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正名科普连载第十八期 作者:山下小林子 2017.8.6 芬笙山人工作室,于福清市 五 经络象管道大系统与阴阳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阴。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阳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湧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2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夫阴与阳,皆有前会,阳注于阴,阴滞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第十一》足太阳之正,别入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頣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止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增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也。 2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三)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解三阴三阳离合的情况。 岐伯答:圣人把面朝南而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太冲所起的地方,叫做少阴,少阴经之上,是太阳经,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部的至阴穴,其上聚于面部的情明穴。太阳合于少阴,太阳与少阴又相表里,所以叫阴中之阳。阳在上,半身以上阳气盛,称为广明,广明的下边,叫做太阴,太阴的前面,叫做阳明。阳明经脉的下端起于足部的厉兑穴,阳明与太阴粗表里,所以叫做阴中之阳。厥阴是阴气已尽,重新转化为阳的过程,所以厥阴之表叫做少阳。少阳经脉的下端,起于足部窍阴穴,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又是阳气始生,称做阴中之少阳。由此三阳经离合可以表述为: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我再听听你讲解三阴离合情况。 岐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为阴,但是在内阴中,冲脉又在脾的下位,叫做太阴。太阴脉起于足大指端的隐白穴,叫做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叫少阴,少阴脉起于足心的湧泉穴,叫做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叫做厥阴,厥阴脉起于足大指端的大敦穴,叫做阴之绝阴。由引三阴离合的情况表述为:太阴是三阴之表为开,厥阴是三阴之里为阖,少阴在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2 阴经与阳经,有输入和会合的俞穴。阳经的气血,灌注到阴经,阴经的气血满了,流走于他处,这样阴阳得以平衡,充实人的形体,使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就称为正常的人。 (四)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灵枢》 1 足太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分道进主于腘窝中,另一道至尻下五寸处,别行入于肛门,向内属于膀胱本府,再散行至肾,循膂肉上行,当心部而分散;其直行的,从膂内上出于项,复属于足太阳本经经脉。这是足太阳别行的一经。足少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至腘窝中,别出一脉与太阳经相合并,上行至肾,当十四椎处出属带脉;其直行的,从肾上行系于舌根,复出绕行项部,与足太阳经相合。主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一合。或以诸阴经的经别与诸阳经的经别相互配合,都称为正经。 足少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上行绕于髀部而入阴毛处,与足厥阴经脉合并;其别出一脉入季胁间,沿胸里入属本经胆府,散行于肝,向上贯穿心部,上行挟咽喉两旁,出于腮部及颌中,散于面部,系于目系,与足少阳本经会合于外眼角。足厥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自足背别行,上行至阴毛处,与足少阳别行的正经相合,向上偕行。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二合。 足阳明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上行髀部进入腹里,入属本经胃腑,散行至脾,上通于心,上行沿咽部出于口,再上行至鼻梁及眼眶下方,联系目系,与足阳明本经相合。足太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别而上行至髀部,与足阳明经别行的正经相合而向上偕行,络于咽部,贯入舌本。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三合。 