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正名科普连载第三十二期 三 阴阳与诊治 (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在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3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4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5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6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 7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8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9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10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帝曰:其有寿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11 《黄帝内经·素问·玉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12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阳言不别,阴言不理…… 13 《黄帝内经·素问·微四失论篇第七十八》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二)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 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观察病在阴在阳,来决定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以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以治其阳。辩明病在气在血更防及血病,再伤及气,引起气病再及血。 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讲的是什么呢?” 岐伯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脉是有阴有阳的,知道其阳脉,就必知其阴脉,反之,不知其阴脉,也就不知其阳脉。阳脉有5种,但五时之中五藏的阳脉各不相同,因此成为25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五藏真气呈败露之象的真脏脉,如果此败象显现了出来,那就一定要死了。所谓阳脉,就是有胃气的冲和之脉。能够辨别阳脉,就可知道病的所在部位;能辨此脉,就可以判断病者的死期。要了解三阳经的虚实,须诊察人迎;要了解三阳经的虚实,须诊察寸口。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要了解阴脉和阳脉,在临症时,就不致于疑而不决了。” “所谓脉象的阴阳,脉往叫做阴,脉来叫做阳,脉静叫做阴,脉动叫做阳;脉慢叫做阴,脉快叫做阳。” 3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面容的五色变化,呈现在鼻部上下左右各部位,要分别察看它的深浅度。容色显露浅的,用五谷汤液调理,大约10天就好了;容色显露深的,就需要服用汤剂治疗,大约21天可好;容色显露太深的,必定要用药酒治疗,这样100天左右才能痊愈。如果色赤,面容削瘦,则为不治之症,百日内必会死掉。此外,病人脉气短促而阳气虚脱的,必死;温热病而阴血虚极的,也必死。” 4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岐伯说:“人的藏府是应当与四时相应的。如果与四时违背了,那么五藏的精气就会过盛,六府的传化之物会不足;如果相应太过,那么五藏的精气倒会不足;如果相应不足,那么六府的传化之物,倒会有余。如此阴阳不合,病名叫做关格。” 黄帝问:“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从脉诊知道病的所在怎样?从诊脉了解病变是怎样?从诊脉知道病发生在内是怎样?从诊脉知道病发生在外是怎样?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说说这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地运转头关系吧。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间,自然的变化,阴阳的反应,如春天的舒缓,发展为夏天的气候酷热;秋天得劲急,到冬天的严寒。脉搏的上下往来与这四时的变迁是相应的:春脉之应像中规;夏脉之应像中矩;秋脉之应像中衡,冬脉之应像中权。四时阴阳的情况,冬至—阳生,到45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阴生,到45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这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性的,它与脉象变化相一致。假如脉象和四时不相适应,就可从脉象里知道病属于何藏,再依照藏气的盛衰,可以推究出病人的死期。这里的微妙都表现在脉象上,体察应该细心,并根据要领,必须从阴阳开始。阴阳亦有端绪,它是借着五行产生的,并有一定的法则,即以四时的变化为规律。看病时要遵循此规律而不能偏离,将脉象与天地阴阳的变化联系起来考虑。如果真正掌握了其中诀窍,就可以预知生死了。总之,人的声音是与五音(宫、商、角、徵、羽)相适应的,人的气色是与五行相适应的,人的脉象是与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的。” “阴气盛,会梦见涉渡大水,就会害怕起来;阳气盛,就会梦见大火焚烧;阴阳俱盛,就会梦见互相残杀;上部盛就会梦见向上飞扬;下部盛就会梦见向下坠落;过于饱,就会梦见给人东西;过于饿了,就会梦见取人东西;肝气盛了就会梦见自己发怒;肺气盛了就会梦见自己号哭;腹内蛲虫多,就会梦众人聚集;腹中蛔虫多,就会梦见与人相斗受伤。 5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就不易好了。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便患病,亦无其它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藏而传变的,病难愈。 6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九候的脉象,都是沉细弦绝的,为阴,如同冬令一样,这样的病死在半夜。如都是盛疾搏数的,为阳,如同夏令一样。 7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太阳经脉脉偏盛,就要出现虚气上逆、喘息、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的缘故,应该表里都用泻法,取膀胱经的下俞束骨穴和肾经下俞的太谿穴。阳明经脉独盛,是太阳、少阳之气异重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法治之,应该泻足阳明的陷谷穴,补足太阴的太白穴。