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1|回复: 0

[伤寒研读] 六病辨证与脏腑辨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08: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病辨证与脏腑辨证

  学习《伤寒论》,其主要内容即是六病脉证并治。后人把《伤寒论》的独特的辨证方法总结为六病辨证,亦有称为六经辨证者,但是此处六经辨证之经的含义,当理解为 时区,分经之意,不能等同于经络。 系列探讨之三《 六病、六经与六证》曾经 探讨过这个问题,可以互参进行思考。



  今人撰写教科书,把六病辨证列为外感病尤其是伤寒病之辨证方法,把阴阳、八纲辨证列为总纲, 卫气营血为温病辨证方法,还有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为内伤杂病之辨证方法。当然临床上不会分得这么绝对,一般而言,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辨证方法,最后达到认识疾病本质之目的,指导下一步的对证用药。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把疾病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的话,六病辨证与脏腑辨证是并列在同一层次的辨证方法,这似乎是今人的惯性思维了。



  那么,六病辨证可以同脏腑辨证等同吗?二者是不是并列的关系?学习研究《伤寒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探讨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伤寒论》六病从《黄帝内经》六经发展而来。《伤寒论》在《黄帝内经》六经论述热病的基础上,把人体周身表里内外,四肢百骸各部统属于六经,先分阴阳,再分三阴三阳,这个框架结构一旦建立,则百病统属于内,逃遁无门。

  六经的实质,前人有从脏腑探讨者,有从经络探讨者,有从气化、部位、阶段探讨者,这样孤立分割地看待问题,皆不得其要领。实质上,六病并非是一个单纯病的概念,它是在把人体分为六病这个大前提下,以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为依据,以阴阳五行、气化学说作为说理工具,结合病位、病势等概念,然后加以综合分析,首先分析属于六经之何病,然后再具体言证,进一步提出辨证用药。

可见,《伤寒论》的六病,就其实质来说,包括了物质基础,功能活动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它虽然以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但是又超然其上,具有形而上的特点,不能与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等同。六病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概念 内涵就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与脏腑等辨证方法同日而语了。



  因此医圣以六病作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可谓高出千古。

  六病之辨证方法与原则,不仅可以运用于外感中风伤寒,亦可辨证论治于内伤杂病。柯琴著《伤寒论翼·六经正义》指出“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以后多有医家论述以《伤寒论》的六病辨证治疗内伤杂病,可见这并非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有识之士达成的共识,是在深刻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之谈。



  金代易水学派著名医家王好古,从师张元素、李东垣,深研《内经》、《伤寒论》,多有发挥。对于以六病辨证治疗内伤杂病,见解颇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著《医垒元戎》一书,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该书以十二经为纲,首述伤寒,附以杂病。打破了伤寒与杂病的界限,既把六病辨证的原则用于杂病,又把杂病方药用于六病诸证,将伤寒与杂病的治疗统一起来。其扩大了六病的应用范围,是六病论证内伤杂病的具体化,生动化,成为学习研究《伤寒论》不可多得的 临床参考书,很值得一读。



  而后人产生的所谓伤寒与温病之争,实为不明此理。伤寒六病辨证为经,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纬,而这个纬没有经的统属,则如断线的珠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六病辨证对于温病辨证的意义,自不待言,只是在方药的运用上,还得另外寻找方药。前人有谓,温病乃伤寒阳明病之一支,此话并非一无是处。



  前人有云:“能医得伤寒即能医杂病,能医杂病却未必能医得伤寒”;又云“杂病易疗而伤寒难医”。(见笑,记不得谁讲得了?哪位给提示一下,谢谢。)为什么这样讲呢?搞清了六病实质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就不难于理解了。伤寒之所以难医,是因为寒邪伤人之重,且风邪多变,六病之一 拿太阳病来讲,就已经包括了脏腑学说的膀胱、肾、脾胃、肺、心脏以及三焦等相关的疾患,涉及面广,传变复杂,故而伤寒处方用药,必须紧扣病机,步步为营。否则极易产生变证、坏证,威胁生命。而杂病之原因,有外感风寒之邪传入者,有七情自伤者。外邪传入者,相对病势已趋缓慢,内伤者其牵涉脏器则远不如伤寒为复杂多变,往往局限于本脏腑病变,即使病久累计其它脏器,亦不如伤寒伤人之迅速,因为其易于分辨,故曰“内伤易疗”。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不能绝对看。

  再从脏腑学说的起源来看,《内经》脏腑理论无疑为后世脏腑学说之源头。但是脏腑学说真正形成完整理论,用之于临床,则是明清之季。唐代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 》列脏腑虚实病证 ,宋代儿科名医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以寒热虚实论述五脏病证,并附五脏补泻诸方。金代张元素探讨脏腑学说之理法方药,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分类药物。这些都为明清脏腑学说的正式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今天教科书之脏腑学说理论,脱胎于明代温补学派大师薛己的  《 内科摘要》诸书。但是脏腑学说在教科书之理论阐述,过于机械和教条化,有些实在是曲解了古人之意,给初学者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是需要指出的地方。



  搞清了这一点,对于学习研究《伤寒论》亦具有重要意义。那就是,不能以后世脏腑学说的理论死搬硬套理解这部医学经典。因为,脏腑学说在后,而六病理论在先。如果说《内经》脏腑理论在先的话,实际上,对于《伤寒论》是否是承接于《内经》 理论而来这一点是有争议的,本系列探讨的前几篇有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可以参合思考。 学习 《伤寒论》,一定要忠实于原文,要明白医圣的初衷,不可臆测,随文演绎,这样就会误会无穷、 矛盾百出,甚至将研究引入死胡同。成无己做 《注解伤寒论》的同时,尚做 《 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为《注解伤寒论》之姊妹篇,对于六病理论,症状,方药都做了忠实于原著的详细说明,可称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学者当参看。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11-13 14:28 , Processed in 0.0861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