”立刻成为西方社交媒体的热门词汇。而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显示它们无法轻松看待这个“玩笑”。“玩笑开大了!”BBC在报道标题里就表达了强烈不满。英国《快报》称,在2014年3月“并吞”克里米亚数月后,普京发表演说,称不惜一切手段捍卫俄罗斯人和海外同胞的权利。这让很多国家感到焦虑,比如波罗的海国家、中亚等国都有很多俄罗斯族裔。不仅如此,“近几周东欧的保加利亚及摩尔多瓦也选出亲俄派上台,包围企图挣脱俄影响力的乌克兰”。
《每日邮报》25日称,普京此言是有所针对的,背景是俄罗斯与西方及北约关系紧张的升级。文章说,当普京说“俄罗斯边界无尽头”时,在台下爆发出笑声的人群中包括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他同时也掌管俄地理学会。而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在其官微上发出醒目的消息:“来自普京的最新更新:俄罗斯边界没有止境!”还有俄公民在推特上发问:“没有止境,指的是我们的文化还是S-400 防空导弹呢?”《每日邮报》称,除了乌克兰,前苏联共和国格鲁吉亚去年也曾指责俄罗斯边防军移动边界标志,“侵吞”属于第比利斯的领土。
    “普京开了一个帝国玩笑”,乌克兰“real”网站25日发文称,普京宣称俄罗斯边界没有尽头“是个玩笑”的说法,听起来不错,“但俄罗斯能够将自己的玩笑变成现实”。文章称,25日,俄罗斯各大媒体都在醒目位置刊登普京的这一“玩笑”,“显然这是一种高级的宣传行为,西方国家应当深思。”
美国《波士顿先驱报》25日称,尽管普京总统坚持说这是“玩笑”,恐怕东欧国家的人们都笑不出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者马利克·帕杰克说,普京的话在暗示,俄罗斯不承认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的独立,认为它们只是“暂时脱离克里姆林宫掌控的一些省份”,摧毁这些“省份”的政权“一直是俄罗斯的野心所在”。
   乌克兰驻芬兰大使奥里费罗夫在其推特上上传了一张毁坏的乡村小木屋的照片,标题讽刺地写着“俄罗斯边界无尽头”。乌克兰新闻网25日发表题为“社交网将普京的玩笑视为他的领土野心”的文章称,乌克兰网民普遍认为,普京的这一玩笑是一种“挑衅行为”。
   25日,在英国《每日邮报》网站这篇新闻的下面,各国网民围绕普京的“玩笑”站成两队。名为“睁开眼”的伦敦网民说:一个极其危险的人,俄罗斯人应该换总统——在普京把整个世界推入战争之前!爱尔兰的一名网民表示相信普京,这是幽默感!他就是在开玩笑。但加拿大网民斯特尔立刻驳斥说:哈哈,我打赌乌克兰人笑不出来!新西兰网民查理则表达对普京的崇拜:“普京是一个伟大的领袖,是被奥巴马、希拉里、默克尔污染的地球空气里的一股新鲜空气……”
“玩笑”针对谁
    美国《新闻周刊》称,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并未就普京此番言论作出回应。外界纷纷猜测,普京的玩笑是暗示要重新规划摩尔多瓦、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边界?还是有其他象征性的含义?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4日被问到俄在国后岛和择捉岛部署导弹系统时表示,此举“不影响俄日两国谈判”,他还表示日本准备拿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一名在俄罗斯工作多年的资深中国记者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普京这个玩笑背后或许是对日本的警告:尽管我马上就要去日本访问,但千万别把“俄罗斯领土辽阔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箴言当成耳旁风,不要指望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上向日本让步;玩笑也可能针对美国:不要继续在反俄的道路上走下去,俄罗斯不会妥协,不会向美国低头;玩笑也可能指向北约;不要继续在我们西部边疆排兵布阵,俄罗斯有足够军力对付你们;玩笑也可能指向欧盟:不要与我们打信息战,不要指望打压俄媒就会阻止俄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俄媒25目普遍没有对普京的,“玩笑”作出直接评价。“普京总统是如何教孩子地理的”,俄《生意人报》25日做出了同样幽默的标题,俄rambler”网站等媒体则报道了西方的强烈反应,“玩笑让西方害怕,西方媒体害怕俄罗斯边界无尽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学生伊凡诺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普京的话并没有超过玩笑的界线,普京每次与民众交流都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妙语连珠,“他并不像西方媒体说的不喜欢开玩笑”。伊凡诺夫同时表示,是普京让克里米亚重返俄罗斯的怀抱,“赢得了领土的国家领导人必定赢得民心”。
“让西方恐惧”
    在俄与西方的对峙方面,每天都不会缺新闻。奥地利ORF电视台25日将俄首次试验新型核导弹列车称作普京的梦魇列车”,“火车作为移动的核导弹基地,普京让西方恐惧”。而俄议会上院国防与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克林采维奇24日表示,为回应北约的侵略行动“我们将把我们的武器,包括核武器瞄准任何威胁到我们的北约设施。我们的核弹头将安装到陆基、海基和空基发射架上。”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5日解释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不是由议员,而是由总统决定。“当然,我们的立法者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总是迅速地对北约向俄边境地区扩张做出反应,这样的立场是可以理解的。”
    欧洲议会23日通过制裁俄罗斯媒体的决议后,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4日表示,俄方将对此采取反制措施。普京在怒斥欧洲民主“倒退”的同时,称赞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今目俄罗斯”电视台(RT)的新闻工作者“有效率、有才干”。此前普京曾表示,RT电视台就是俄罗斯挑战全球新闻领域“盎格鲁-萨克森垄断”的先锋。而俄罗斯卫星网可以用130种语言播报新闻。
近期,RT电视台登陆三星VR平台(360度角沉浸式视频观看平台),成为全球通过全景视频播报新闻的领导者之一。目前三星VR平台上的RT频道提供的全景视频超过30个,包括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的镜头;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持续遭受战火的报道画面;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的全景画面;从无人机上拍到的遭受战火蹂躏的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全景;克里米亚大桥建设画面等,极富俄罗斯特色。
也许欧洲议会的反应并不算过分。在最近的舆论战中,莫斯科这几家先锋媒体的确在西方主导的世界舆论场中发挥了“奇兵”作用。RT电视台24日一则报道称,芬兰国防部长表示,他不认为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会对欧洲构成威胁,但警告双方日益升级的军事对峙可能会导致“一些事情发生,哪怕只是不小心”。RT报道说,北约声称最害怕俄罗斯的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三个被苏联统治近半个世纪的国家,但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跟俄罗斯有1300公里共同边界、历史上也曾是俄罗斯帝国一部分的芬兰,却至今没有加入北约。
第八节 “一带一路”让美国(“战争贩子”)“臭名”成真?(正名?)