少阳经脉独盛,是气厥上逆,因此阳蹻脉前的少阳脉猝然而大,应该取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独盛,说明少阳太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就要审察确实。如果五藏之一脉均气少,胃气不平和,那是太阴太过的缘过,应该补足阳明的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二阴经脉独盛,这是少阴热厥,虚阳并越于上,心脾肝肺的脉气争张的缘故。病的根源在肾脏,应该治其经络表里,泻足太阳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经穴复溜,络穴大钟。如果一阴经脉独盛,是厥阴经脉所主,真气已虚,心酸痛,厥气留止与正气相搏,经常自汗,这就应该通过调节饮食,再配合药物治疗,可用针刺,当取厥阴的太冲穴。 8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9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说:“讲得好!”黄帝问:“疟疾究竟怎样治疗?早晚应如何掌握?” 岐伯说:“疟疾将要发作,阴阳也将互相移动,必定是从四肢的末端开始。阳气已被邪伤,阴分随之受到影响,所以阴阳之气还未相并时,以绳索牢固地缚住四肢的末端,使邪气不能入,阴气不能出,两者不能相移;两者不能相移,然后详细观察络脉的情况,若发现孙络坚实充盛而有瘀血时,用针刺放血,这样就会使真气虽往而不能与邪气相并,则疟疾不能发作。” 10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黄帝问:同是一个地区的气侯,而生化寿夭,各有不同,是什么缘故? 岐伯道:这是地势高下不同的缘故,由地势差异造成的。地势崇高的地方多寒,属于阴气所治,地势低下的地方多热,属于阳气所治;阳气太过,四时气侯就到得早;阴气太过,四时气侯就到得晚,这就是地理高下与生化迟早关系规律。 黄帝道:对寿夭也有关系吗? 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因为寒则元气固而多寿;地势低下的地方,因为热则元气泄而多夭。地域小寿夭的差别就小,地域大寿夭的差别就大。因此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阴阳的相胜,气候的先后,人的命长短,生化的时期,才可以了解人的形体和气机。 11 《黄帝内经·素问·玉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辛、甘味的药性是发散的,属阳;酸、苦味的药性是涌泄的属于阴;咸味的药性也是涌泄的,所以属阴,淡味的药性是渗泄的,所以属阳。 12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明白地讲,我还不能分别,隐约地讲,就更不能领会。 13 《黄帝内经·素问·微四失论篇第七十八》诊病时不懂得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疗中的第一种过失。 (三)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映,脖映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2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廓,肝肺内膜,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经,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其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肤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 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剂。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5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6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焠刺之。 ……持气口人迎……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7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嫡第二十一》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8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痱之为病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剌,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泻。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9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10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11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面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1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阳者,深而留之;刺阴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以数调之也。 1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14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第四十五》……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15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 16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17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日: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18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而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 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宜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19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肉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后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 20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 1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肺属阳中之少阴,它的原穴是太渊,太渊左右共二穴。