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4|回复: 0

打造目屿岛(福清版)的中国情人节(名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5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重点项目——
打造目屿岛(福清版)的中国情人节(名节)
山下小林子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全人类永恒的话题,目屿岛是中国人海边渡假的胜地,是年青人度过情人节,或与情人相聚相会,旅游结婚的好去处、好地方。当然风景美丽的目屿岛就在福清。
话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福清乡间人称七夕,又称七巧,是中国传统“情人节”、“女儿节”。它和中医一样是中华文化,是近年逐渐形成的“中国式”,融合了西方情人节文化特点,我国青年男女派对聚会的盛大节日。怎样打造中国情人节,弘扬中华文化,让全世界人重新认识中国,福清市目屿岛人对此相当重视。有诗文为证:
第一部分  七夕之恋
目屿岛福清版的中国情人节:你如此美丽娇娆 婀娜多姿;让中国青年男女为之神魂颠倒;从孤独、寂寞到凝视、融化。
(一)孤独寂寞的情人节(诗)
没有花的蝴蝶是孤独寂寞的/没有木柴的斧头是孤独寂寞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寂寞的/没有男孩女孩的情人节是孤独寂寞的。
(二)凝视(情人节)
凝视(情人节)/你有没有被人凝视,情人(节)/那是你心灵的窗户/你有没有被人凝视,情人(节)/那是你不够坚强/你有没有有被人凝视,情人(节)/那是你不再徬徨/你没有被人凝视,情人(节)那是你已成为众人追求的希望/凝视是情人节日意识交流,爱人爱意的颤动/凝视是情人(节)情感的种子,爱情沉淀的绽放/凝视中你不再胆怯无为/凝视中你不再孤立无望,你已经打开了心扉大门/让自己在情人(节)凝视中长大长旺。
(三)  融化的情人节(诗)
雪融化在冰中/冰融化在水中/水融化在风中/感情融化在思恋中/高山融化在白云中/白云融化在蓝天中/诗篇融化在爱情中/男孩融化在女孩情人节的浪漫中。
(四)男人与红颜知己(文)
有道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人生之路上,男性生命里若要完成一份对某种女性的爱,就像等待月圆。为了一夜的皎洁和辉煌,就需要渡过二十九夜孤单与相对的黑暗与不圆满。而且爱神总会跟你开玩笑,如果恰好逢到阴雨天,这三十天就白白的没了。出于本能,因此,男人一直以来都执着地认为,地面上来去匆匆的人海中,在天各一方,同天同地有缘共生的人群中,一定藏在着愿意等候我们抛出“爱心桃”的你。尽管男人,明白这东西极其珍贵,必须有足够多的忍耐,因为那也许那只是一生寂寞孤单的等待,才能偶而一遇到的红粉知己。更也许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从头到尾,只是一场铭心刻骨永世难忘的爱。
守长夜,望孤灯;守沦海,望红尘,那是一颗怎样的痴迷狂妄的心。一直望穿秋水,绝望地守候,直到你双眼闪亮的那一刻,我就要顺着你眼中的闪亮,长驱直入进到你心中躲起来,相亲相守打死我也不出来。
那是浩瀚长空中两颗流星的意外相撞,是阴阳一体水乳交融心心相印般最紧密的融合。它使许多男人 “性梦”理想再现,欲望天成,今生得遇,来生有“约”。这是模拟的“山伯英台”前缘未尽,这是虚拟的“牛郎织女”仙缘又来。那四溅的性情火花,融合的心灵闪烁,体现了血性男儿最真心的祈盼。这是震撼、是颤动、是惊心动魄的惊魂刹那,又是朦然恍惚的醉心怦然。它让人神魂失措,也勾引人生产种种无法仔细辨认的种种想象。难道这就是“色狼”的求索、色性的体现,或野男人般内心强烈欲望的追求与呼唤……