选自《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孙微  2016.12.15

不能与之为敌,便要与之为伍。
——某名人日记

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导演约翰·皮尔格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称,我想让西方人“照照镜子”。
英国电视台ITV不久前播出一部有关“两个超级大国将爆发战争”的纪录片,引起不小关注,俄罗斯的“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引进播出,中国网络上也反响强烈。该片名为《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分四部分,时长约两小时,由现居伦敦的澳大利亚记者约翰·皮尔格拍摄。《环球时报》记者第一时间观看了该片。如纪录片所述,它要“打破沉默”,让人们知道“不再重演战争悲剧的迫切含义”。英国《卫报》评论称,该纪录片披露了美国令人不安的核战术,暴露了其半秘密基地先发制人的侵略性。现年77岁的约翰·皮尔格既是一位战地记者,又是作家和电影人,曾两获英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年度记者”,还获得过“联合国媒体和平奖”。13日,《环球时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没被指名道姓的目标
    环球时报:您拍摄这部纪录片是从何时开始的?动因是什么?能否介绍一下拍摄团队?
    皮尔格:我花了两年多时间拍摄《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在越南战争和(柬埔寨)波尔布特时,我在东南亚做驻外记者,也制作了很多电影。我已有十多年没有去过中国,早就想拍摄一部有关中美的电影,一部挑战那些危害我们理解中国崛起的陈腐观念的影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真正关乎“炮舰”实力,要求两方观众尤其是英美观众去“照镜子”。
    自2009年以来,我追踪了菲律宾的发展轨迹。那一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飞往马尼拉,要求美国重大军事存在的回归。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最大的两个美军基地——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因当地社区的反美运动及抗议军事基地带来的暴力而被关闭。希拉里通过军事硬件来“行贿”菲律宾,说服阿基诺政府接受5个美军基地,让美国军队“暂驻”菲律宾。
    当时,中国和菲律宾正在围绕有争议的南沙群岛所有权进行谈判,而希拉里则宣布南海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她说,这关乎“航行自由”。事实上,真正的问题是中国崛起为经济强国引发华盛顿高层的不安全感。原本是区域争端问题,现在却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燃点。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他的“亚洲支点”政策——这意味着60%的美国海空力量部署到亚太,而中国是没被指名道姓的目标。这就是我这部纪录片的起始点。
历史,太多被隐藏
    环球时报:目前为止,这部片子引发的反响如何?这部纪录片在英国电视台播出,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皮尔格:这是我的第60部影片,我一直在拍调查型新闻纪录片,主要是在电视上播放。我的第一部电影《宁静的暴动》拍摄于1970年,揭露了美国在越南所征召军队的一次暴动,那场暴动直接导致所有美军撤出。
    英国素来奉行折中主义,有令人骄傲的纪录片拍摄历史;而且英国公众习惯了具有挑战意味的电影——尽管最近这些年有所减弱。上周,《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的上映吸引了大量电视观众,像《卫报》《广播时报》等的影评家给予4星的评定(最高是5星——编者注)。
    除了报纸和其他大众媒体,纪录片有帮助人们了解新闻、了解世界的资质和权力。在我纪录片中的“中国崛起”部分,中国作为殖民地屈从社会的档案令人惊讶;中国人长达100年不能合法进入美国也是一段被隐藏的历史。过去谁知道?这部纪录片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应该是。
    环球时报:纪录片讲述的美国400个基地包围中国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您去过多少美国海外军事基地调查?过程顺利吗?危险吗?
    皮尔格:多年来,我去过很多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当然如今是越来越难去了。我曾穿过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导弹试验场。在那里,“星球大战”的武器在进行测试;导弹作为秘密“太空篱笆”项目的一部分进行发射。这个基地是美国在亚洲的垫脚石之一,建于1968年,旨在“反击共产主义中国的威胁”。危险情况?我经常秘密拍摄,因此有很多不确定的时刻。
    环球时报:为拍摄此片,您在中国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地花了两年时间,您在这些国家主要见了哪些人,特别是中美两国?您同有关人士的交流中有什么体会?
    皮尔格:我见过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以及一些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人士。我采访过战争规划者、学者及反抗核战争威胁的普通人,尤其在冲绳,那里有32个美国军事设施,并以中国为目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美国前空军导弹兵在冲绳见证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一次针对中国发射核导弹的错误指令的最后时刻,直到一名警觉的官员意识到命令有误才停止了发射倒计时。
    中国的一位战略家告诉我:“我们不是你们的敌人,但如果你们(西方人)认为我们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战争红线,现在有吗?
   环球时报:您曾表示,拍摄此片是要打破舆论对于可能发生战争的缄默:美中可能正在走向战争,核战争不再不可想象。关于中美战争的预测一直很多。您认为现在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更大?相比以往现在特殊在哪?
    皮尔格:我所知道的是,新冷战从任何一方面看都比上一次要危险。第一次冷战有主角们不敢踩踏的红线,那些红线都有着清晰定义。然而现在却没有任何红线。这方面德国外交部长曾经说过很多。北约部队如今在俄罗斯西部边界——这在6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美中在南海上正剑拔弩张,而美国海军正在演练对中国石油和贸易航线进行封锁。
    环球时报:您对特朗普上台后中美或亚太地缘形势有什么观察和预测?
皮尔格:我不是一个未来主义者,但特朗普在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上明显蓄意挑衅,非常危险。我不是说他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但美国军队在中国家门口部署了宙斯盾和“萨德”反导系统。这种崇尚军事狂妄而非外交秩序的做法,会导致两国间出现潜在的错误和事故。这些都会带来非常脆弱的时刻。

第九节  美国应加入“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名气、正名)

中华五千年,美国不到三百年,因此,美国对华的反华、制华战略制定者,大脑与神经肯定有病。你看:星空浩瀚,宇宙渺茫,人生无常,地球真小;中美两国,鸡毛蒜皮,小事相斗(争),何苦来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中、仇中,小心摔断腿!)。
为了中美两国的和平、幸福与发展,诚心隆重邀请美国老大哥加入“一带一路”,携手改变世界,为全人类作出极大贡献。

以下选自《参考消息》2017年1月9日

引子: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中美对话专场:“一带一路与中美合作论坛”,旨在提升各界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并期望为美国新政府和总统构筑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平台。
    论坛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CEFC)、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及亚洲协会(AsiaSociety)联合主办,超过100名来自中美两国不同业界的专家学者,聚首美国华盛顿国家新闻俱乐部,就中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合作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在开场发言中,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行动背景。他指出,近年来世界面临各种挑战,包括经济衰退、不平等加剧、社会凝聚力崩溃和环境威胁等。因此,世界正在竭力寻找一套全面并有远见的新发展模式,以克服困难,为21世纪的共同繁荣铺平前路。
    何志平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响应时代呼唤的举措。“一带一路”战略标志的是往更可持续、更具合作性和包容性发展模式的范式转移:它以共享和善意为原则,以跨境合作为重点,旨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世界繁荣。
    论坛通过三节小组讨论带出“一带一路”战略的要点。第一节以中国的观点向美方介绍“一带一路”战略:第二节检视了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存挑战,探讨“一带一路”战略如何为亚洲国家解决这些挑战。第三节以答问会形式提出了美方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观点。为说明观众紧贴最新情况,大会特意邀请现任美国国务院经济暨商业事务局特别代表齐亚德·海德(ziad Haider),为听众介绍目前中美商务合作的具体情况与成就。
在小组讨论之间,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与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各自发布了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专辑。两份报告旨在向美国新政府提出建议,希望美国在21世纪的当下能培育一个更和谐的外交政策。
    论坛结束前,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竞选办公室外交安全战略高级顾问詹姆斯·伍尔西(R.JamesWoolsey)作主题发言。伍尔西认为,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是一个“建设者”(Builder),他对于未来中美两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上的合作充满信心。  
    当日出席嘉宾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刘卫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美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霍格兰(Richard Hoagland)、美国亚洲协会副会长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全球基础设施及自然资源局局长伯纳德·希恩(Bernard Sheahan)、原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兼名誉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C.Fred Bergsten)等。
    正文: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与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及亚洲协会于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了一场关于“一带一路”全面布局的论坛。自美国大选结束后,一些华盛顿智库组织预期,由于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承诺要增加基建投资来刺激经济,此举会为美国外交政策带来转变。因此这些智库都顺理成章地对由中国牵头、强调基础建设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高度兴趣。本次论坛,一方面关注美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另一方面让中美官员及学者交流意见,冀望在讨论中求同存异,并建立合作的共识。
    作为论坛发起人,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阐述了“一带一路”所代表的文化意涵。他认为,现时全球化是一个破碎而又充满危机的系统。它不但阻碍了人类继续进步,还带来了发展以外其他范畴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全面、具包容性、可持续以及实际的体系。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寻求一种增长和发展的新模式,这对中国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一带一路”倡议包罗了六十多个国家,覆盖人口高达四十九亿,有助于促进全球共同和平发展。
    参与研讨会的中国学者希望与会者尝试以政治层面以外的角度观察“一带一路”倡议。他们认为,“一带一路”的目的是建立能共享的经济体制,同时符合中国2030发展计划。“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好处。包括为社会大众带来可持续的公共产品;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外延,继而成功减贫;第三是作为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以及三方合作的典型示范。他们强调,“一带一路”将创造中国与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的新型合作空间。按照中国国家领导人2016年初的讲话,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需要“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
    美国国务院经济暨商业事务局特别代表齐亚德·海德(ziad Haider)谈到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他认为,在全球对基础设施需求庞大的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文化共融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联系上极其重要。他还说,美国正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寻求合作,而中美在亚投行的合作上亦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论坛发起人何志平在画龙点睛的总结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独自繁荣起来。世界各国所需要的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协商及共同努力,因为只有双赢的战略才可以让我们站稳阵脚。“一带一路”倡议并不谋求势力划分,而是要协调利益,为人类的共同命运铺平前路。
   何志平注意到,迄今西方并不完全了解中国。当初马可勃罗启程远航勘察东方,然后由耶稣会士利玛窦及白晋继续探索。两大文明之间的第一次接触因此诞生,但之后中西方再没有沟通桥梁了。西方国家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了解中国,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只有获得各界的理解才能成功。
    何志平还指出,中国目前己成为维持世界秩序的重要一员。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可以不断扩大的愿景,它不仅交织着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梦,还包容其他人的梦想。
    最后,何志平鼓励美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共同发展。他建议特朗普政府考虑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作美国和中国之间更紧密合作的平台,并请美国重新调整贸易政策以便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共同确保这些国家的安全。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是一家分别在香港及美国注册的非牟利民间高端战略智库,从事能源战略研究,开展能源及公共外交,致力于促进全球能源合作和文化交流。自2012年获得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特别咨商非政府组织的身份后,积极在联合国的机制下推动在能源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工作,其中包括在联合国组织推广“纽约世界文明论坛”、“中国故事”专场论坛。在香港和华盛顿举办11场“中美对话”系列研讨会,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并加强相互尊重。另外,开展多渠道能源外交,资助能源技术研发,创设能源合作平台,组织和开展能源问题学术交流会议,为推动全球能源合作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而做出了多项努力。
   2014年7月,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正式签约并启动“UN-CEFC能源可持续发展资助大奖”项目。(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非政府组织)
“一带一路”需要美国加入
(一)特朗普与中国
以下选自《参考消息》2017年2月6日