心属阳中之太阳,它的原穴是大陵,大陵左右共二穴。肝属阴中之少阳,它的原穴是太冲,太冲左右共二穴。脾属阴中之至阴,它的原穴是太白,太白左右共二穴。肾属阴中之太阴,它的原穴是太溪,太溪左右共二穴。膏的原穴,是任脉经的鸠尾,鸠尾一穴。肓的原穴,是脐下的气海,气海一穴。以上五藏的原穴各有二穴,加膏、肓两原穴,共计十二原穴,以通藏府表里之气,所以能治五藏六府之病。大凡酸胀病,可取足三阳经的腧穴;飧泄病,可取足三阴经的腧穴治疗。 2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黄帝说:人形体与气的顺逆情况怎样?岐伯说:“如外气似不足,而病气显现有余的,是邪偏胜,应该急泻其邪。如外形气似有余,而病时正气显现不足的,应该急补其正。如外形显现虚弱,病时正气显现不足,这是阴阳表里都不足,不宜用刺治法,如用针治,则使其更衰弱,而阴阳表里的血气都将枯靖,五脏空虚,筋骨精髓枯槁。老年人固然会死亡,就是壮年人也难以康复了。如外形正气充足,病气也有余,这是阴阳表里都有余,可先泻去其邪,而后根据各经的虚实进行调治。所以说:运用针治如果不懂得经脉循行的逆顺,真气与邪气斗争情况,遇实证而用补法,可使阴阳表里之邪气弥漫,充斥于肠胃,撑胀于肝肺,则阴阳表里的正气错乱;遇虚证而用泻法,可使经脉空虚,血气枯竭,肠胃气虚而致皱叠,肌肉消瘦而致皮肤萎缩缺乏弹性,毫毛腠理枯折而憔悴,那就预计其离死期不远了。因此说:用针治病的要点,在于懂得调节阴阳盛衰。调节阴阳,才能使精气充足,形体与气的活动,内外统一,神气内藏而不泄散。所以说:“技术高明的医生,能调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正常的平衡状态,技术一般的医生,可能造成经脉之气血运行逆乱,技术低劣的医生,往往造成精气耗绝而危及生命。所以说:技术底劣的医生是不可不特别谨慎的。运用针治法,必定要仔细审察五藏病情的变化情况,四时五藏脉象的相应情况,以及经络的虚实,皮肉的柔脆或坚实,然后才能进行治疗。 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病在阴中之阴的五藏,可刺阴经的荥穴和输穴;病在阳中之阳的皮肤,可刺阳经的合穴;病在阳中之阴的筋骨,可刺阴经的经穴;病在阴中之阳的六府,可刺络穴。因此,疾病的性质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而异,病在体表,由于外感邪气引起的属阳,称为“风”;病在体内,由于病邪在内,使气血阴滞不畅的属阴,称为“痹”;如果表里阴阳俱病的,称为“风痹”。再从疾病的症状来分析,如果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没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阳证;没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见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阴证。由于体表无病而内藏受伤,当速治其里,不要误治其表;由于内藏无病而体表受伤的,当速治其表,不要误治其里。 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正气虚弱的人,脉口和人迎的脉气都短少而不及尺寸。像这种情况,是阴阳都虚的征象。这种阴阳两虚的病人,用针治疗时,如偏于补阳,会使阴竭,如偏于泻阴,就会使阳无所依而外脱。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给予甘味的补药,不可给予剧烈的药剂。……阴脉盛大而阳脉虚弱的病证,当先补阳脉之正气,后泻阴脉之邪气,使阴有余阳不足得到调和;阴脉虚弱而阳脉盛大的病证,当先补阴脉之正气,后泻阳脉之邪气,使阴不足阳有余得到调和。……疼痛多属阴,痛而用手按不到的阴邪,应当深刺。瘙痒属阳,应当浅刺。病在上部的多属阳,病在下部的多属阴。疾病先从阴经开始的,当先治其阴经而后治其阳经;疾瘸先从阳经开始的,当先治其阳经而后治其阴经。 5 《黄帝内经· 灵枢·脉度第十七》如果五藏之气不调和,则七窍的功能就要失常……阴大盛,则阳气不能营运于内,所以称为“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营运于外,所以称为“格”,阴阳之气都盛,不能互相营运,则叫做“关格”。见到“关格”的症状,就不能尽享天年而死亡了。 6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四肢外侧转筋,应治阳经;四肢内侧转筋,应治阴经,都可以用火针粹刺……是诊气口与人迎之脉……这就是所谓气口是候阴分的,人迎是候阳分的。 7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嫡第二十一》手太阴经的病可以发汗,足阳明经的病也可以发汗。如果取阴经的穴位用泻法,而汗出过多时,可取阳经的穴位用补法来止汗;取阳经的穴位用泻法而汗出过多时,可取阴经的穴位用补法来止汗。 8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痱病……其病如果是先从阳分起始而后转入阴分的,应先治阳分,而后再治阴分,用浅刺的方法。热病已经三天,气口的脉象静而不变,人迎的脉象躁扰不宁,应当取治于各阻经,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中选穴,以泻其热邪发其汗,并充实三阴经,以补阴分的不足。如果身热很甚,但人迎、气口的脉象都沉静,就是脉证不符的坏证,不可用针刺;对于可针刺暗的病证,应立即施治,即使不得汗出,邪热也会外泄。所以吁勿刺的缘故,因见有脉证不符的死亡的征象。 9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由于寒邪侵入皮肤,阴寒之邪偏盛,体表阳气偏虚,所以出现发冷,战栗的症状。治疗时,应柔用温补各阳经的方法。 10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如何鉴别藏胀与府胀呢?岐伯说:病在阴分属于藏,病在阳分属于府。 11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脉内的气偏盛而血偏虚的,所以刺时容易脱气,气脱就会神昏而仆倒;血气虽然并盛而阴气较多的,它的血行滑疾,所以刺时血向外喷射。阳气积蓄于络脉之内,停留已久而不能外泄,以致血色变黑而质厚浊,所以不能射;刚刚喝了汤水所变化的液汁渗入于络脉,还没有完全与血液混和起来,所以刺出的血中有水汁夹杂。如果不是新饮的汤水,而病人体内本有水液停留,久之会形成水肿。阴气积聚在阳分,已经渗入到络脉,因此当刺治时,血还未出而气已先行,故使局部肿起;经脉内的阴气和脉外的阳气刚相接触,还没有融合调和,此时针刺用泻法,阴阳两气可同时脱失,使表里之间失去联系,以致色脱而颜面苍白。刺时血出过多,虽外在颜色没有变化,而胸中烦闷,这是因为刺络血出过多,使经脉也空虚了;若属于阴经空虚,就会因阴脱而产生烦闷。阴分和阳分邪气相结合而形成痹证,在内泛滥于经脉,在外渗注到络脉,这样,阴分与阳分都是邪气有余,虽然多出一些血,也不会致虚。 1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道:对清浊之气的刺法怎样呢?岐伯说:凡是受清气的都比较瀑利,受浊气的都比较滞涩,这是一般情况。“所以刺阴经时要深刺而留针;刺阳经时要浅刺而快出针;如果清浊互相干扰素乱,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接常规分别调治。 1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说:上面所说的十二月和十日,怎样与经脉相配合?