这世上,男人最需要的肯定是老婆,除此外便是红颜知己。如果老婆是太阳、是月亮,那红颜知己便是星星。太阳用阳光给你温暖,月亮用月光照亮大地。星星则只是看起来亮,而且闪闪烁烁,若即若离,甘于寂寞却又永远闪亮。无论你在别人面前是多么高高地在上,不可仰视。却永远只在晶亮闪烁的星光与眼光注视下,让你没了自然、尊严,也没了威望。她能穿进你层层用心裹紧的面具,如进入无人之境的利器,直达你心灵。用你和她都能读懂的语言,和你心灵进行对话。最终结果你总是陷入无法逃避的“粉红色漩涡”中,惶惶终日不可自拔。
    红粉知己总是男人心目中,绝顶聪明的女孩。她心里明白,一个女人想栓住男人,并在他生命里得到永恒,要么做他的母亲,要么就做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红颜知己。他们之间只能相互看着,也相互懂着,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不属于他,又近距离地苦等着他。她不给他深情,只给他适可而止的关照,不让他绝望,也不给他深望;更不让他感觉到你有爱上她的威胁,或让他产生热情与爱上你的真正冲动。这是技巧,是自我保护,也是静心守性,只想做红颜知己的本钱。它让男女双方都感到虽有“贼心”,却没有冲出牢笼铤而走险的“贼胆”,让一切顺其自然,总是含苞欲放地等待,没有开花也没有结果。
    红颜知己在你痛苦时,总是默默地用心凝望,静静地关心你,阅读你。然后用内心特有的方式,让她的口、眼和心告诉你,她知道你伤在哪里,痛在何方。她总是理解你,并愿意在沉默中为你分担苦乐,让你灵魂安静、温馨不再寂寞、孤单。
    你出远门,有时忘掉老家老本色音讯皆无,红颜知已总在有意无意间为你留下存在位置。也许那是记仇,也许仅仅只是一种留恋,或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淡淡牵挂。你流落他乡漂泊归来时,她不会跟你提到她曾有过的想念,也不会故意做作渲染她曾有的焦急、气恼和思恋。公开表露的是问候,或只是乡情、友情与事情,而不是缭绕无间,心心相印的爱情、忧郁感情与真情。
    红颜知己是静待的倾听者,她接受你给他的寂寞与黑夜,却还给你安静和让你恢复能量的空间。不向你苛求索取,更不让你为难。在她面前你唯有下跪投降,没有战争和可能发生的相互之间指摘与真正的争论,让你永远“负债”累累,无路可逃。
    红颜知己是男人心目中真正的旷世绝代佳人,女人中的人间精品、人海中无处可寻的佼佼者。因此拥有真心的红颜知己,便是男人难以承受的福份,或是他做人很有魅力,真正成功的表现。
    做别人红颜知己想面面俱到不容易,能做到双方相安无事更是挺难,于是有一天你不辞而别,就那样地走了。连一声再见都没有说,更没有告诉我下次归期、将来如何。那握过的手,聚过的老地方,为什么总让人铭心追忆。现在你也许已经不再想恋,或许你已经幸福,住在天的另一方不需要再回来。而你想过的人,谈过的话,走过的路、唱过的歌、流过的泪正孕育出美丽的“花”,晶莹的“果”,让人无限回味惆怅永远难忘。
    每当风清云淡、有事之秋。心怀“红颜知己”的男人,怏怏无趣怅然若失捧着一杯香茗,静静而坐,那已经封存,躲起来的思念,便自然而然地悠然而至。那是纤指滑过琴弦的流畅,竹笋破土紫藤浸生的春意。那是男儿仰天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厚重,充满了惆怅,与好事不再来,好花当摘却没有份的追悔,和好葡萄好吃吃不到,就说它酸的深沉无奈。
    没有月亮的夜里,你是否和我一样地去寻找,那排叫做天琴星座的星星?秋风中葡萄架上叶子已经落下;神话中的洛神也永远地睡了;寒冷以最原始的姿态诉说着又一个冬天的童话。为什么在阳光下我没有影子,于是我知道,千载难遇的红粉知己,我心目中童话的女主角。已经带着对生命的追求和生命反抗,带着对隐存未现也无法实现的情义深重眷顾,决心做自己的脊梁。把忧郁悲伤化作淡淡的离愁,会心微笑,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于是极度无奈、失落,从此便把曾经的红粉知己形象停留在大脑里,留存在虚无缥缈的美梦中,留存在永远的心痛中。
    (五)  四大皆空(诗:钱?)