手太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自下而上行,从肩后骨缝别行入于腋下,走入心,系于小肠本府。手少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走入腋下三寸足少阳经渊液穴处两筋之间,入属心本藏,上走喉咙,出面部,与手太阳经的一条支脉会合于皮眼角内。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四合。 手少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从人体最高处的巅项,别行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本府,散于胸中。手厥阴心包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别出渊液下三寸处,入于胸中,别行联属三焦本府,出而上行,沿喉咙出耳后,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完骨下方。这是阴阴表里相配的第五合。 手阳明经别出而行的正经,从手上行到侧胸、乳之间,别行出于肩髑穴,入于柱骨,而后向下走入大肠本府,向上联属于肺,再向上沿喉咙了缺盆,与手阳明本经相合。手太阳经别出而行的正经,别出入于渊液部手少阳经之前,入肺本藏,散行于大肠,上行缺盆,沿喉咙,再与手阳明经相合,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六合。 2 跷脉是自足少阴肾经所别出,起于内踝前的然骨之后,向上经过内踝上部,直上沿股内侧入前韵,上沿胸腹内部,入缺盆,再上至人迎之前,入烦骨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经脉阳跷脉相合而上行…… (五)现代基础分析(经络象系统与阴阳) 经络象系统与现代西医无干。 (六)山人点评 经络系统与阴阳的关系确实只属于中医学。 六 经脉象管道大系统的度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第十四》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的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此众人之骨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现浮而坚,其现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2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黄帝曰:余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有奇。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方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尽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气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3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遂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4 《黄帝内经·灵枢·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认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巳,与天地同纪。 5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人;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二)经典原著《脉经》 1 《脉经·第一卷·第四章》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2 《脉经·第四卷·第五章》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人十息,脉五十动,气行六尺。二十息,脉百动,为一备之气,以应四时。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昼夜漏下水百记刻。一备之气,脉行丈二尺。一日一夜行于十二辰,气行尽则周遍于身,与天道相合,故日平。平者无病也,一阴一阳是也。 脉再动为一至,再至而紧即夺气。一刻百三十五息,十刻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万三千五百息。二刻为一度,一度气行一周身,昼夜五十度。 脉三至者,离经。一呼而脉三动,气行四寸半。人一息脉七动,气行九寸。十息脉七十动,气行九尺。一备之气,脉行四十动。气行一丈八尺,一周于身。气过百八十度,故曰离径。离经者病,一阴一阳是也。三至而紧则夺血。 脉四至则奇精。一呼而脉四动,气行六寸。人一息脉九动,气行尺二寸。人十息脉九十动,气行一丈二尺。一备之气,脉百八十动,气行二丈四尺,一周于身,气过三百六十度,再遍于身,不及五节,一时之气而重至。诸脉浮涩者,五藏无精,难治,一阴三阳是也。四至而紧则夺形。 脉五至者,死。一呼而脉动五次,气行六寸半。人一息脉十一动,气行尺三寸。人十息脉百一十动,气行丈三尺。一备之气,脉二百二十动,气行二丈六尺。一周于身三百六十五节,气行过五百四十度。再周过于身,过百七十度。一节之气而至此。