[英国《卫报》网站2月3日文章]题:特朗普使中国再次伟大(作者  伊莎贝尔·希尔顿)
两年前,一些欧洲和美国专家聚在一起讨论中国问题时,气氛压抑。当时,考虑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多元主义的民主国家美国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在制度、价值观和准则方面的全球性冲突似乎不可避免。
这些专家讨论了中国是否可能成功。没有讨论的一种可能性是,美国撕毁自己制定的规则,听任中国巩固其对亚太地区的支配地位并扩大其全球影响力。没有人想象过这样一种不太可能出现的可能性。特朗普的行为令北京大感惊讶,正如美国盟友对此大为惊恐一样。如今,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中获利以及对不可避免的损害加以控制。
就国际外交而言,情况良好。难以想象特朗普会引经据典提到修昔底德、斯蒂芬·霍金或赫尔曼·黑塞,在长47分钟、呼吁和平与国际合作的演讲中大谈潘多拉的盒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达摩克利斯之剑。以前的美国总统可能会发表这样一篇精心措辞的演讲,因为这是对1945年来美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致敬。但事实上,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习近平称,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以前,这种论调可能会遭到有礼貌的怀疑,它受到了几乎不加任何批判的欢迎。
在一个紧张关系和破坏行为升级的世界中,鲜有赢家。中国不可能选择此时与美国开战。但若能巩固自身在地区内外的经济安排,利用经济力量获取处交和政治优势,那么中国将大获全胜。
    特朗普当上总统没几天就已取得的一大功绩是,将美国的软实力资产弃如敝屣,让中国看上去不那么令人讨厌。在特朗普当上总统前,西方国家虽然争相进入中国市场,但对北京是有怀疑的。但如今,我们要开始质疑美国了。对北京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取代美国影响力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成功或可取的。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3日文章】题:特朗普正在疏远盟友,让中国再次伟大(作者比尔‘鲍威尔)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做出的首批决定之一,就是正式抛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是一项涵盖12个亚太国家的贸易协定。至少从本届政府上台之初的这些天来看,他们似乎没有考虑“间接后果”的存在。换句话讲,有些后果虽然不属于总统做决定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同样会在决定下达后出现。
在特朗普看来,几乎所有贸易协定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他抛弃TPP,准备重新商谈北美自由贸协定。至少从本届政府上台之初的这些天来看,他们的似乎没有考虑“间接后果”的存在。换句话讲,有些后果虽然不属于总统做决定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同样会在决定下达后出现。
在特朗普看来,几乎所有贸易协定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他抛弃TPP,准备重新商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这时,所谓的“间接效应”就会起作用。奥巴马向国会推销TPP时说过的一段话值得我们再听一遍:假如世界上没有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亚太贸易协定,就意味着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将会填补空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份在瑞士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说:“中国将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国在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担任领导角色就是一种间接效应。这会让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日本与韩国变得心神不宁。因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日韩还是希望美国继续担当太平洋霸主。
特朗普却反过来让盟友不安,而且不只在TPP一事上。比如,韩国没有加入TPP,因为美韩已经达成了双边自贸协定。可是特朗普威胁要终止美韩自贸协定,而理由是一样的:他认为自贸协定对韩国的好处大于美国。抛弃这份协定的后果是什么?听听一位韩国政府高宫去年夏天的表态吧:“自贸协定不仅仅是一份贸易协定,它从政治、外交等几乎所有方面把签字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单单因为一方不再满意而企图废除这样的一份协定,基本就等于是在跟对方说,咱俩永远不要交往了。”

(二)中美的利益交汇点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2月6日,文:《新经济,中美都应重视的利益交汇点》作者:李华东
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超75%反倾销税、对中国出口的大型洗衣机产品收取幅度约为33.12%至52.51%的反倾销税……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方一系列举动似乎正在点燃中美贸易战的硝烟。不过近而现之,绝大多数“反倾销”迄今为止都发生在传统产业。在新经济领域,中美合作空间仍然很大。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典型特征就是新旧经济交替。新经济的能量,在中国已经用数据说话了——阿里巴巴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该公司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创造超过3000万的就业机会。而据波士顿咨询与阿里研究院日前共同发布的《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预测,到2035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新经济规模将达近16万亿美元。就业容量将达4.15亿。
3000万、4.15——对就业的强力带动,让新经济在中国受到从政府到业界,从研究者到劳动者的广泛关注。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旧经济面临落后产能淘汰、去库存、去杠杆等阵痛,大量就业岗位会消失。而新经济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把传统经济吸纳就业的接力棒很好地握在手中。以滴滴出行为例,在其2016年为全社会创造的1750.9万就业机会中,其中238.4万来自去产能行业。
    作为评估企业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就业是很多国家招商引资的关键考量。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很多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急需推动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的“新动能”。企业家出身的特朗普,对于就业之于企业、之于国家的意义十分清楚,所以才会表示,与马云会谈友好,双方会一起做“伟大的事情”。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在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包括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络约车、无人驾驶等,中美两国都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它们不断拓宽新经济发展领域,持续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由于市场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中美新经济企业在技术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有所区别。各有所长,合作空间巨大。
与以往美国单方面向中国输出资金、技术不同,当下中美经济合作——尤其在新经济领域,呈现明显的双向流动。中国新经济企业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引来硅谷的学习与跟进,中国企业在移动支付、手机APP、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开拓,树立了新的研发和经营模板。同时,中国资本亦在美国收购优质科技企业,投资研发。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不断有新经济产生并逐渐成长壮大,替代旧经济。新技术研发,新商业模式扩散,新的需求创造出来,新的产业链形成,新的就业机会大量涌现,新经济承接旧经济的资源并进行新的配置……对今天亟待复苏的全球经济而言,新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这也对各国提出新要求——要摒弃保护主义,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解决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诚如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所说:“中方赞同中美两国政府继续鼓励两国企业加强互利合作,并为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作者是中国国际商会投融资服务委员会副主席)
(三)中美关系五大变量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月3日报道]题:离婚不是选项:沈大伟谈未来美中关系的五大变量。
自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中关系充满了变数,甚至有恶化的迹象,未来美中关系将如何发展?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最近发表文章指出,美中政治中的五大变量将会影响双方关系的发展轨迹。他也以婚姻关系比喻美中关系,他说,这可能不是最好的婚姻,但是离婚不是选项。
沈大伟1月底在《亚洲政策》上发表文章,建议美国与中国打交道时要进行“强悍接触”,但同时也要“管控竞争”。他说,特朗普接手的美国与中国摩擦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两国政府最大的任务就是要管控这些竞争,免得让双边关系滑向全面对立。他在文章中列出了五大变量,认为这些变量很可能会影响美中两国未来的关系。
第一个变量就是中共在政治上的不安全感。沈大伟解释说。中共一直认为西方敌对势力(主要指的是美国)要颠覆共产党的统治,而且这种看法深深地植根于官方的心理和宣传中。如果特朗普政府只关注美国内政,这可以缓解共产党的这种看法,反而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某种紧张成分。沈大伟说,鉴于特朗普在竞选中对中国的人权和内政并没有做出任何评论,这种紧张成分未来可能会减退。虽然两国在经济和战略上的紧张还会继续。
    特朗普本人是两国关系中的第二大变量。沈大伟说,特朗普已经向世界证明他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对世界事务的了解也不充分。特朗普很明显对中国没有好感,他经常批评中国的一些行动。他甚至打破禁忌,质疑两国关系的基石“一个中国”政策,并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
    中国国内日渐上涨的民族主义以及中国希望被认作全球领导力量的需求是影响美中关系的第三大变量。沈大伟说,中国相信“自己的时代已经来到”,而美国现在陷入了长期的衰落之中。这样的看法可能会导致中国雄心过大,甚至可能会挑衅美国,从而引发冲突。另一方面。美国充斥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思维,对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问题感到敏感,所以一旦中国要试探的话,美国不太可能退缩。
    两国关系的第四个变量是美国如何定义自己在亚太和东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地位。沈大伟说。如果美国采取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不允许力量对等的竞争对手出现,否定中国的战略空间,那么两国间发生摩擦和军事对抗是迟早的事。但如果特朗普像他竞选时示意的那样,美国撤出亚洲,中国的战略压力将得到缓解,两国就有可能因此改善关系。
    亚太地区国家的行为选择是美中关系的第五大变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包括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另外,有四个国家因为战略利益与美国站在一起,包括越南、新加坡、新西兰和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在战略上保持中立。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沈大伟说,这些国家如何在美中竞争关系中自处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这些国家都在走钢丝,经济上希望与中美都保持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安全上,
更多国家希望加强与美国的联系。
    鉴于美中关系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关系,沈大伟建议双方以一种责任感来加以管控,对对方的观点保持敏感、做出符合实际的妥协。他说,双方应该意识到,如果两国不能管控这些竞争面,这对两国、对亚洲、乃至对全世界都是灾难。
三  三百年大变局,资本主义会终结吗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2月6日,作者:乔良