岐伯说:十二地支配合十二月以及与足十二经脉的相应关系是这样的:正月配寅,称为正月建寅,此时为阳气初生,主左足的少阳经;六月未,主右足的少阳经;二月卯,主左足的太阳经;五月午,主右足的太阳经;三月辰,主左足的阳明经;四月巳,主右足的阳明经。因三、四两个月夹在两阳的中间,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七月申,自然界阴气渐生,主右足的少阴经;十二月丑,主左足的少阴经;八月酉,主右足的太阴经;十一月子,主左足的太阴经;九月戍,主右足的厥阴经;十月亥,主左足的厥阴经。因九、十两个月夹在两阴的的中间,为阴气交会的时间,所以称为厥阴。以十天干配合十日以及与上肢十条经脉的关系是:甲日主左手的少阳经,己日主右手的少阳经;乙日主左手的太阳经,戊日主右手的太阳经;丙日主左手的阳明经,丁日主右手的阳明经。丙丁都属火,丙、丁日是两火合并,所以称为阳明。庚日主右手的少阴经,癸日主左手的少阴经;辛日主右手的太阴经,壬日主左手的太阴经。 14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第四十五》黄帝说:这个问题说起来真是困难呀!尽管问题复杂,可是这深刻明显的道理是无法遮蔽的。说它不可遮蔽,是因为其理论基础没有脱离阴阳这个基本规律。把临床的各种现象综合起来观察,用切诊来验脉象的变化,以望诊来获得外部的病象,这就像清水、明镜反映物体形象一样的真切。如果人的声音不响亮,色泽晦暗,就是五藏的功能有了改变,这是由于人体阴阳的内外相互影响,就如同以槌击鼓,响声必随着打击而发出来,也像影子和形体相随而又相似形体一样。所谓“远”,是从外在形体的变化可以测知内藏的疾病,所谓“近”,是从内藏的疾病可以推测外在的证候,这些道理就是阴阳的高深理论,也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15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病从内生的,当先治其藏,后治其府,如先后颠倒,病情必然加重;病生于六府的,应该先治其表;后治其里,内外表里颠倒而误治,会引邪深入,加重病情。如脉见滑大或更易长脉,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使人日有妄见,神志反常,这是因为阳邪盛,与阳气合并的病象,通过泻阳的方法治疗,改变其阳盛伤阴的局面,就会治好。……因此在治疗时,阴衰而致阳盛的应补阴以配阳,阳衰而致阴胜的应助阳以和阴。只要明确部位和五色的关系,在诊断治疗上就会万无一失;能别左右,就能知道阴阳运动的规律了;男女病色的转移,其位置是不同的(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所以必须掌握阴阳的规律。 16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由于手太阴寸口脉和足阳明人迎脉的经气是互相贯通的,所以它们的搏动是一致的。阳病时阳脉宜大,若阳病而阳脉反小者为逆;阴病时阴脉宜小,若阴病而阴脉反而大者为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寸口和人迎脉应当协调,静则俱静,动则俱动,像牵引绳索一样的均匀,若上下之脉如引绳而不匀而一方偏盛,就是病态。 17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说:重阳的人,其精神易于激动,针刺时得气很快。黄帝问:什么叫做重阳之人呢?岐伯说:重阳之人,富于感情,就像火一样炽热,性情高傲不屈人下,说话爽朗流利,走路趾高气扬,心肺二藏之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激扬发越,所以精神易于激动而针后得气很快。……黄帝说:有的人下针后能很适时得气,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是由于人的阴阳协调,气血濡润和畅,所以针刺后就会很快地得气。 黄帝说:有的人在出针后才出现反应,这是哪一种气的作用促使这样的呢?岐伯说:这种人多阴而少阳,阴的性质主沉,阳的性质主浮,因阴偏盛,主沉潜敛藏,所以针刺时反应迟缓,当针出后,阳气随其针后而上浮,所以才出现反应。 黄帝说:经过几次针刺后才产生反应,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种人多阴而少阳,其气机沉敛而气至难,所以需经过几次针刺后才出现反应。 18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说:对待五种形态的人,怎样分别治疗呢?少师说:太阴型的人,体质多阴而无阳,他的阴血浓浊,而卫气滞涩。阴阳不能调和,所以形成筋缓而皮厚,刺治这种体质的病人,若不急泻其阴分,就不可能使病情减轻。少阴型的人,体质是多阴少阳,胃小而肠大,六府因而不调,所以足阳明胃经的脉气就微小,手太阳小肠经的脉气就偏大,因气少不能摄血,容易造成血脱、气败的局面,因此,必须详察阴阳盛衰的情况,进行调治。太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而无阴,对这种病人必须谨慎调治,不能泻其阴,以防阴气虚脱,只能泻其阳,但要避免泻之太过,如果阳气过度损伤,就容易导致阳气外脱而发狂,若阴阳都脱,就会暴死或突然不省人事。少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而少阴,经脉小而络脉大,血深在里,气浅在表,即是多阳少阴,所以在治疗时就当充实其阴而泻其阳,如果单独泻其络脉太过,又会迫使阳气很快地耗散,而形成中气不足,病就难治了。阴阳和平型的人,其体质阴阳之气协调,血脉和顺,在治疗时,当谨慎地诊察其阴阳的盛衰,邪正的虚实,并端详其面容的表现,以推断藏府、经脉、气血有余或不足,然后进行调治,邪气盛的就用泻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法,一般虚实不明显的病证,就从其本经取治。 以上是说明调治阴阳时,要根据五种类型的人的不同特性分别施治。 19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阳的变化,可以用寒暑的变化来说明。在炎热的时候,地面的水分被蒸腾而成云雨,草木根茎的水分就减少了。人体受了热气的熏蒸,阳气也浮而在外,所以皮肤弛缓,腠理开放,血气衰减,汗液大泄,肌肉滑利。宅在寒冷的时候,土地冻,水结冰,人的阳气也收藏在内,所以皮肤致密,腠理闭合,汗不出,血气强旺,肌肉坚紧而涩。这个时候,善于行水的人不能在冰上往来;善于穿地的人,也凿不开冻土;善于用针的人,同样不能治疗四肢厥逆的病证。若血脉因寒而凝结,坚聚如冰冻,往来不流畅,是不能立即使它柔软的。所以行水的人,必须等待气候转暖,冰冻开化后,才能在水行丹,大地才能穿凿。人体的血脉,也是这样的道理。治疗厥逆病,必先用温熨的方法,以调和其经脉,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以及项、脊等关节交会之处,进行熨灸,待温热之气通达各处,血脉也就恢复正常的运行了。然后再观察病情,如脉气滑润流畅的,可采用针刺的方法使其平复,如脉象坚紧的,可用破其坚实散其结聚的疗法,待厥逆之气下行,才能止针。 20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要仔细候其气至再下针,疾病才可如期而愈……病在三阳经,必候气在阳分时针刺;病在三阴经,必候气在阴分时针刺。 (五) 经典原著《难经》 1 《难经·二难》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2 《难经·三难》……关之前者,阳之动,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人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 3 《难经·四难》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4 《难经·六难》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5 《难经·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耶?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虽阳脉,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虽阴脉,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6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而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7 《难经·七十难》七十难曰:经言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者,何谓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阳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纳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阴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 8 《难经·七十二难》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 1 《难经·二难》从关部到尺泽,属于尺部脉范围,属阴;从关部到鱼际,属于寸部范围,属阳。从鱼际致尺泽长—尺一寸(同身寸法),若以关为界,至鱼际为一寸,至尺泽为一尺。故从关上分去一寸,即为尺部;从关向下分去一尺,即为寸部。但切按寸口脉不需要这样的长度,按实际需要,结合阴阳的道理,尺部取一寸,寸部取其九分,以合阴阳之数。 2 《难经·三难》答:关部的前面为寸脉,属阳,长度九分而带浮象。超过此标准称为太过;达不到此标准称为不及。如果脉上盛而冲达鱼际,称为溢脉,是外关内格,即阳外闭而不下,阴从内出而格阳于外,此为阴乘阳位之脉。关部的后面为尺部脉搏动,属阴,长度一寸而带沉象。超过此标准称为太过;达不到此标准称为不及。如果脉下盛而尺部垂长,称为覆脉,为内关外格,即阳气太盛,阴内闭而不上,阳从外格阴于内,此为阳乘阴位之脉。因此说覆、溢脉都是阴阳之气相互隔绝的真脏脉。 3 《难经·四难》四问:脉象区分阴阳的方法是什么? 答:人呼气是自内而外、由下向上,出于上焦阳分,心肺主之,故脉搏由内而外,浮脉属阳,以候心肺;吸气是自外而内、由上达下,纳于下焦阴分,肝肾主之,故脉搏由外而内,沉脉属阴,以候肝肾;呼吸之间,脾司纳化水谷精微,脾的脉气蕴于其中用,即脉有胃气。所以说浮沉为脉象阴阳的两纲。浮脉皆主心肺,如何鉴别? 答:浮脉兼大而散,属心脉;浮脉兼短而涩,属肺脉。 沉脉皆主肝肾,如何鉴别? 答:脉坚实而长,属肝脉;脉重按濡软,轻按又较有力,属肾脉;脾居中焦,生养四脏,其脉从容和缓,体现在浮沉之中,以上是区分脉象阴阳的方法。 脉象中有一阴一阳脉,一阴二阳脉,一阴三阳脉,一阳一阴脉,一阳二阴脉,一阳三阴脉等,按这样说法,难道寸口有六种脉一起搏动吗? 答:这里所谈的并不是六脉一起搏动,说的是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浮脉属阳,滑脉属阳,长脉属阳;沉脉属阴,短脉属阴,涩脉属阴。所谓一阴一阳脉,如脉沉而滑;一阴二阳脉,如脉来沉滑而长;一阴三阳脉,如脉来浮滑而长。偶有瞬间沉脉。所谓一阳一阴脉,如脉浮而涩;一阳二阴脉,如脉来长而沉涩;一阳三阴脉,如脉来沉涩而短,偶有瞬间浮脉。应根据各经脉脏腑反映在寸口相应部位的脉象。以判断病变的逆顺。 4 《难经·六难》六问:脉有阴盛和阳虚,也有阳盛和阴虚,指的是什么意思?答:脉象浮取软弱细小,沉取坚实粗大,这叫阴盛阳虚;相反,脉象沉取细弱,浮取实大,叫做阳盛阴虚。这就是阴阳虚实的意思。 5 《难经·二十难》医经上说,脉有伏匿,伏匿在什么部位才称之为伏匿? 答:这说的是阴脉和阳脉相互乘加、相互伏匿的情况,在属阴的尺部应当见阴脉,而反出现浮滑而长的阳脉,这就是阳脉乘加阴脉的部位;若阳脉中时夹有沉涩而短属阴的脉象,这就叫做阳脉中伏匿着阴脉。在属阳的寸部应当见阳脉,而反出现沉涩而短的阴脉,这就是阴脉乘加阳脉的部位;若阴脉中时夹有浮滑而长属阳的脉象,这就叫做阴脉中伏匿着阳脉。 寸部和尺部都出现阳脉,为阳热盛实,叫做“重阳”,可发生精神错乱、肢体躁动的狂证;寸部和尺部都出现阴脉,为阴气盛实,叫做“重阴”,可发生神志呆滞、情绪抑郁的癫证。寸微阳脱可出现幻视、幻觉,尺微阴脱可出现双目失明。 6 《难经·五十八难》治疗伤寒病,有的使用发汗法而愈,而使用泻下法就会死亡;有的使用发汗法反致死亡,采用泻下法却能治愈,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病人外伤寒邪,寒为阴邪,遏抑卫表阳气,所谓阳虚阴盛,此时用发汗法,使腠理开发,卫阳布达,寒邪从表而散,故病痊愈;若使用泻下法,寒邪不散,反伤正气,可致死亡。若寒邪化热,热邪内结,阴津受灼,所谓阳盛阴虚,此时泻下结热。便可保全阴津,即下之而愈;若反用发汗法,热结不去,徒伤阴津,病进而死。 7 《难经·七十难》七十问:医经上说,春夏季节针刺宜浅,秋冬季节针刺宜深,这是什么道理? 答: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蒸腾向上,人身的阳气也趋向于上部和最肤浅层,所以应当采取浅刺的方法;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沉伏于下,人身的阳气也藏匿于内部和筋骨深层,所以,应当采取深针的方法。 在针法上,春夏两季各需引导—阴之气,秋冬两季各需引导一阳之气,这是什么道理? 答:春夏气候温暖,阳气偏盛,必须从内部引导一些阴气外合于阳,具体针刺手法:在开始进针时,即深刺到肝肾所主的筋骨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提举以引导肝肾阴气上达阳分。秋冬气候寒冷,阴气偏盛,必须从外部引导一些阳气内合于阴。具体针刺手法:在开始进针时,即浅刺到心肺所主的血脉皮肤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深刺以引导心肺阳气达于阴分。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必须引导一阴之气、秋冬必须引导一阳之气的针刺方法。 8 《难经·七十二难》七十二问:医经上说,能够懂得迎随经脉之气原理及针刺法,就可以使经脉之气得到调和,而运用凋和经脉之气的方法,必须首先辨别阴阳。这应该怎样理解呢? 答:运用针刺迎随补泻方法,首先耍了解营卫之气在经脉中的流行方向,即经脉气血往来循环的方向,然后决定针刺的手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而逆刺时为泻法;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刺时为补法,这就是针刺迎随补泻法。至于运用调和经气的方法时,首先要辨别阴阳,就是必须了解病人表里内外的证情,根据病变的阴阳盛衰,施与迎随补泻的针刺方法进行调治。这就是医经上说的,运用调和经脉之气的方法,必须首先辨别阴阳的含义。