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正名科普连载第四十三期 第六章 中医现代化向何去? 中医与西医相比已经日渐“衰弱”,目前更是到了“救亡”时期。因此中医现代化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有许多人并不这样认为,现摘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3月版作者王校明的《认识中医》一书中的,P4—7部分文章,来做为本章的第一节。看看“世人”,是怎样认识中医的。 第一节 世人对中医的误识 中医,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儿,是中国医学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在华夏大地上存在了几千年,为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能治病,甚至能够治愈一些连西医都感到棘手的疑难病证,这对于大多数直接或间接地感受过中医治疗的中国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以下这段是经常见诸现代中医书籍《序》中的赞美之词: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但遗憾的是,把如此华丽漂亮的“冕冠”戴在中医头顶的并非是世界卫生组织。但是下面我要告诉读者一些目前世人对中医的认识,说其是“认识”,实际上应该是误识。对于中医日趋衰微的严峻现实,想必读者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要说世人对中医到底有怎样的具体误解,读者就不一定清楚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一代文豪鲁迅曾经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民国时期余云岫等也曾说:“中医是迟早要被现代科学所淘汰的”;“中医药学中的许多说法毫无科学根据”;“中医药学是迷信,不是科学”等等。近代,更有很多对中医方方面面的指责,这是我摘录几段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批判,这些批判可以用“体无完肤”来形容,而且出于原本也是就业于中医的一位中医医生。如果你不喜欢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疗效差,患病时不愿意求中医,读读他的文章,看看他的观点,一定会赞同他的看法。不过我要提醒一下,请你不要马上对他的观点给予肯定,因为我认为他对中医的认识,确确实实是个门外汉,在他干中医期间,中医不可能是他的爱好,必定只是他谋生的手段,他必定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中医师,在中医界中,这样的医生为数不少,所以今后如果你还想看中医,那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中医学的哲学指导是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它有一定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思想,但它是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最终必然倒向唯心主义。“这种自然哲学倾向用哲学的概念和理论演绎出医学的结论。这种倾向有一定历史根源。因为医学正是由于哲学的帮助,才从巫术中解放出来,构建了第一个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科学本身不发达的年代里,为了描绘一幅人体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总图画需要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中医的脏象学说虽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但它并不是建立在解剖学的观察之上的。因此它不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结构。恩格斯指出:‘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原作者注:他却不知道恩格斯曾经说过“中医是天才的臆测”)那麽脏象学说反映了人体生理、病理状况了吗?显然也没有,结构决定功能,既然不能正确地反映结构,也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功能。……” “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相提并论的,为什麽这种临床经验没能包含在理论体系当中呢?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一点随便举一例就能说明:中医的肺、脾、肾为主的水液代谢理论能正确地解释尿的浓缩和重吸收机制吗?能反映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酸碱平衡吗?显然不能。因为当时的时代决定了当时的认识水平。……” “六淫,七情这些致病因素本身也是虚构的致病因素,怎能反映成千上万个各不相同的致病因素呢?综上所述,中医的整个理论框架都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这种臆造的联系之上的……” “对中医称颂最多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整体观。钱学森教授虽然认为中医是自然哲学,但对它的整体观称颂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笔者认为钱老在这里对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过誉了。我们知道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这个错误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意识到中医的整体观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一种虚幻的,臆测的联系之上的。中医理论没能够很好地对人体进行分析,也就不可能进行综合……” “中医理论不是反映人体内部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中医的整体观是一种虚假的整体观,它根本不可能摆脱阴阳五行。如果摆脱了五行学说,整体观就不存在了,更不用说系统论了……” “判断中医理论是否可取,其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中医的实践就是它对疾病的诊治,中医诊断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即把通过四诊收集来的资料归纳成某个症状群,将其概括为某种证。并根据这种证确立治则治法,用针对某种证的药物或方剂或其它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这种辨证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中医诊断的基础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哲学思想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即所谓的黑箱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有诸内并不一定就形诸外,有诸内不形诸外,有诸内渐形诸外,有诸内假象于外的情况也是完全可能出现的。因此,通过望闻问切得到的这些资料只是表面现象,只能反映人体的局部、表面、不稳定的联系,而不能反映人体内部变化的本质联系,不能反映疾病作用于人体中发生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单根据症状、体征、病史无法判断人体功能处于何种状态。而且这种症状群的整理归纳也是依据脏象、经络等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中医理论,是一种机械化,程式化的症状群……但无论中医的辨病还是辨证,都只能反映人体外部的表面的联系。