    民粹主义的兴起是近些年来国际政治光谱中的焦点,远至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近至美欧国家选举或政治发展中“意外”连连,皆被人归咎于此。民粹主义被说成是西方民主危机的集中表现,它的源头始自经济全球化中未获益者不满情绪的上升,这种不满通过公投或选举的方式一浪高过一浪地表达出来,最新也最强烈的一次,就是特朗普战胜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因此,民粹主义如一把双刃剑。一面指向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发展,另一面指向西方民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形态从来都是并辔而行或者说是一对双胞胎。西方民主制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在社会领域的一种表达。过去300年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与现代民主制度交替推挽着西方社会向前滚动。当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和贸易模式不再能推动资本主义全球发展时,美国接棒前行,把世界经济推进到了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西方现代民主制也随之达到顶点。
    可以说,美式金融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当年总面积达3300平方公里的大英殖民帝国,也没能达到如此的广度和深度。无论国土多大,大英帝国版图都有可感边界,而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在冷战结束后则可谓无远弗届,遍及全球。其他国家即使拥有领土、法律、军队、政府等一切主权形式,但凡美元所及之处,都被不同程度的美式资本主义所覆盖。美国将金融资本主义的能量发挥到了极限,其标志就是全球化。
    物极必反。现在。美国推动的金融资本主义出了问题,原因就在于它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当全球实体经济每年GDP总规模只有70多万亿美元时,资本全球流动的规模竟高达2000万亿。如此一来,实体经济如何支撑虚拟经济“钱生钱”的游戏?所以,当金融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这种资本主义模式走到尽头时,世界经济也就走到了它的转折点。
    与此同时,西方民主制度同样开始了由盛及衰的过程。这套制度在面对封建体制、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而战时生机勃勃,但在随后金融资本的贪婪、贫富差距的拉大中,原初的动力和能量慢慢耗尽,现在已俨然是身染沉疴的老人。西方体制内越来越多的政党早已忘记这套体制的初衷,更多考虑如何上台,实现自己的政党利益,其结果就是把原本追求效率的民主制度变成令人绝望的扯皮制度。
面对制度困境,西方国家非但没能抱团修复,反而各自为政越走越远,就连西方一度以为可以“终结历史”的普世价值也因此受到威胁。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公布的移民禁令虽然遭遇波折,但它意味着美国未来一定会在普世价值观上向后倒退。因为难民或移民政策的根基就源于西方普世价值。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要素中的后两项,均涉及人的自由迁徙与生存保障。如果特朗普推出严苛政策限制甚至遣返移民,那么美国作为普世价值的灯塔形象将会逐渐坍塌。
    更令西方心忧的是,美国在普世价值观上的倒退并非其首创,而是对欧洲的追随。英国脱欧公投的部分原因,就在于英国人想自主制定本国移民政策,拒绝被欧盟尤其是争当欧盟道义旗手的默克尔绑架。在难民问题折磨下。欧盟国家的“反动”思潮愈发强烈。未来不排除更多国家脱欧的可能。如果欧盟瓦解,各国自主制定本国移民政策,那将意味着强调自由流动的申根协定终结,整个西方都会从普世价值观上向后倒退,民主制度的吸引力亦将式微。
(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将逐渐被新形态取代
    这样一来,西方引以为豪的两个方面都将面临崩盘,一是给西方经济带来长期发达的自由经济模式,二是西方民主制度及其背后的普世价值观。这就是西方现在面临的世纪危机,同时也预示着整个人类社会在300年后又面临新的变局。资本主义主导的时代或将结束,新的社会形态将取而代之,就像300年前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一样。
    只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种即将到来的变化,他们认为西方30O年来的资本主义理念已经够用,依然习惯性地认为西方人定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就是人类共同的目标。问题是300年的人类社会实践已证明,民主、自由、人权这套理念过于虚幻,唯一可具体操作的,不过是三权分立、多党制以及票选政治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明显过时的工具和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我们曾经习惯的一切,包括社会制度。它为人类提供了大数据云计算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等更为精确的工具,因而有利于我们建立更实际也更容易实现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对资本主义体制形成不可修复的冲击,因而给即将取而代之的新社会形态带来破旧立新的机会。
  经济方面,互联网在世界经济面临转折的关键节点,提供了可资新社会形态利用的思路和概念。在以往传统社会模式中,国家之间都以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零和博弈规则争夺利益。但现在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强调合作协调、互利共赢。为什么“众筹”模式会被发明出来?其中部分原因就在于,这种方式抛弃了投资人和大资本,从而使过去300多年来“资本为王”、由资本决定社会财富最终归属这一人类不公平不正义的历史结束。
    政治层面,互联网也为人类社会带来崭新前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之初,资产阶级主要通过两大工具对抗封建王权:一是政党政治,二是报纸传媒。前者是其力量组织模式,后者是其民众动员方式。靠着这二者,资产阶级完成了对封建王权的革命。成功之后,这种模式就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基本政治模式,其中,政党制和舆论监督是所谓民主制度的两大要素。
    但在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经济也是新政治工具,正在逐渐实现对新社会力量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赋权。这里既包含新组织模式又包含新动员方式。这种新工具的出现,使传统西方民主政治模式顿显陈旧。当每个互联网移动终端都是可以随时随地表态的投票器时,四年一次的票选民主,显然已完全跟不上互联网政治的前进速度。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本身天然支持多元化而非霸权,因为它的特性就是局平化和去中心化,进而实现去权力化,最终支持的就是多元化和多极化。这种多元化多极化恰是中国的主张。因此,这场大时代的变局为中国提供了机会。我们既不应沉浸于自身传统的老思路中。也不应完全接受西方那一套。这种思维软化状态更有利于新理念的创造和形成。
    社会形态一定会继续向前演进。只是任何新的形态或潮流都要有其理论原点。在这一点上,面对未来,善于虚心学习的中国,更有希望。但仅有希望还远远不够,还需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创造、▲(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第十节  “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家(正名)