气浮涩,经行血气竭尽,不守于中,五藏痿痟,精神散亡。脉五至而紧则死,三阴三阳是也。虽五犾未,如之何也! 脉一损一乘者,人一呼而脉一动,人一息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十息脉二十动,气行三尺。一备之气,脉四十动,气行六尺,不及周身百八十节。气短不能周遍于身,苦少气,身体懈惰矣。脉再损者,人一息而脉一动,气行一寸五分。人十息脉十动,气行尺五寸。一备之气,脉二十动,气行三尺,不及周身二百节。气血尽,经中不能及,故曰离经。血去不在其处,小大便皆血也。脉三损者,人一息复一呼而脉一动。十息脉七动,气行尺五寸。一备之气,脉十四动,气行三尺一寸,不及周身二百九十七节,故曰争。气行血留,不能相与俱微。气闭实则胸满。藏枯而争于中,其气不朝,血凝于中,死矣。脉四损者,再息而脉一动。人十息脉五动,气行七寸半。一备之气,脉十动,气行尺五寸,不及周身三百一十五节,故曰亡血。亡血者,忘其度。身羸疲,皮裹骨。故气血俱尽,五藏失神,其死明矣。脉五损者,人再息复一呼而脉一动。人十息脉四动,气行六寸。一备之气,脉八动,气行尺二寸。不及周身三百二十四节,故曰绝。绝者,气急,不下床,口气寒,脉俱绝,死矣。 (三)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问伯高道:《脉度》篇内所说的经脉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呢?伯高说:应当先测量骨节的大小,宽狭,长短,从而就可以测定经脉的长度。……以上所述是一般人骨的长度,根据这个标准,然后来确定经脉的长短。所以说经脉在人体中,其浮于表面,坚实明显而粗大的多血,细小而隐于内的多气。 2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五十营是如何计算的?岐伯答:天空的一周有恒星二十八宿,每宿占三十六分,其计一千零八分。人身之气运行一周,经脉在上下前后左右也共有二十八脉,总长一十六丈二尺,以应天之二十八宿。铜壶滴漏以一百刻计算。来分白天和黑夜。人一呼,脉搏动两次,营气在脉中行三寸;一吸,脉也搏动两次,营气也行三寸。一呼一吸,称为“息”,营气运行六寸;十息,营气运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营气运行一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脉气行遍周身,此时漏水降下二刻,日光在星宿之间移动二十五分(?);当人呼吸五百四十息时,营气就再运行全身一周,此时漏水降下四刻,日光在星宿之间移行四十分有零;人呼吸二千七百息时,营气已周行于全身十次,此时漏水降下二十刻,日光在星宿之间移行五宿又二十分有零,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的时间,脉气就营运周身五十次;此时漏水下降下百刻,日光遍行二十八宿,漏水已尽,而人体的经脉之气也运行周遍了。所谓“交通”,是营气并二十八脉通行一周之数。因此,每日营气运行五十周次,不失其常,共计八百一十丈,则能保持健康,尽其天年。 3 黄帝说:我希望了解关于经脉的长度。岐伯答:手的六阳经脉,从手至头部,每脉长五尺,五六得三丈。手的六阴经脉,从手至胸中,每脉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计二丈一尺。足的六阳经脉,从足上行至头部,每脉长八尺,六八得四丈八尺。足的六阴经脉,从足至胸中,每脉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计三丈九尺。踽脉从足至眼部,每脉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左右合计一丈五尺。督脉和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计九尺。综此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这是营气运行于大经脉之中的情况。经脉多行于里,由经脉分支而横向运行的叫络脉,由络脉再分支别出的叫孙络。如果气盛而有瘀血的当快行刺出血,凡邪气盛的可用泻法,正气虚的当饮汤药来补养之。 4 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精气受自何处?阴阳之气是怎样交会的?什么气叫“营”?什么气叫“卫”?营是怎样生成的?卫是怎样和营相会的?老年人与壮年的盛衰不同,日夜气行的位置各异,请你讲讲交流会合的情况。岐伯答:人体精气来源于饮食物,饮食入胃,经过消化再经脾吸收其精微之气,然后向上传注到肺,从而五藏六府都能得到精微之气的供养。这些精气中,精粹的部分叫“营”,懔悍的部分叫“卫”,营气运行于经脉之内,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周流不息,各行五十周次而后大会,阴分和阳分互相贯通,终而复始,如圆环无端始。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这是以白天和黑夜来划分的,所以气行到阳分为起始,行到阴分为终止。因此,当中午阳气隆盛时叫做“重阳”,到半夜阴气隆盛时叫做“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的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以昼夜来划分。半夜是阴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自半夜以后,行于阴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早晨时,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并且在半夜的时候,阴阳之气相合,此时人们均已入睡,称为“合阴”。