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 1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鞭,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3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冶第二十一》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鞭;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 1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问:脉象中有阴和阳的表现,怎样分别呢?答:凡是大、浮、数、动、滑是阳的脉象。而沉、涩、弱、弦、微是阴的脉象。凡阴邪的病见到阳的脉象是疾病好转的征兆,阳邪见到阴的脉象,是疾病加剧的表现。……当脉象表现出浮、数、食量不减,无大便者是实证,病名叫阳结,经过十七天其病会加剧。当脉象表现出沉、迟,食量减少,身体沉重感,大便稀是“阴结”的表现,经过十四天,其病当加剧……问:病有畏冷,又发热的是什么原因?答:脉象表现出阴的不足,阳往从之;脉象表现出阳的不足,阴往乘之。问:什么是阳不足?答:如果寸部的脉象为微,这是阳不足,阴气上升阳气不振,出现畏冷。问:什么是阴不足?答:尺部的脉象为弱,这是阴不足。阳气下陷,阴气不振,引起发热……阳的脉象是源,阴的脉象是弱的病人是血虚,血虚的病人则有“筋急”的表现。……问:如何知道病在什么时候得的,会在什么时间痊愈?答:如果病是半夜得的,多在明天中午痊愈,中午得病的人,多在半夜痊愈。原因是,白天得病半夜好的,是阳得阴则解;半夜得病,中午好的是阴得阳解。 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部的脉象为微,尺部的脉象为紧,病人虚弱多汗,这是阴邪常在,阳气不见的原因。 3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阳盛阴虚的病人,发汗会加重病情,用攻下的方法则会使病愈;阳虚阴虚的病人,用发汗的方法,会使病痊愈,用攻下则会加重病情。 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太阳中风证脉象为浮缓,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还可见鼻鸣,干呕等;这是外感风寒,荣卫不和(卫强营弱);治疗是解肌袪风,调和营卫,药方用柱枝汤。 5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冶第二十一》左右手脉弦而迟者,必心口窝下实满。脉大而紧者,为表满中有里实,可攻下之,用大承气汤。 (九) 经典原著《金匮要略》 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证第三》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病……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4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十)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 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证第三》百合病见于阴的病人,用养阳扶阳的方法救治他。若病见于阳,不予养阴以配阳,而反攻其阴,则阴更伤,复发其汗并伤其阳,是错误的;若病见阴,不扶阳以和阴,而反攻其阳,则阳更伤,乃复下之,并伤其阴,同样也是错误的。 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以身体肌肤麻木,脉涩为症状的“血痹病”因血行不畅,阳气为邪气所阻,以致血行滞涩,所以用针刺方法以引导阳分,阳气行则邪气去,邪气去则脉象和而不紧。 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现在知道阳虚的病发在上焦,出现胸痹,心痛的人,其尺脉有弦的脉象。 4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脉象大(阳)而紧(阴)的,主寒实内结,可以用攻下的方法。 (十一)经典原著《脉经》 1 《脉经·第一卷·分别三关境界脉所主第三》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 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府,得阴属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依此阴阳以察病也。 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 尺脉沉细者,名曰阴中之阴,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 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 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苦两胫重,少腹引腰痛。 寸口脉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其人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 何以知人露卧得病?阳中有阴也。何以知人夏月得病?诸阳入阴也。 2 《脉经·第二卷·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 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经,治阴。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昧目,善畏如见鬼状,多惊,少力。刺足厥阴经,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 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实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经,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 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经,治阳。 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刺足厥阴经,治阴。 左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膀胱脉也。苦逆冷,妇人月使不调,王月则闭,男子失精,尿有余沥。刺足少阴经,治阴。在足内躁下动脉。 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逆冷,胁下有邪气相引痛。刺足太阳经,治阳。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左手关后尺中阴绝者,无肾脉也。苦足下热,两髀里急,精气竭少,劳倦所致。刺足太阳经,治阳。 左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苦恍惚,健忘,目视??,耳聋怅怅,善鸣。刺足少阴经,治阴。 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苦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即咳。刺手太阴经,治阴。在鱼际间。 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无休息时。刺手阳明经,治阳。在手腕中。 