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伟大实业企业家与“首席慈善家”,曹德旺老先生当初是历尽艰难、白手起家。到如今,德高望重、《心若菩提》、事业有成、一心报国。为国家建设与家乡人民做出极大贡献(各种义举、公益事业达90亿人民币),是中国企业家的楷模与中国人的骄傲。一句话曹德旺,好样的!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记者 张 妮,文:《曹德旺:真正成“家”的人不会移民》,
2017年1月14日

    曹德旺看上去憨萌,但实际上,这位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企业的董事长魄力十足,创造了很多第一次。他执掌的福耀集团前身是福建第一家乡镇承包企业;1984年成为中国首家汽车玻璃制造商;2004年,福耀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第一个反倾销诉讼成功案例。最近,他的一句话引发了一场中国税负大讨论,甚至被人怀疑要“跑路”美国。处在风口浪尖的曹德旺8日现身人民日报社,不管是在“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上做主题演讲,还是在被媒体包围的采访间,他都镇定自若,憨厚的笑容和浓重的福建口音透着亲切质朴。不过,一开讲,他的气魄又出来了。“企业家是一个很高尚的称谓,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堂堂七尺男儿因为贪图享受就跑?”曹德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一  国家十分重视企业税负问题
    环球时报:您关于中国制造业综合税费比美国高35%的言论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李克强总理近日回应称,中国企业的非税负担过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您怎么看这场讨论?
    曹德旺:我的言论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作为小民百姓来讲,真是很受鼓舞。作为政协委员,我也在提案中反映过美国的税比中国低。去年3月,我在两会提案中将两个国家税负列表比照,目的是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国家很重视,两会刚结束,有关部门就到美国调研。当然,因为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我相信各方要做全面评估,解决方案也不能仓促出台。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负责,这不只是政府的事。要想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要培养每一个人的自信。首先你要对政府有信心,要去相信人家在做工作。GDP这个指标在国外只有百分之一或二的增长,都没人提。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经济增长这么快,每天都有许多事要解决。
  环球时报:因为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您被一些媒体说成要“跑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曹德旺:我什么时候跑了?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我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幼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堂堂七尺男儿因为贪图享受就跑?10亿美金不是今天决定投资的。福耀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走出去。我们是做制造业的,从培养企业全球品牌供应链角度必须在国外建厂,没有投资怎么实现这个能力?这几年我们每年对固定资产投资二三十亿到三四十亿不等。比如为实现2018年的增长,2017年就要将工厂建好,今年我们会在德国建厂。我们是全球汽车玻璃最大的制造商,是全球工业链,必须在世界建厂。
我认为,企业家的生意没有国界,但企业家本身有国籍。最近有人问我关于企业家移民的问题,我跟他们讲,你们放心,真正能成才成家的人不会移民,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钱或者过安逸日子就去移民。企业家是一个很高尚的称谓,他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个人的完整人格。以我亲身经历为例,1995年,我做公司非常累,好不容易把股票卖掉大部分,套现了几百万美金,当时我就想去美国养老,我们全家都办了绿卡移民美国。结果外方合作伙伴做了几年做不下去了,为了员工利益和股东权益我又回来做。2005年我做成功了,那时我意识到,我不能走了。因为我原来只是一个小老板,只要对国家无影响,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但后来把企业做大了,成为全球同行的前列,性质变了,这时候我意识到,将来福耀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这个企业是中国人的,如果移民到美国,资产就随着我到美国。所以,作为创始人,我必须回去。我的子女也全部取消绿卡搬回中国。小老板将来可能书写行业发展史,我必须为自己的历史负责。那时我考虑的不是个人安逸问题,而是怎么为国家负责。
二  警惕中国工厂找不到工人
    环球时报:宗庆后认为。虚拟经济做过头了,把实体经济搞得乱七八糟。马云称,不是实体经济不行,而是你的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不行了。在您看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对立关系吗?
    曹德旺:马云跟宗庆后都是企业家,而且都是浙江人,这个问题留给他们去争论是最好的办法。您问我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去查一查美国的历史,美国上世纪70年代实施了去工业化。去工业化,那么做什么?培养华尔街、硅谷、好莱坞啊!后来美国人觉得搞错了,因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提出要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口号。今天的美国税很便宜,为什么?因为它劳工很贵。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很少人去制造业,都跑去华尔街、硅谷还有好莱坞。现在,我去帮它恢复制造业,去招募干活的人,结果发现,今天的美国年轻人还是不想到工业企业做。我想,完蛋了,再过十几年,中国如果也像美国那样,中国企业在第二代、第三代接班时也找不到工人了,我真的感到那时天要塌下来了。
    环球时报:作为“中国首善”,您的慈善理念是什么?
    曹德旺:有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我还在家乡建了公园、公路、综合科技楼。企业成功后我赚了很多钱,这些钱要捐献给社会。河仁基金会的资金去向透明,每年收多少钱,付多少钱,跟证券公司一样是公开的。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已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一个新的矛盾浮出来,那就是贫富两级有进一步分化的迹象。借助投资美国的机会,我对该国调研发现,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不仅注重发展经济,更关注社会和谐。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他们建立了一个成熟并行之有效的社会救济服务系统,这个不足3.5亿人口的国家拥有各类慈善机构200多万家,其中80%是企业或企业主家族出资成立的。这让我回想起父亲以前曾告诫的:有福者,必须先有量,福是从气量中求的。父亲还说,草没有心不会发芽,因此人必须要有良心。人的心有感恩之心、孝心、忠心、慈悲心等20多颗心,有多少心可以做多少事。做人首先要有感恩之心。福耀在全球9个国家都有企业,全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厂都是我的客户。这是国家给我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我很感恩国家。
三  从玻璃感悟出的人生之道
    环球时报:您14岁辍学,做过放牛娃、卖过白木耳,当过工地炊事员。如今成为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您的成功和自信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曹德旺:自信必须有良好的心愿、正确的追求、海纳百川的胸怀。自信还是不断完善的过程。1987年我们去芬兰一家公司接受技术培训。那时公费出国,国家每天补助90美元生活费(含住宿费)。如果每天省吃俭用,半个月下来,回国时就可以给家里带回一个小家电,比如照相机等。所以,当时很多出国考察的中国团队,出国前一定自带方便面,希望当地华人或接待方多请吃几顿,节省开支。但我了解过,如果不买东西,每天90美元足够我们在芬兰的开销。因此,我规定大家不许带方便面,也不要外国人请吃饭。不要为了什么劳什子电器在国外把自己搞得太狼狈。洋人不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但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一个人要有人格,一个国家同样要有国格。国家形象是靠每个中国人自觉努力去维护的。我们团在赫尔辛基的20多天,每天专心致志搞培训,尽可能多地学知识,从来不要求卖方安排宴请或旅游。临走前,那家公司的总裁主动要请我们喝鸡尾酒。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为中国未来做玻璃的人。
    我把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跨国集团,自己从一文不名的贫苦青年成长为董事长,真可谓天道酬勤,这让我深刻体悟到“发展自我、兼济天下”的真实意义。我前年写了一本传记《心若菩提》,记载了自己的创业过程,里面的人都是真名实姓。我希望给年轻一代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以报答我们的国家。
    结语:结下半生缘的玻璃给了曹德旺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在《心若菩提》中,他做了一个颇有深意的比喻。受到外力撞击后,普通玻璃破损处锋利如刀,而汽车安全玻璃化作豆粒大小的碎片,不伤人。使用真空镀膜技术的高档汽车玻璃,即使玻璃破碎,膜还附着其上。有先哲将世界称为“名利场”,古往今来,名利场下埋葬多少英雄好汉?名利之科学,取得有如真空镀膜技术。虽沐“名利场”中,却钝化气场辐射。似有若无,于在或不在之间,是谓道。

第十一节  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中国(名正言顺)

台湾问题百余年,美日串通一气共同欺压中国,是中华民族伤心、屈辱史,关系到中国重归世界舞台的国际声望与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
台海的国家统一,所有中国人都愿意和平解决。但过渡期只能在2021年之前(“台独”蔡英文、“美帝”特朗普换届),即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至迟绝不能超过2023年,即“一带一路”开创10周年。
中华五千年,现在是汉唐以来中国最强盛时期,世界发展有中国,中国“立威”看台湾,国家不统一,任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空谈。