    钱空空、人空空,我已流落在街中/情空空,爱空空,单身苦命去打工/房空空,肚空空,生活担子不轻松/事业空,雄心空,思来想去要发疯/钱多如粪土,没钱理想、幻想、愿景、爱情、亲情、感情皆落空/钱为何物,让人生堕落何以堪破/无钱乐得人人无所事事,东张西望“四大皆空”。
    (六)  你走了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串笑声/凝固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告诉地址/只留下一双眼睛/闪烁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要去那里/只留下一抹影子倒映在小溪里/你走了/到处找不见你/只能在静思中留下了全部美丽的你。
第二部分  七夕传奇(诗文)
如果你有情有义是有情人,却单身少了另—个;如果你有情有义是有情人,却“空杯对月,影三个”;你孤单寂莫愿成双成对,培养感情与希望;百无聊赖需要制造浪漫气氛,在海天如画的风景中散心,寻找感觉。
请到福清市目屿岛来。那里有沙滩、海浪、地道海鲜、凉爽海风、游艇、渡船、水手、船长;奇石异景、风景如画,风情万种。目屿岛岛主兄弟二人服务周到热情,让人大开眼界,每个人都值得一去。有诗为证
(一)七夕缅怀(诗):
俗传七夕牛郎织女会天南/来了射电望远镜,银河两岸找人忙/喜鹊知何去?牛郎赶集场/敢问天下人几个/还有几对有情人拜堂/悄悄葡萄架下躲,只听风声阵阵,叶声悉碎,令那热心人心寒/泪飞顿作雨,人间谁断肠/苦苦求索知音真情人一个/难!难!难!
(二)七夕的传说(文)
话说天上,玉帝的老婆王母娘娘,福态风光,住在西天瑶池仙境中。生有七女儿,个个沉鱼、落雁,闭花、羞月。农历的每年七月初七,七仙女都会在瑶池中广邀天上各路女神仙,大开筵席,让她们争奇斗艳,各显神通,举行众仙姑仙女神仙大派对。
这派对让七仙女出尽风头,她们个个心灵手巧、艺夺天工;大女儿刺绣、二女儿裁衣、三女儿纺线、四女儿插花、五女儿泡茶、六女儿煮饭、七女儿织布。其中七女儿最巧,织得一手好布,端的是,织鱼象鱼、织水象水,鱼在水中、水在布中,布动鱼游水流,晃若真境;又织花象花,织鸟似鸟,鸟在花中,花在布中,布动花香鸟语,异彩流动。
传说某年七夕、天蒙蒙亮,七个仙女思恋人间,变成七只天上飞翔的白天鹅,飞到闽界东海福清三山东龙湾海水温泉处降落。她们脱下天鹅衣开始洗浴。有福清六十都做黑领工作外号牛郎的人,他姓陈名董永是个纯爷们放牛的,从小与大水牛相依为命。不料流年不利只得卖身葬父,签字划押归城里王百万家为奴三年。即日起人牛一同起行,路过东龙湾。大公牛忽拦住牛郎,做人语曰:“前边榕树下有七件天鹅衣,最东边的一件,为你未来婆娘所有,可拿好,必有艳遇。”牛郎如言拿到放好,躲在榕树脚芦苇丛中。见七个仙女洗浴后,六个仙女化天鹅飞天上去,留下了一个赤身娇艳少女,蹲在榕树旁,慌忙地向四周张望。牛郎拿着天鹅衣上前打礼问讯,此女孩正是织女,她羞红着脸接过天鹅衣,谢过牛郎穿衣振翅飞去。不料牛郎早用红丝线把天鹅翅捆在榕树上,织女飞不走,就答应和牛郎一齐到王百万家去。