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经,治阳。 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彭彭,与肩相引。刺手太阴经,治阴。 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阴经,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 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不思饮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阳明经,治阳。在足上动脉。 右手关上阴绝者,无脾脉也。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不欲动,善呕。刺足阳明经,治阳。 右手关上阴实者,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刺足太阴经,治阴。 3 《脉经·第三卷·心小肠部第二》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五内干枯,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脉浮有表无里,阳无所使,不但危身,并中其母。 [肺脉]迟在上,伤毛发;数在下,伤下焦。中焦有恶则见,有善则匿。阳气下陷,阴气则温,阳反在下,阴反在巅,故名曰长而且留。 ……沉为阴,在里,不可发汗。发则蜾虫出,见其霜雪。阴气在表,阳气在藏,慎不可下,下之者伤脾,脾土弱即水气妄行。下之者,如鱼出水,蛾入汤。重客在里,慎不可熏,熏之逆客,其息则喘。无持客热,令口烂疮。阴脉且解,血散不通,正阳遂厥,阴不往从。客热狂入,内为结胸。脾气遂弱,清搜痢通。 4 《脉经·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三部者,寸、关、尺也。尺脉为阴,阴脉常沉而迟;寸、关为阳,阳脉俱浮而速。气出为动,入为息。故阳脉六息七息十三投,阴脉八息七息十五投,此其常也……脐以上阳也,法于天;脐以下阴也,法于地;脐为中关。 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焱大者,死。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5 《脉经·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二》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 6 《脉经·第七卷·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热病,阳进阴退,头独汗出,死。阴进阳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阴阳俱进,汗出已,热如故,亦死。阴阳俱退,汗出已,寒栗不止,鼻口气冷,亦死。 热病,所谓并阴者,热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谓并阴,故治。 热病,所谓并阳者,热病已得汗,脉尚躁盛,大热,汗之,虽不汗出,若衄,是谓并阳,故治。 脾伤,即中风,阴阳气别离,阴不从阳,故以三分候其死生。 问曰:秋冬无极阴,春夏无极阳,何谓也?对曰:无极阳者,春夏无数虚阳明,阳明虚则狂;无极阴者,秋冬无数虚太阴,太阴虚则死。 7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 师曰:寸口脉,卫气平调,荣气缓舒。阳施阴化,精盛有余,阴阳俱盛,故成双躯。 脉来近去远,故曰反,以为身躯,而反断,此为有阳无阴也。 妇人经月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反洒淅,不欲食饮,头痛心乱,呕哕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滑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胞散,散者损堕。设复阳盛,双妊二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 ……寸口脉濡而紧。濡则阳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气虚,血竭凝寒,阴阳不和,邪气舍于荣卫。 ……寸口脉沉而微……阴绝则亡血。 (十二)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 1 《脉经·第一卷·分别三关境界脉所主第三》从鱼际穴到高骨段,退行一寸处,名叫寸口,由寸口经一寸为高骨处,由高骨处量至一尺处,穴名叫尺泽,故高骨前后称尺寸。一寸之后一尺之前的高骨处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关为三分之,阴入关为三分之,故称三阴三阳。阳生于阴尺而运动于寸,阴生于阳寸而运动于尺。《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府阴阳逆顺第七》诸经脉损衰,各随其部所主,详察按照阴阳,谁与谁在先在后的次序。阴经病治藏,阳经病治府。奇邪所居处,如何扑取呢?详审而可知者,以针刺入穴位则病即愈。《辨脉阴阳大法第九》关前为阳位,关后为阴位。阳位之心、膻中、肺、胸中肝、胃,得数脉则易吐血,阴位之脾、肾、腹得微脉则易下利,阳位得弦脉则易头痛,阴位得弦脉则易腹痛,阳位脉微则易为如发汗之自汗,阴位脉微则易自下泄,阳位得数脉易为口生疮,阴位脉数加微,身必发热恶寒而烦躁,如受扰不得眠。阴位加阳脉为真寒假热则强健,阳位加阴脉为真热假寒则易癫。得阳脉属府病,得阴脉属藏病。无胃阳脉则寒厥,无脾阴脉则病呕。胃阳脉微不能呼,脾阴脉微则不能吸,脾胃病呼吸不足,胸中气短,靠此阴阳位脉象以诊察病情。寸部脉浮洪而速者,名叫阳中之阳。病家困苦烦闷,身体发烧,头痛,腹中热。即表里皆热。寸部脉沉细者,名叫阳中之阴。病家困苦伤悲不欢乐,不愿闻人声,少气,时时自汗,血脉不通顺,臂不能上举。尺部脉沉细者,名叫阴中之阴。病家困苦两胫酸痛,不能久立,血气衰败,小便淋沥不断,阴囊下潮湿发痒。尺部脉滑而浮洪者,名叫阴中之阳。病家困苦小腹满痛,不能尿,尿则小便中疼痛,大便时也是如此。尺部脉牢且长,关部无有,这是阴干阳。病家困苦两胫沉重,少腹牵引腰痛。寸部脉壮大,尺中无有,这是阳干阴。病家困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冷。《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问:何脉能知人露臥得病?答:关前阳部中有阴虚不实之脉象。问:何脉能知人在夏月得病?答:诸阳脉已入关后阴部。 2 《脉经·第二卷·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部阳断者为无手太阳小肠经脉。病苦肚脐处麻痹,小腹中有实疝气瘕,病旺盛之月则寒疝上触心口窝。宜刺手少阴心主经,治阴经去阳经病,刺手少阴心主经大陵穴在掌后横理中。左手关前寸部阳实者为手太阳小肠经脉实。苦脑心下紧急麻痹,小肠有热,因而小便色赤黄。宜刺手太阳小肠经,治阳经去阳经病。刺手太阳经后溪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左手关前寸部阴断者为无手少阳心主经脉。苦心下恶痛,掌中热,时时好呕,口中创伤溃烂。宜刺手太阳小肠经穴,治阳经去阴经病。左手关前寸部阴实者为心主脉实。病苦心下有水气,忧恨发生。宜刺手少阴心主经穴,治阴经去阴经病。左手关部阳断者无足少阳胆经脉。病苦膝盖疼痛,口中苦,眯眼睛,好畏惧如见鬼状,多吃惊乏力。宜刺足厥阴肝经,治阴经去阳经病,穴位在足大指间的大敦穴,或刺三毛中行 间穴。左手关部阳实者为足少阳胆经脉实。