以下选自《环球时报》文:《听台湾前“副防长”坦诚谈“武统”》记者  吴 薇,2017
年1月17日
●从2018年开始,两岸有交集的可能性会增加;
●和平统一,大陆“超军事手段”太多,都是“不见血的工具”;
●统一台湾,岛内“内应”耕耘已久,布点已成;
●讲句不好听的,若台海有事,美国考虑再三后就会放弃。
自蔡英文去年5月上台以来,两岸关系进入冷对抗状态,有关大陆武力统一台湾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台湾内部究竟怎样看待统一,对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有什么想法,《环球时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岛内知名国际战略学者林中斌进行了专访。1942年出生的林中斌,是一名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陆委会副主委,是岛内为数不多的解放军研究专家,对两岸及国际事务有独到见解,曾准确预测1996年的台海危机和多次美国大选结果。
一  现在的气氛好像山雨欲来  未来的百年必是中国世纪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蔡英文上台后,为什么出现很多关于武力统一的议论?
林中斌:两岸问题基本上是各自内部问题在虚拟台海上空的交集碰撞。目前对大陆来说最主要的工作是十九大,加上经济改革遇到瓶颈,如果成功当然不得了,会是很大的突破,但如果有困难,就很费事。至于台湾方面,蔡英文当选后,我发现一向支持民进党的《自由时报》出现越来越多批评她的文章。一些关于她重要讲话的报道,在《中国时报》出现得比《自由时报》醒目,该现象在“5·20”之前就已经开始。你晓得,铁杆“台独”分子和深绿对蔡英文的印象是后来才入党的“外人”,所以很多对大陆的反弹来自他们。
    环球时报:您认为大陆会在什么条件下对台湾使用武力?
   林中斌:如果中国大陆内部稳定的话,不会用武力,当然武吓是有可能的,前提是“没有硝烟,不见血”。所以我认为,真正用武的可能性很低,现在的气氛好像山雨欲来,“那是表象”。
    我这样讲好了,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将来100年是中国的世纪。那么,大陆对台用武和不用武。差别在哪儿?如果用武的话。“中国世代”持续100年;不用武,中国将来不得了。两三百年的盛世。
   2015年3月以后,中国的国势相对往上走,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中美国力黄金交叉的关键时刻”。从大趋势上说,“中国世代”的来临很难阻挡,关键是它做世界领导用什么办法,越不用武力,将来主导世界的时间越长。我已经看到两三百年盛世的潜力,因为大陆领导人及其团队近年来非常强调发扬文化的传统和提升精神心灵的水平。
二 “拿个大棒子,轻声细语” “超军事手段”,大陆太多
    环球时报:您觉得,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存在吗?   
林中斌:绝对存在。因为对中国大陆来说,用于统一及改变其他国家和地区行为的工具太多了,菲律宾就是最好的例子。南海仲裁后,全世界都跌破眼镜,菲律宾的态度180度大转弯。在此之后,越南和马来西亚也表态跟进。中国使菲律宾态度转变不是靠武力,最主要还是经济吸引力和外交的细腻技巧。
    简单说。大陆“超军事手段”可多了。超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的不同在于:前者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作为后盾,但军事能力放在后面。而后者没有。这个观念就像20世纪初美国老罗斯福总统说的那句名言“拿个大棒子,轻声细语”,自然别人都听你的。我注意到,中国大陆从21世纪开始到目前。都是这样做的:不断增加军事实力,但军事不是放在前边冲刺。前面是什么?是经济的力量、外交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当然还有心理、法律、媒体等手段。这些都是“不见血的工具”。所以我对和平统一不是那么悲观,而是认为大有可能,只是说时间还没到。当然,还有大陆自己在软硬件各方面不断有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何需动武?
   环球时报:蔡英文上台后“台独”越来越猖獗,您为什么仍看好和平统一?
   林中斌:第一点是我之前讲过的,台湾目前的路线走得艰苦。绿营自己的民调显示,人民对蔡英文的不满意程度已超过满意程度。尤其在经济方面,至今不见纾解的做法。第二是国际关系的制约。可能有人马上反驳我说,美国支持台湾。我们从几十年来的经验可以看到,美国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上,对台湾的支持有其上限。加上美国政治恶斗,族群严重分裂,基础建设停滞荒废,对外干预,愈来愈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中国大陆在十九大之后,会有更活泼和多样化的方法。
    环球时报:有人猜测大陆统一台湾是在2020年。您对这个时间表怎么看?
林中斌:这是太简化的说法。我觉得十九大之后,两岸会有新的局面,中国大陆领导人会对台湾有更多时间、更多方法。台湾也会反省从2016年开始的这条路走得通顺吗?也就是说台湾走它的“学习曲线”需要时间,是否该有新的想法了?那时双方有交集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不一定要2020年,我相信从2018年开始这种可能性就会增加,全程的发展也不会完成于2020年。
三  北京最近的动作“非常高明”  面对台海美国将难再有作为
  环球时报:有专家提出大陆攻下台湾的时间要以小时计。以您对台军的了解,台湾能抵挡多久?美国会怎么做?
   林中斌:我不晓得他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我觉得可以回到最早毛泽东所说的“打台湾的先决条件,一是空优,一是内应”。换今天的话来说,空优没有必要。而是我1999年提出对解放军未来战术的观察——“点穴战”,即?点其要穴瘫痪其全身”。网络作战、电子作战和电磁脉冲等,都是不见血的,让台湾指挥系统瘫痪。中国大陆已有此能力。对台湾而言抵挡非常困难,台湾自己也承认,只是48小时或72小时时间的不同。至于“内应”,我看耕耘已久。布点已成。所以真动手的话。不见得要流血。不是像我们以前对于战争的观念,打得稀巴烂,这对大陆也没好处。
    至于美国。绝对不可能像1996年那样派来两艘航母。自上次台海危机之后,中国大陆急起直追,针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发展出所谓撒手锏,简单讲有好几个工具:一是“东风2lD”,可以打军舰,而且越来越精准;二是从潜艇可以发射的巡航导弹,是对付美国航母和周围舰艇的。另外中国从俄罗斯买的“现代”级驱逐舰上有“日炙”导弹,也是打船的。我讲句不好听的话,当然美国也不愿意听。他们到时候考虑再三后就会放弃。甚至不必考虑已知其不可为。
    环球时报:岛内对统一怎么看?
    林中斌:台湾内部的想法处于转变中,这跟民进党执政后的情形有关。原来选蔡英文的很多人是中间选民,他们及部分民进党支持者开始失望了,从民调上就能看出。台湾已经有人表示“说不定跟大陆统一还好一点”,这种言论不时出现,但不是公开场合。我曾在出租车司机私下谈话时听到多次。但不要混淆,自称是台湾人的人越来越多。两类民调性质不同。
    环球时报:最近大陆采取军机绕台及航母通过台湾海峡等一系列行动。这对蔡英文造成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林中斌:这些举动最主要的是对主张“台独”的人产生压力,我相信北京的目的也是要让这些压力到那些人头上。北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高明,凡是对台湾做出与军事有关的施压行为,都保留空间可允许否认敌对的意图。我想,未来这些军事行动不可避免会成为常态,中国大陆目前有能力冲过“第一岛链”,将来说不定就过了“第二岛链”。而台湾的军事资本本来就不多,“国防经费”很少,加上武器来源受到很多限制,台湾要的美国不卖,台湾自己发展需要时间,也要国际帮忙,这又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台湾能做的非常有限。有人认为台湾“雄风—3”导弹还不错,依我看能做的也不过局部打击、战术吓阻,却无法扭转战局。
四  特朗普对中国有“爱恨情结”之前的强硬只是“谈判筹码”
   环球时报:您认为特朗普上台将给两岸关系带来怎样的变数?
   林中斌:特朗普有一个特性,他可以反复。举个例子,选前他表示对恐怖分子囚犯用水刑非常好,但当选后又称水刑没效,“不如半打啤酒和一包香烟”,说这是他很欣赏的军人告诉他的,后来这名军人被他提名为国防部长。
    特朗普和中国。我简单讲是“爱恨情结”。为什么这么说?特朗普从2010年后就希望把酒店弄到中国,在中国大陆申请了80个商标。得到72个。他对中国兴趣很大。去年1月和5月两次场合都讲过“我爱中国人”,打破了美国的历史规范。以前总统候选人是没人这么讲的。但另一方面。他又说要对中国进口商品课以45%的税。为什么有两种相反的说法?恐怕跟他个人经历有关。
   1994年,特朗普在美国破产,没人理他,只有华人帮他忙,最主要的是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主席郑家纯和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虽然特朗普不愿意,但也只能答应对方的要求到香港谈。去了之后,罗郑两人和他打高尔夫球,他输了。晚上郑先生的父亲请他吃饭,他不喜欢吃中国菜,也不会用筷子。而且中国的习惯是鱼头对着客人表示尊重,但他不喜欢鱼的两只眼睛对着他。反正就是满肚子气,可他没办法。2005年,特朗普的财务慢慢恢复,罗、郑邀他参加一个纽约地产投资计划。当年该地产以破纪录价格卖出,但特朗普却告这两个人,认为对方没跟他商量就卖了,而且卖得太便宜,结果输了官司。我觉得,特朗普虽然很喜欢中国,他的女儿在学中文。小儿子好像有个中国保姆,但他同时觉得在中国人那里失了自尊和面子。
总之,我不认为他上台后会真和中国大干一场,之前的强硬只是谈判筹码。北京现在非常有技巧,马云先生刚去,答应给美国增加100万个工作机会。据我了解,王健林也要去。所以我不认为他会与中国为敌到底。

