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8|回复: 0

(3)心病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8 10: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心病候
《素问》4.3.夏气者病在脏……仲夏善病胸胁……
《素问》7.5.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
《素问》10.11.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素问》17.3.夫脉者,血之府也……数则烦心……涩则心痛……
《素问》19.2.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素问》19.9.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
《素问》22.9.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素问》23.2.……心为噫……
《素问》32.1.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素问》38.2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素问》42.8.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素问》43 .3.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素问》44 .1.……心主身之血脉……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素问》48 .7.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素问》62.2.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浙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素问》65.3.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素问》69.3.岁火太过,炎暑流行……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焫,冰泉涸,物焦槁,病反澹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泄不已……
《素问》69.6.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
《素问》69.7.……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复则炎暑流火……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
《素问》69.8.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
《素问》69.10.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素问》69.13.火不及……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南,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
《素问》71.2. ......太阳、太徴、太阴、戊辰、戊戌、同正徴、其运热……其病热郁……
《素问》71.6. ......少阳、太徴、厥阴、戊寅天符、戊申天符、其运暑……其病上热郁、血溢、血泄、心痛。
《素问》71.10.少阴、太徵、阳明、戊子、天符、戊午太一天符、其运炎暑……其病上热血溢。
《素问》 71.11.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素问》74.41.……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素问》74.41.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素问》74 .41.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素问》74.41.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瘛疭……
《素问》74.52.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灵枢》4.9.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灵枢》8.4.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囷  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灵枢》8.5.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灵枢》20 .5.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灵枢》34.3-4.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灵枢》34.5.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
《灵枢》35.3.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灵枢》37.3.心病者,舌卷短……
《灵枢》42.3.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灵枢》43.2.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灵枢》47.2.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灵枢》54.5.人生……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难经》16.0.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难经》49.3.假令心病……中风得之……其色当赤……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难经》49.4.[假令心病]伤暑得之……当恶焦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难经》49.5.[假令心病]饮食劳倦得之……当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难经》49 .6.[令心病]伤寒得之……当澹言妄语……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
《难经》49.7.[假令心病」中湿得之……当喜汗出不可止……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
《难经》56.2.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甲乙经》1/1.9.《素问》曰:心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九卷》及《素间》又曰:精气并于心则喜。或言心与肺脾二经有错,何谓也?解曰:心虚则悲,悲则忧。心实则笑,笑则喜矣,心之与肺,脾之与心,亦互相成也。故喜发于心而成于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一过其节,则二脏俱伤。
《伤寒论》1.19.脉浮而洪……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
《伤寒论》6.3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7 .49.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金匮》11.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金匮》11.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金匮》11.10.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金匮》11.12.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金匮》12 .3.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金匮》12 .12.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金匮》14 .13.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踝,其入阴肿。
《金匮》25.30.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心脉。
《金匮》25 .36.葱、韭初生芽者,食之伤人心气。
《金匮》 25.41.食糖、蜜后四日内,食生葱、韭,令人心痛。
《金匮》25 .42.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
《脉经》1/13.3.……脉小血少病在心……
《脉经》1/14.2.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
《脉经》2/1.3.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
《脉经》2/1.4.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经,治阴。
《脉经》4/3.4.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
《脉经》4/5 .5.损之为言……四肢皆见脉为乱,是神损也。
《脉经》4/5.5.至之为言……脉微小不相应,呼吸自大,是神之至也。
《脉经》5/4.66.心病目黑,肾之日壬癸死。
《脉经》6/3 .5.心脉沉之小而紧,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气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时手足热,烦满,时忘,不乐,喜太息,得之忧思。
《脉经》6/3 .24.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荡心,呕吐,咳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刻火,为大逆,十死不治。
《脉经》7/22.3.热病,心主气绝,烦满,骨痛,嗌肿,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哭而笑,死。神与荣脉俱去,故心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中藏经》10 .4.假令数在左手……得之沉者,热入于心。
《中藏经》11.1.……面黑,无左寸脉者,心绝也。
《中藏经》19.1.……思虑过度则伤心……
《中藏经》24.1.心者,五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也。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此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身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人烦踝,上为咳唾,下为气泄。其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开,曰平。脉来累累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
《中藏经》24.7.又,心病则胸中痛,四肢满胀,肩背臂膊皆痛。虚则多惊悸,惕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时眩仆。心积气久不去,则苦忧烦,心中痛。
《中藏经》24.9.心腹痛,懊侬,肿,气往来上下行,痛有时休作,心腹中热,喜水,涎出,是蛔蚑心也。
《中藏经》24.11.又,左手寸口脉大甚,则手内热赤,肿太甚,则胸中满而烦,澹澹,面赤,目黄也。
《中藏经》24.12.又,心病则先心痛,而咳不止,关膈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
《中藏经》24 .18.又,心之积,沉之而空空然,时上下往来无常处。
《中藏经》24.19.[心]病胸满、悸,腰腹中热,颊赤,咽干,心烦,掌中热,甚则呕血,夏痉冬甚。宜急疗之,止于旬日也。
《中藏经》24.21.又,其人语声前宽而后急,后声不接前声,其声浊恶,其口不正,冒昧喜笑,此风入心也。
《中藏经》24 .22.又心伤则心坏,为水所乘,身体手足不遂,骨节解,舒缓不自由,下利无休息,此疾急宜治之,不过十日而亡也。又,笑不待呻而复忧,此水乘火也。阴系于阳,阴起阳伏,伏则生热,热则生狂,冒昧妄乱,言语错误,不可采问,心已损矣。扁鹊曰:其人唇口赤,即可治,青黑即死。
《中藏经》24.24.心气实,则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心虚则恐惧多惊,忧思不乐,心气实,胸腹中苦痛,言语战栗,恶寒,恍惚,面赤目黄,喜衄血,诊其脉,左右寸口两虚而微者是也。
《中藏经》40.0.赤丁在舌下,根头俱赤。发,痛,舌本硬,不能言,多惊,烦闷,恍惚,多渴,引水不休,小便不通,发狂者死,未者可治。此疾不过七日,祸必至也,不可治矣。大人小儿皆能患也……赤丁者,其根在心……
《中藏经》41 .1.夫痈疽疮肿……发于喉舌者,心之毒也……
《中藏经》43.2.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也……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
《中藏经》49.46.心绝于肾,肩息,回眄,目直者,一日死。
《病源》20.2.心病候
心象火,王于夏。其脉如钩而洪大,其候舌,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养血,其色赤,其藏神;手少阴其经也。与小肠合,小肠为腑而主表,心为脏而主里。
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髆胛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于四时:病在心,愈于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待于春;起于夏。于日: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待于甲乙;起于丙丁。于时: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禁温衣热食。
心部,在左手寸口是也。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夏,心火王,其脉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脉也。反得沉濡滑者,肾之乘心,水之克火,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而长,是肝乘心,母归子,虽病当愈;反得大而缓,是脾乘心,子之扶母,虽病当愈;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陵火,为微邪,虽病不死。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苁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12-22 10:52 , Processed in 0.0829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