病苦腹中热实不安,身躯冷飕飕的。宜刺足少阳经,治阳经,穴位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的侠溪穴。左手关部阴断者无厥阴肝经脉。病苦癃闭,遗溺难言,两胁下有邪气,好吐。宜刺足少阳经,治阳经去阴经病。左手关部阴实者为肝经脉实。病苦肉中疼痛,动足好抽筋。宜刺足厥阴肝经,治阴经病。左手关部后之尺部阳脉断者无膀胱经脉。病苦身寒冷,如为妇人则月经不调,经三个月则经闭,如为男子则失精尿有余淋沥不止。可刺足少阴肾经,治阴经去阳经病,针刺于足内踝下动脉太溪穴。左手关部后尺部阳实者膀胱经实。病苦寒冷,两胁下有邪气相牵引而疼痛。治宜刺足太阳膀胱经脉,治阳经,针刺于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束骨穴。左手关部后尺部阴脉断者无肾脉。病苦足下热,两大腿骨里急,精气尽或少,疲劳困倦所致。刺足太阳膀胱经,刺阴经治阳经病。左手关部后尺部阴实者为足少阴肾经实。病苦精神恍惚,健忘,目视不明,耳聋,或者有不痛快事耳好鸣。宜刺足少阴肾经穴,治阴实。右手关部前寸部阳脉断者无手阳明大肠经。病苦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则咳。宜刺手太阴肺经,治阴去阳病,穴位于鱼际间为鱼际穴、太渊穴。右手关部前寸部阳实者手阳明大肠经脉实。病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无休止时。针刺手阳明大肠经,治阳去阴病,穴位于手腕中之阳溪穴。右手关部前寸部阴绝者无手太阴肺脉。病苦少气,咳气不顺,喉中塞,如伤食气不顺。针刺手阳明大肠经,治阳去阴经病。右手关部前寸部阴实者手太阴肺实。病苦少气,胸中满,喘与肩相牵引。宜针刺手太阴肺经穴,治阴实。右手关部阳绝者无足阳明胃脉。病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寒。针刺足太阴脾经,治脾阴去胃阳病,针于足大指本节后一寸之公孙穴。右手关部阳实者足阳明胃经实,病苦肠中物难下行,不思饮食,胃得食不能消。针刺足阳明胃经,治阳,穴位在足上动脉冲阳穴。右手关部阴绝者无足太阴脾脉。病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不欲动,好呕。针刺足阳明胃经,治足阳明胃。右手关部阴实者足太阴脾实。病苦肠中物难下行如大便坚状,大便难。针刺足太阴脾经,治阴经脾实。 3 《脉经·第三卷·心小肠部第二》荣血津液上出,大汗见于头上,体内五藏干枯,至胞中空虚,己成虚证,医当补虚而反攻下之,又一次伤津,此为虚以实治而成之重虚证。脉浮有表证无里证,表阳对此证攻里不可使,不但危害本身,因失津液并中伤脾胃之母——心。《肺大肠部第四》肺……卫能在脉外受邪伤毛色,荣血在脉中受邪则伤下焦。中焦有邪则病可见,无邪则病不见。热下降,寒则转温,今热反在里,寒反在表,故称之为长,而且留。《肾膀胱部第五》沉为阴寒在腹时在,不可发汗,发汗则如蜾虫出现在冬天霜雪之中。阴寒(阴气)在外,阳热在藏体内,未在肠胃,诚不可下,下之则伤脾,脾土弱则不能克肾水,则水气乱流(行),被攻下下的病人,如鱼出水,飞蛾入热水难以生存了!重邪在里,慎不可热熏,熏之为逆治生邪,病人呼吸则变喘,未执(持)着邪热,反令口烂生疮,阴脉将散,荣血散经不畅通,决阳热则成为四肢厥,荣血不往从。邪热狂人,于胸内则成为结胸。脾功能遂弱,便清泻通。 4 《脉经·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人有三十六十种脉象是效法一年有三百六十日。三部即寸部关部尺部。关(高骨处)至尺部脉谓之阴脉,阴脉常沉而且迟缓;寸部至关脉为阳脉,阳脉俱浮而且迅速。脉出谓之动,脉入谓之息,故阳脉速约六息七息十三息(投),阴脉迟约八息七息十五息,此为阴脉和阳脉迟速之常。……脐以上之上体属阳象天,脐以下之下体属阴象地。脐为中为关。《诊百病死生决第七》老年人脉微,卫能弱荣血强者主生,脉浮大加喘息者主死。荣血弱卫能强,脉至而代,至奇月而死。 5 《脉经·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二》脉:寅时(平旦)为太阳脉;卯时(日中)为阳明脉;申时(晡时)为少阳脉;戍时(黄昏)为少阴脉;子时(夜半)为太阴脉;丑时(鸡鸣)为厥阴脉。这是三阴脉和三阳脉的时间。 6 《脉经·第七卷·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热病,表热进,里寒退,头独出汗主死。里寒进,表热退,腰以下至足出汗,亦主死。里寒表热俱进,出汗已,热如故,亦主死。里寒表热俱退,出汗已寒栗不止,鼻口出气冷,亦主死。……热病所谓并阴者,是指热病已得汗,因得泄热,如足谓并阴,故可治。热病,所谓并阳者,热病已得汗,脉尚动盛,身大热,发汗,虽不出汗,如衄,是称之并阳,故可治。《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脾伤即中风,荣卫别离,荣不顺从卫,故用三分诊其主死主生。《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问:秋冬无数阴,春夏无数阳,是什么意思?答:无数阳者,春夏真无数虚阳明,即春夏无重虚阳明,阳明虚则狂。无数阴者,秋冬无数虚太阴,即秋冬无重虚太阴,太阴虚则死。 7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脉如平人而按之滑者,为已怀孕之象。《经》载:人无病,而藏府脉搏动滑与平人不同,谓之有孕脉。此是荣血与卫能和合,之藏府化生。《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师答:寸部阴脉,卫能平和,荣血缓舒,藏府化生,精盛有余,荣卫皆盛,故知双胞胎。……脉沉涩,以此脉以为有孕而诊断反了,此为卫能足荣血不足之故。……妇人月经下,只是微少。师脉诊之,反说已有孕,其后详之,果然是有孕,其脉是何种?如何区别呢?师答:寸部脉,脉象皆如平人,荣血卫能和合,按之脉滑,微抬手则轻浮,阳明、少阴,各脉象同平人,身反哆嗦恶寒,不爱吃东西,头疼痛心烦乱,呕哕爱吐,呼气则脉微数,吸气则脉不变仍微数,脉中卫能多如气四溢,荣血多脉滑荣血盛,滑则荣血多为实,六经营养则胎成,所以月经微见。如阴下所见为荣血卫能,则汁凝胎散,散者为胎堕。设恢复荣卫盛,则双孕二胎。今卫能不足,故使冲脉荣血增月经微下。《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寸部脉象软而紧,软则应卫能微,紧则应荣血中寒,卫能微即卫能虚,荣血上凝于寒,荣卫不和合,邪气居于荣卫……寸部脉沉而微……荣血断则应失血。 (十三)经典原著《中藏经》 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 2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 3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水火之法,真阴阳也。治救之道,当详明矣。 (十四)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 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阴阳相应,人才能和谐平安。阴不足的应补阴,阳不足的就助阳。 2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阳不足的病人先畏冷后发热,阴不足的病人先发热后畏冷。上焦邪盛的发热,下焦邪盛的畏冷。皮肤干燥畏冷的是阳不足;皮肤干燥发热的是阴不足。皮肤冷畏寒的是阴盛,皮肤热而发热的是阳盛。 3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水火的方法是真阴真阳的大法。知道了它,就明白了救治病人的真正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