到早晨则行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循环不息,和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5 在白昼当日行一舍时,卫气行身一尺十分之分周;运行二舍时,卫气行身三又十分之六周;运行三舍时,卫气行身五又十分之四周;运行四舍时,卫气行身七又十分之二周;运行五舍时,卫气行身九周;运行六舍时,卫气行身十又十分之八周;运行七舍时,卫气行身十二又十分之六周;运行十四舍时,卫气行身二十五又十分之二周,这时卫气行于阳的部分就结束,而进入阴的部分,阴的部分开始承受卫气。开始进入阴分时,通常是由足少阴肾经传注于肾,由肾注入心,由心注入肺,由肺注入肝,由肝注入脾,由脾传到肾,为一周。夜间运行一舍的时间,卫气行于阴分也是一又十分之八周,也和行于阳分的二十五周一样,在目部会合。阴分阳分一日一夜应运行五十周,可是按每宿卫气运行一又十分之八周来计算,行于阳分的多出十分之二周,行于阴分的也多出十分之二周,所以入睡和醒的时间有或早或晚的不同,就是这些余数造成的。 (四)白话(解释上文)《脉经》 1 人一呼气脉行进三寸,一吸脉亦行三寸,呼吸称息,脉共行六寸。人在一日一夜,总括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进五十度,在身上行一周。……尺内寸全长为一寸九分,故称尺寸。 2 因此人一呼而脉二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二动,气行三寸。一呼一吸止叫一息,脉共五动(由呼吸时一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共行六寸,人十息,脉则五十动(5动/息×10息=50动),气行六尺(6寸/息×10息=60寸=尺),二十息脉百动(5动/息×20息=100动),这一备之气,而相应一年四时。一年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与之相应人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一昼夜漏下降水一百个刻度,是一备之气行时间,脉行一丈二尺(50动气行6尺,故100动,气行12尺),一日一夜气行为十二时辰,经十二个时辰则气运行终,则周行遍于全身,与地球自转一周成昼夜相合,故叫平。平者无病之意,一阴一阳相平便是了。 脉二动为一至,两至而谓之紧(4动),亦即夺气。漏下一刻是一百三十五息,漏下十刻为一千三百五十息,漏下百刻为一万三千五百息。二刻谓之一度,一度气运行身上一周,一昼夜主一百刻亦即五十度,脉三至(二动为一至,气行三寸,三至气行九寸)者称离经。一呼而脉三动(一息五动,一呼为二动半),气行四寸半(3寸加上1.5寸),人一息脉七动(1.5寸/动×6=9寸),气行九寸(运行时间六动变换时间一动)。十息脉七十动(7动×10),气行九尺(9寸息×10息=90寸=9尺)。一备之气(二十息),脉一百四十动(7动/息×20息=140动),气运行一丈八尺(9寸/息×20息=180寸=18尺=1丈8尺),一周于身,气过一百八十节(多运行180节)一息多二动,一备之气多运行六尺,故叫离经,即偏离平脉之意,离经是搏动数变大者,成为病脉,一阴二阳便是。 三至(六动)则脉紧则夺血。脉四至(八动)则夺精。一呼而脉四动(1.5寸/动×4动=6寸),气运行六寸。人一息脉九动,气运行一尺二寸(1.5寸/动×8动,变换呼吸有一动),八十息则脉九十动(9动/息×10息=90动),气运行一丈二尺(12寸×10=1丈=10尺)。一备之气,脉一百八十动(一备之气20息,9动/息×20息=180动),气行二丈四尺(1.2尺/息×20息=24尺=2丈4尺),运行一周于全身。气过三百六十度(90×4=360),两遍运行于全身。不二至(及)者仅五节,一时之气而重复至。诸脉浮涩者,五藏无精,难治,一阴三阳便是。四至而脉紧则夺形。 脉五至者死亡。一呼则脉五动,气运行七寸半(1.5寸/动×5动=7.5寸),人一息脉十一动(中有变换一动),气行一尺五寸(1.5寸/动×(11-1)=1尺5寸),人十息,脉为一百一十动(11动×10=110动),气行一丈又五尺(1.5尺×10=1.5丈)。一备之气,脉为二百二十动(110动×2=220动),气行三丈(1.5丈×2=3丈)运行一周于身,经过三百六十五穴,气行多过四百五十节(90节/动×5动=450节)运行两周于身,气浮涩,经脉运行荣卫衰尽,不守于体中五藏,足痿酸痛,精神散失,故脉五至十一动而紧则死。三阴三阳皆如是。不要认为虽然五至而未怎么样! 脉一损者,人一呼而脉一动,人一息而脉二动,气行三寸,十息脉二十动(2动/息×10息=20动),气行三尺(3寸/息×10息=30寸=3尺)。一备之气,脉四十动(2动/息×20息=40动),气行六尺(1.5寸/动×40动=60寸=6尺),未至周身中一百八十节(90节×2动)。气短不能周遍于全身,病苦少气,身体懈堕了。 脉二损者,人一息而脉一动,气行一寸五分,人十息脉十动,气行一尺五寸(1.5寸/动×10动=15寸=1尺5寸)。一备之气,脉二十动,气行三尺(1.5寸/动×20动=30寸=3尺)。未至周身中之二百七十节(90节×3动)。气凝血止,经中穴未能全至,故叫离经。血离去未在经处,故大小便皆下血。 脉三损者,人一息又一呼其脉一动,十息脉七动(一息同两呼,一息一呼同三呼。20呼÷30呼=7动),气行一尺五寸(1.5寸/动×10=15寸=1尺5寸)。一备之气,脉十四动(20息×2呼÷3=14动),气行三尺一寸(15寸×2=30寸=3尺),未至周身中三百节(360节-动÷1.5息×90节/动=300节),故叫争。气欲行血欲止,不能相与,皆微气闭处充实则胸浇满藏枯,则(而)争于胸中,其气停止血凝于胸中而死了。 脉四脶者,二(再)息则脉一动,人十息脉五动,气行七寸半(1.5寸/动×5动=7.5寸)。一备之气(20息)脉十动(20息÷2息=10动),气行一尺五寸(7.5寸×2=15寸)。未至周身中三百一十五节(360节-0.5动×90节/动=315节),故叫亡血,亡血者亡失气循环规律。