即使引入微观辩证的概念,也无法克服其固有的缺点……” “同样,气血津液学说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可是,现代医学早已证实,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与自然界并无区别,也是由各种分子、原子构成。蛋白质、脂类、核酸等这些生物大分子才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物体区别与自然界的标志……” “方剂学的理论也未能脱离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中医理论的束缚,也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之上的。方剂只是对某个症状群即某个证来组方的,这也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他针对的这个证,并不是针对疾病引起的本质变化,而只是针对疾病引起的表面现象……” “辨证论治在整体上是失败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使著名中医谢海洲在荷兰神州医庐应诊时,其有效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几,只治好了几个感冒之类的小病……” “而中医早已退缩于一隅且靠政策吃饭了,即使在中医院里也是大多数病人靠西医治疗,这难道不是众目睽睽的事实吗?……” “综上所述,我想可以对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的矛盾下结论了,那就是中医学的理论未能正确反映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的实践就整体而言也是失败的。中医学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旧事物,而现代医学理论则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对人体有越来越深入的正确认识,是新事物。现代医学医学必然战胜并取代中医,中医必然走向衰亡。西医学对中医的否定是一种扬弃,是对中医理论的抛弃……”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从整体而言已不可能和现代医学相抗衡,不具有和现代医学同等重要的作用。谁能指望弓箭长矛与机枪、大炮甚至原子弹相匹敌呢?"在科学和医学发展到如此程度的今天,再坚持这种自然哲学,就只能造成削足适履的后果……但为了发掘中医的实践经验,中医还是应该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继续存在一个时期。这种存在也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存在。但任何企图长期保持中医特色(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中医理论是封闭系统,它本身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发展了。中医不可能振兴!……” “中医的实践经验也是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局限,层次较低,而且其中的许多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大多已过时而不再有意义了……” “医学不是艺术形式,是科学,要客观的反映规律和利用规律。中医特色也不能象京剧那样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做为国粹来保留。因为它不能正确地反映医疗活动的客观规律。否定中医特色不是否定中国古代医生的智慧,更不是否定中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而是发展、扬弃。中医中的合理成分在中医的消亡中获得新生,只有否定中医特色才能创造中国特色的新医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乐为中医灭亡高歌吟!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上面所摘虽源于网上一个署名的旧袜子的墨迹,但这其中的大多“认识”几乎也是现代世人对中医的所思所想,综观其言,在他的眼里中医似乎的确没有科学,没有道理……,中医的确是他所说的那样吗?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础分析与点评 一 现代基础分析 西医现代基础学如解剖、生化、微生物、生理、病理、药理等,尽管其中可以找到中医学的蛛丝马迹,但确实和中医是两个医学系统的两回事,总之用西医基础来分析中医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二 山人点评 中医需要救亡,因此它的自身科学化与现代化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敬请同道同志、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三 中医(学)习者沙龙 时间:2008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地点:高山休闲阁 组成:郑院长、老林医师、大林医师、小林姐医师、小林医师、香港妹医师等。 郑院长:大家好!今天是中秋佳节,祝大家身体健康,节日快乐!现在会议开始。 老林医师(向郑院长点头示意后):今天由我来开头!什么是中医的现代化呢?它的前提就是,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以及具有其本身意义的,现代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让大家都一致地认为,是现代人所能够接受的语言方式和文化形式的,新中医学理论。在这里,我把所有关心中医的人,分成三个百分比的部分。一个是中医专家本身,他们的份量比应是80%;第二是现代的科技界、文化界和西医界的专家们,他们的份量应是15%;第三种的人的份量为5%。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三部分的95%以上的人都认为我们的努力是成功的。 小林医师:院长您好!我拥护以上所说的!因此,真正的中医现代化包括其理论的现代化。它的前提原则就是,中医的古经典核心的那一套东西不能变。也就是说中医的“根”不能动,所能变的只是那些古代的“汤”。即是用“现代汤”来替换“古代汤”,来一个真正的“换汤不换药”。是一种能让现代人都看得懂,听得明白的,可容忍和容易接受,了解的“表面”改变。是保留了中医古典的,现代包装和塑造。它的整体意义应该是能使我们的中医古典精华,在最大程度上,整体完善地被保存了下来。 大林医师:院长您好!因此从中医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意义上说,中医现代化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一窝蜂地,从纯西医的角度去挖掘和整理中医。当然我们不必反对西式的“衷西参中”。这种把中医的“精华”应用于西医,未尝不是西医提高自己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我们坚决反对让他们断章取义地认为这就是中医。这种得了便宜又卖乖,让中医僵化成非驴非马的行为,只是西医的一种一厢情愿的“私利”,它和中医的主流发展“无关”。 小林姐医师:院长您好!有二个小故事,一个说的是秦朝奸臣赵高当年的“指鹿为马”;另一个说的是四个瞎子凑在一起的摸象。我的态度是不能让人家把中医这头“马”,说成了西医的那头“鹿”。更不能让摸象中的瞎子们的任何一个,把中医的这头“大象”说成了只是象的鼻子;或象的身子;或象的脚;或象的尾巴。你们说,对不对! 郑院长(向小林姐点点头):说得好!因此我们应该让“赵高”和“瞎子”们自己陶醉在“科学”里偷偷地自个去乐吧!我们中医将只走,保留自己特色的现代化科学之路。 老林医师(向郑院点头示意):说得太对了! 雄伟的高山就是那样地存在,决不会因为谁说它高就会再高起来;当然也不会因为有人说它低就矮了下去。中医的路,起先只会由中国人自己去走,人走多了,就会成为真正的世界医学新路。做我们的铁杆中医,抬头挺胸,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郑院长:今天的讨论会到此结束,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吃月饼赏月(大家轰地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