附:石竹山祈(奇)(名梦)

某日山人有兴,因台海之事纠结,便赴友人约,到石竹山石竹寺做“闲聊沙龙”。茶余饭后,登仙翁楼,不知不觉困意袭来……
恍恍惚惚,有白衣长须老者带路?腾云驾雾?直上九天?南天门、瑶池?王母娘娘?八仙……吕洞宾手执长拂,边拨开云层,边遥指凡间说:“人间万事亦真亦幻、真即假来、假亦真,真真假假过眼烟云,无始无终,不可入迷。”
迷迷糊糊,忽在人间,石竹山脚?石竹湖边?藤凳木几?薄酒淡茶?三五成局,几个人你来我往,正围坐漫谈“瞎说”台海之事,在场有马勇?好柏村?邱义?
好柏村一脸正气,大义秉然地说:“一中各表”。邱义一脸正经,有板有眼地说:“一中同表”。马勇非常淡定,坚定地说:“一国两制”。
好柏村胀红脸说:“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马勇坚定地说:“社会主义统一中国。”邱义说:“中华文化统一中国。”山人发现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人都不知道,有人在旁边偷听他们说话。感觉有趣,就私下认为,台湾的事如果由这几个人来决定,那台海两岸同属一国的基础与前提,就可以确定。这是好事,因此有戏,决定再听下去。
好柏村说:“我说的‘一中各表’是底线,蔡英文的民进党、时代力量,要的是台独。”邱义说:“台独包死,大陆‘反分裂法’专治台独。”马勇说:“奇怪,蔡英文骗台湾人说,她可以保证两岸和平现状,居然也有人相信,而且人还挺多,特别是台湾中南部人,真傻!”
好柏村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两岸一国都不能变,有了这个前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一百年、二百年统一是迟早的事。”邱义说:“是呀!习近平与共产党不是在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签订和平协议,是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马勇说:“为了民族大义、人民幸福,放下历史包袱,两岸平等互利,进行政治协商,再签订和平条约,然后用‘一带一路’来统一中国。”……山人忽然醒来,太阳正在半山中。

第十二节  改变世界的演讲
来自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摘录)2017年1月18日

尊敬的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先生,
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
尊敬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筑就了日内瓦多边外交大舞台。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瑞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说:“不应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应为和平与谅解服务。”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核武器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该全面禁止并最终彻底销毁,实现无核世界。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面向未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政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很多议论。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答。
第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第二,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今后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外帮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民权利放在首位,不断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中国支持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第三,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同9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
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国将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
第四,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长期以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做了大量工作,为维护世界总体和平、持续发展的态势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将把资金优先用于联合国及日内瓦相关国际机构提出的和平与发展项目。随着中国持续发展,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力度也将越来越大……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1月28日,中国人民将迎来农历丁酉新年,也就是鸡年春节。鸡年寓意光明和吉祥。“金鸡一唱千门晓。”我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十三节  “一带一路”淡水的现实与“狂想曲”(名想)

除了大地,人类生存有三大必备基本资源,即:阳光、空气、水。世界最大水资源宝库为海洋,因此从理论上说,水“取之不尽”。淡水最大资源在两极与青藏高原,以冰雪方式,亿万年始终永恒存在,库存了全世界70%以上的淡水。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世界依然严重缺水,特别是中亚、西亚与北非,那是“真的没”,人们想尽办法,心急火燎,望眼欲穿,热烈地盼望着水、水、水。
一  世界水资源
(一)全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淡水得以不断更新、补充,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
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主要是分布在两极的固体冰川。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但目前技术条件还无法大规模利用。除此外,地下水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很少。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陆地水体的运动与更新,以河流水最重要,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环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家据此把水资源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特点是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动态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浅层地下水,特点是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
所以,人类开发水资源时,一定要根据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只有促进水资源更新,人人爱惜水,才能可持续地利用水。
(二) 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面临的大难题
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被盐化,仅有3%可直接利用,在这些淡水资源中又有2/3为冰
川和积雪,1/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
就是这些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
中东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主要水源约旦河,与该河相关的国家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问题极为严重。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这个流域一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1967年爆发中东战争,一个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在60年代初,企图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使之远离以色列引起。当时以色列总统列维宣称,水是以色列生命,以色列将用行动来确保河水继续供给,于是以色列以武力占领约旦河流域大部地区,使自己有了比较可靠的水源供应。其实有关水资源争端不仅仅发生在中东地区,欧洲,曾发生过围绕多瑙河的政治争执;南亚大陆,关于恒河水分配问题的分歧至今也未缓和;非洲,争夺尼罗河流域水的冲突更为激烈,该流域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9个世界上干旱最严重的国家,如果上游国家用水增加,就会使埃及用水减少,并加剧干旱。
经济发展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欧洲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使河中鱼类消失殆尽;伏尔加河沿岸7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亚洲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严重的河流。欧盟一份报告指出,欧洲,农药对地下水污染比预计要严重得多,从现在起50年内,6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将受到污染。
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饮用水一半透过裂缝渗入了土壤,我国每年自来水漏失量达10亿多吨。
马林福马肯马克曾提出了一个衡量缺水状况的人均标准,即所谓水关卡,按照这一标准,每人每年应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于这个标准,现代社会就会受到制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国家都低于这个标准.如肯尼亚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约旦仅有300立方米,埃及仅有20立方米,联合国认为到2025年,将有一大批国家,年人均水量低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沙特,也门国家等缺水严重,人均年用水量,有可能低于100立方米。
有人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达到83亿,人们可能耗尽所有的储备水…………
  (三) 地球水资源分布状况
地球上的海水,数量巨大。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2.5%,而且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
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二 全世界有多少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一)土地干涸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加速发展中,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缺水,有 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再过30年缺水国将达40—52个,缺水人口将增加8倍多,达28亿至33亿。淡水严重缺少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存。在邻近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干旱国家,因为缺水,农田荒废,几千万人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每年约有20万人饿死。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17亿人没有足够的饮用水。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尔及利亚也从其它国家进口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吨水就可换得1吨石油。
   (二) 全世界缺水情况6月5日为2003年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20亿人面临缺水,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全球48个国家,35亿人将面临严重缺水。图为6月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村民正从当地一口巨大的水井里打水。目前,古吉拉特邦正遭遇十几年罕见的旱灾,赤日炎炎,当地居民的吃水已成问题。印度其他一些地区也遭遇旱灾。
  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目前全世界共有4.5亿多人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如不采取行动,25年后全世界严重缺水的人口将激增至27亿。
  三  欧亚非淡水之歌(请参考本书有关章节)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谁拥有淡水,谁就拥有全世界,并由此决定了世界的未来。
世界最大又连在一起的大陆为欧亚,而拥有北极与青藏高原以冰雪形式存在淡水的最大国家为俄罗斯与中国,因此缺水的欧亚非三大洲淡水之歌,就只能从这里开始。
(一)改变人类命运的“普金水道”
北极的海冰,有冰川、冰原与冰山等。北极的海冰是淡水,因此从理论上说人类用水,北极海冰的淡水“永不枯竭”,而且管够,“普京水道”由此而来。
数千年来北极的海冰淡水,人类因人为的地缘距离与科技落后无法利用,现在不同了,“一带一路”为人类用水的基础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南水北调”与二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一千多年前的“大运河”等都是中国古今引水、用水的特例。
改变人类淡水命运的“普金水道”时到功成,它有几个“硬件”与“软件”。
1  “储水池”
“一带一路”从北极引水到南方,将来有三个分东、西、中的不同“储水池”。
(1) 咸海(中部)
属哈萨克与乌兹别克斯坦,是咸水湖,面积6.6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面积6.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米,最深69米。可储存淡水10880亿吨,全世界平均每人140吨。条件是引阿姆河,锡尔河,或北极淡水入咸海,反复冲洗淡化,淡化后的咸水,全部引流到里海。让咸海的咸水湖变成真正淡水湖。
(2)巴尔喀什湖(东部)
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海拔341.4米,平均5.8米。是中亚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广大缺水沙漠、平原的理想“淡水池”。
(3) 里海(西部)
属伊朗、哈萨克、土库曼、俄罗斯等共有,面积37万平方公里,最深1025米,是人类未来的最大淡水“储存池”。
2  北极,海冰淡水运输的能源中心——新地岛
俄罗斯新地岛,位处北极,荒无人烟,原是俄核试基地,面积8.26万平方公里,为台湾岛近三倍大。距“普京水道”鄂毕湾直线距离约500公里,是极其理想的北极海冰集散地,与北极海冰,从陆上进入鄂毕湾的理想通道。
利用新地岛的优越地理条件,建设核电站、风力发电等能源项目,让新地岛成为北极海冰淡水运输的“能源中心”。
3  引水“走廊”
鄂毕湾属俄罗斯,它从北极深入西伯利亚腹地800公里,可容淡水400亿吨,全球按75亿人算,每人5吨,平均每人每天25斤淡水。条件是建鄂毕湾拦河坝,把海水与淡水完全分开。
“普金水道”从鄂毕湾开始,向南经西伯利亚平原、图尔盖洼地、图兰低地入咸海,总长约4000公里,到此“北极海冰淡水”,已进入欧亚大陆腹地的真正缺水区。
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西上伊郎高原,到沙特、北非;另一路向东直上青藏高原,把青藏高原建成真正的“世界水塔”。淡水源源不断,“取之不尽”,流向欧亚非“一带一路”丝路各国,广大所有缺水、用水、需要用水的国家与地区,肯定管够。
(二) 习近平、莫迪水道
习近平、莫迪水道,充分利用海水结冰淡化成淡水的原理,让孟加拉湾海水,直接上青藏高原。具体操作,见本书相关章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本 书 综 述:

中医学有“标本”与“邪正”之说。按“一带一路”“世界岛”与“地球村”概念,陆权“世界中心”在于东半球与欧、亚、非三大洲。从国家来说,这三大洲陆权的“本”与“正”,在于欧、俄、华的结合,而东半球陆权“世界中心”,亚洲的“本”与“正”,在于俄、华、印三国。因此“一带一路”的世界陆权中心格局, 在于以欧、俄、华结合为主的欧亚大陆,而与“域外国家”美国,大体上无关。这就是当前世界地权文明中心的“本”与“正”。而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空权,依附于丝路各国的海权与陆权。总之“世界陆权”格局,中国的优势在地处欧亚大陆;美国的优势在太平洋。
丝路文化包括,中西方丝路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科学等)、阿拉伯伊斯兰丝路文化、南亚丝路文化、非洲丝路文化、美洲丝路文化等。这些都是“一带一路”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并得到持续发展,达三百五百年以上的基础保障和根本关键。
“一带一路”以人为本,它是人类文明史、文化史的世界大事,需要全球所有杰出者: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银行家、企事业家、艺术家、慈善家、中西医学家等,不分行业的当代精英参加。需要全球丝路各国政要、媒体、人民,和各国科学界、政界、产业界、工程界、商业界、教育界、军界、宗教界、新闻界、互联网等共同参加。
让全球工、农、商、学、兵等,世界各行各业,都在“一带一路”丝路互联网中,得到和平幸福与发展。
《一带一路》全意识正名学到此基本结束。它说的是“地球村”全人类怎样用钱和路,把世界连成全意识万国“丝路互联网”。
“一带一路”全意识学正名是:
谁能给世界带来经济(钱):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谁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中国(爱好和平);谁能给世界带来发展:中国(和谐文化);谁能给世界带来自由、和平、幸福的中国梦:中国(“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安全、务实、公平、坦诚、和平、发展;文化为根,发展为本。把全球所有的人、事、物都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丝路各国共识与人性化的智能与意识,这就是“一带一路”全意识正名学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丝路词汇索引(阿拉伯数字为页数)

一  丝路名词
一画:“一带一路”1,2;“一带一路”智囊团291。
二画:人权4;人伦217。
三画:下西洋383;大陆桥173。
四画:天下小康10,文化21;文化思想体系219;互联网4;中美G2,88;中国梦4;中国风20;中国南少林寺180;中国外交240;五洲四洋26;世界第一霸24;世界岛2;世界大同4,世界大战54;世界中心201。
五画:四海28;台独137;丝路4;丝绸之路3;丝路文明88;丝路互联网21;丝路轴心88;丝路总宪章231。
六画:网络化22;列国志26;自贸区27;地缘26;走廊226;地球村2;全球治理206。
七画:陆权20;陆上起点110。
八画:空权20;政权20;经济带27;和平崛起94;第一岛链138;规则203;通西域376。
九画:信仰4;茶路11;南阳盆地112;城乡差别228;秩序203。
十画以上:瓷路11;海西(市)68;海权25;福清市180。
二  丝路理论
(一)丝路中医理论
1  中医学概念394;2  中医人体结构学402;3  中医学认识象392。
(二)丝路象数学
1  中医象数生理学404,2  唯物420;3  矛盾论421;4 “O”点学说424。
(三)丝路正名学
1  象411;2  概念394;3  名390;4  正名390。
(四)丝路系统学
1  丝路系统407;2;丝路系统论408;3 丝路工程409;4  丝路系统学410。
(五)全意识学
1  全意识429;2  现实意识431;3  中间意识431;4 潜意识432;5  下意识432;6  前意识432;7  无意识433;8  真意识434;9 内意识434 广义全意识429;11、钝意识432;12、狭义全意识430;13  内视436;14、内听436;15 白日梦432;16 显我431;17  潜我432,18;纯我431。
后记:“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伟人的杰作

天佑中华,伟人杰作,“一带一路”,华夏荣光。
——某名人日记

本书站在“巨人肩上” 。尽量采用清浅、通顺、简单、明确、直白的文字;使用常见、可读性强、艺术性、文学性、学术性明确的语言;海选遴选了无数先人、哲人、伟人与当代人;以及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名作;广采电视、网络;书、报纸、杂志;专家、学者、长者等诸人,名言、名段、名句。这些做法与成就,都让本书作者心身受益,并特在此向本书做出贡献的所有人,深表感谢,并祝贺他们的成功。
“一带一路”为习近平所首创,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代到当代,继往开来一脉相承。涉及到古今中外诸多民族文化、民族英雄、与民族伟人。包含的知识与所产生的影响与规模效应,庞大深远令人生畏。
“一带一路”又是我国三大国宝之一,做为古丝绸之路的现代版,可以为人类做出极大贡献。本人才疏学浅,在芬笙山人的关心下,虽万般努力,却是错误百出,其中辛苦不值一提。因“一带一路”的全貌非我辈所能探寻,因此,望看官原谅笔者挂一漏万,和所有不到之处,有更高明者,临场指导,才是我辈之所幸与希望。

本书得到郁德水、王良发、王春龙、林凡松(已故)、梁文达、赵晓月、李阳、郑年萌、陈圣孝、陈圣焰、叶岗、李鸿宝、方忠耀、林顺官、林正耕、陈久贵等大力帮助,历时二年余始成。特在此深表感谢!


                                           芬笙山人工作室:山下小林子
                                       公元2015年10月16日  于福清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12-22 19:34 , Processed in 0.1077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