该人身瘐(嬴)疲乏,皮包裹着骨,故荣卫皆止,五藏无津液之养皆失去功能,该人必死无疑了。 脉五损者,人二息又一呼而脉一动(相当于五呼一动),人十息脉四动(20呼÷5呼=4动),气行六寸(1.5寸/动×4动=6寸)。一备之气(20息),脉八动(40呼÷5呼=8动),气行一尺二寸(6寸×2=12寸),未至周身中三百二十四节(360节/动÷2.5息×90动/节=324节)故叫绝。绝者,气急迫病人未下床,口出气已凉,经脉中荣卫运行全停止,死了。 (五)现代基础分析(经脉象的度) 又是脉,又是气,又是动,还有什么节、息、气等等讲的到底是什么?令人费解,这些东西和西医的基础学是二回事。 (六)山人点评 当人的生命存在时,其“气”的具体运作、非具有“内意识功能”者是无法发现的。如果把气看成气机运转的指标,那么气在血脉中的动态运作,即如何在人体血脉的内意识动态系统中运作,就成为中医的又一门学问,也许它应该叫做脉象的“动态系统学”,或叫经脉象中的“动态运气循环系统”。 七 经脉象管道大系统的动脉象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难经》 1《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2《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 3《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 (二)白话(解释上文) 1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它的脉系从。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手,这是脉的宗气。 2黄帝说:经脉有十二条,唯独手太阴脉、足少阴脉、足阳明脉跳动不止,是什么原因呢?岐伯答:足阳明脉是胃脉。 3十二经脉都有搏动应手的部位…… (三)现代基础分析(动脉象) 中医的动脉和西医的动脉其注重点显然不同。 (四)山人点评 中医的动脉象是内意识系统中的经脉的有机组成部分。 八 经脉象管道大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象;2手阳明大肠经象;3足阳明胃经象;4足太阴脾经象;5手少阴心经象;6手太阳小肠经象;7足太阳膀胱经象;8足少阴肾经象;9手厥阴心包经象;10手少阳三焦经象;11足少阳胆经象;12足厥阴肝经象;13附:气街、四海、十二经水、经脉开阖枢、二十皮部等。 (二)十二经别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别象;2手阳明大肠经别象;3足阳明胃经别象;4足太阴脾经别象;5手少阴心经别象;6手太阳小肠经别象;7足太阳膀胱经别象;8足少阴肾经别象;9手厥阴心包经别象;10手少阳三焦经别象;11足少阳胆经别象;12足厥阴肝经别象; (三)十二经筋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筋象;2手阳明大肠经筋象;3足阳明胃经筋象;4足太阴脾经筋象;5手少阴筋象;6手太阳小肠经筋象;7足太阳膀胱经筋象;8足少阴肾经筋象;9手厥阴心包经心经筋象;10手少阳三焦经筋象;11足少阳胆经筋象;12足厥阴肝经筋象; (四)十五络脉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络脉象;2手阳明大肠经络脉象;3足阳明胃经络脉象;4足太阴脾经络脉象;5手少阴心经络脉象;6手太阳小肠经络脉象;7足太阳膀胱经络脉象;8足少阴肾经络脉象;9手厥阴心包经络脉象;10手少阳三焦经络脉象;11足少阳胆经络脉象;12足厥阴肝经络脉象;13督脉络脉象;14任脉络脉象;15脾经大络象;附胃大络、跷脉之络。 (五)奇经八脉象系统 1督脉象;2任脉象;3冲脉象;4带脉象;5阴维脉象;6阳维脉象;7阴跷脉象;8阳跷脉象。 九 中医学(习)者沙龙 时间:大年初一下午 地点:高山休闲阁 参加人员:郑院长、老林医师、大林医师、小林医师、小林姐医师、香港妹医师等。 (大厅里桌面上排满各种水果、饮料、酒等各类干鲜食品,众人团团围坐,个个满面笑容,充满节日气氛) 大林医师:今天我做东,只喝酒吃东西,做气氛,好吗? 郑院长:(匆匆来到)刚好有事,祝大家节日快乐!(坐下后又站起来说)你们的大作已经初具规模,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 小林姐医师:听讲你们已经从原理上基本弄清了,中医的藏府经络学说,情况究竟如何,请讲一些,让我能先听为快。 小林医师:谁知道意识?谁让全意识成为中医解构之匙?本人认为中医藏府经络学说,便是古中国人的意识杰作。它让中医登上现代科学殿堂,用现代语言来说,古人意识的古藏象学说,其实就是关于人体内意识静态现象的学说。 香港妹医师:什么意识、全意识、内意识,你们说的好深奥(笑声)。 郑院长:(面对小林医师)这是一种全新的讲法,你有什么证据? 小林医师:“医者意也”,老中医师的手诊就可以从人双手的寸口的跷动脉上,又可以从舌诊中,取得许多关于藏象的信息,这些都是无解剖学实据的意识行为。他们依据这些信息来治病。根据藏象学说的人体具体情况与表现,说明了这些信息,都是人体全意识表现的内意识静态现象。 老林医师:好,好,好,太好了,今天过大年莫谈“国事”,(站了起来,手举“茅台酒”面向郑院长)院长!我们大家一起来!来!来!共同饮一杯… 十 本章小结(经脉象系统) 如果我们把藏府、形体、五官、九窍等看成是某种电器的构件和零件。那么经脉象管道大系统就是连接这些构件和零件的线路。也就是说,中医学认为经脉象管道大系统是连接藏府、形体、五官、九窍的管道和通路。其组成如下: (一)十二经脉象系统;(二)十二经别象系统,(三)十二经筋象系统;(四)十五络脉象系统;(五)奇经八脉象系统(具体见经脉象的组成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