三年过后,王百万答应,让牛郎织女带着他们俩已生下的一对男孩女孩,欢天喜地的回家。不觉之间又路过了东龙湾,只见昏天黑地,雷电大作。有天兵天将下凡,命织女一同回天复命,织女无法抵抗,逐升天而去,牛郎大急,便让老水牛带路,自己挑着一对儿女向天上追去,一路电闪雷鸣,老水牛连同牛郎等被一道电光击中从天上掉下。老水牛临死前,又开口说话交待牛郎,用老牛的皮做成牛衣,可以升天。说完躺下,让牛郎剥下牛皮后,变成福清五十九都院西牛山一座。而牛郎穿上牛衣,不顾死活地腾空,向天上直追。一直追到又一道电光划过,这道光由王母娘娘用头上玉簪所划,瞬间这电闪雷鸣的白光变成天上滔滔银河,把牛郎织女隔在两岸,从此牛郎东、织女西,在银河两岸望断秋水,永无见日。不信在福清目屿岛乡间,夏天晚上的天空中都能找到他们。
不知到了那年那月,王母娘娘忽发善心,传谕旨曰:每年七夕这天,让牛郎织女再相会一次。于是众喜鹊飞来架桥,夫妻在鹊桥上终得相见,相拥而哭。因此每年七夕这天往往下雨。据说那就是牛郎织女二人流下的泪。不信请看福清五十九都院西的那座牛山仍在,每年七夕,五十九都下雨,牛山上的雨最多。还有天上银河两边的星星,牛郎挑着两个儿女在东,三颗星一同默默地望着西岸。织女星坐在织布机四颗星前在西,低头流泪想着东岸,都在银河两边排着,已成中国情人节的天上“信物”,亮晶晶地一闪一闪,夏天晚上到福清目屿岛,看得最清楚。
(三)七夕传奇(诗)
七月七巧情侣节/神仙思凡春心切/牛郎织女鹊桥会/泪下如雨又离别; 银河繁星纵天南/借得飞船宇宙航/痴男恋女何处去/成双成对去拜堂(在福清目屿岛?!); 男大当婚思美侣/王母手下七仙女/天下无数有情人/争先恐后把她娶; 隔壁有个王老五/祖传三代单人舞/想求美女那里有/空杯对影酒半壶;白马王子高富帅/佳人云集擂台赛/花来挑花花未语/不见知音我不爱; 前世姻缘天注定/思天想地没这命/祈求异姓人一个/今生今世永相信。
(四)姻缘的传说
据我爷爷林光枢讲,我父亲传述。唐光启元年,距今(一千九百八十七年)一一〇二年,杨贵妃的“老公”唐明皇的玄孙子,唐僖宗在朝做皇帝。有兄弟五人并称“五帝”,是日坐朝问事,有大臣奏报说神州东南蛮荒之地,人称“无诸国”处有闽人邦钟与娥霜公主等,乘黄巢造反之便率闽地十八洞(在我们福清便有“宋仔洞”、“霞姑洞”、“蝙蝠洞”等),蛮兵五万公开向天朝挑战,“五帝”闻奏龙颜大怒,就准备了一辆特大号可以“五帝”一齐乘用的车,其中特大号的可以同时睡五个人的被子与枕头,用三十匹骏马同时拉动,由“三王”兄弟王审知、王潮、王审邦(后成“开闽王”)开路做先锋,率中原河洛子弟兵三十万大军自武夷山入闽,一路浩浩荡荡、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而来。
闽人闻警,于闽地遍设烽火台(用瓦片搭成塔状,里边烧柴火,)点孔明灯(此二项至今在闽地乡间于八月十五日期间仍有)。当时福建民间信奉观音菩萨,因此闽地遍布“观音堂”,而“五帝”大军“兵到篱笆损”,所到之处就遍拆“观音堂”,而且就地取材,盖起了“五帝庙”。我们现在俗语“拆观音堂起五帝庙”指“换汤不换药”即由此而来;而“做五帝事”即是干尽坏事;“给五帝抓了”是指被抓的人必死无疑等,也都是由此而来。于是,经过了大规模的征战,唐朝人终于打败了“无诸国”,而“无诸国”男人则全部壮烈牺牲,闽地天下只剩下唐朝的男人,于是所有的男人便都被叫成“唐部人”,而“无诸国”的人则只剩下女人,再加上她们只住在山洞里,因此所有的女人就被称为“诸洞人”。
战争打到双方已经只剩下众多的独身男人与女人,顺理成章当然就应该成双成对,而说实在话,这时“诸洞人”(女人)因亲仇国恨,对“唐部人”(男人)恨之入骨,根本不肯就范。而“唐部人”(男人)这时候对“诸洞人”(女人)当然也不会客气。就把这些女战俘全部五花大绑(怕她们反抗),并带上手镣脚镣,用红布蒙上面(后来姑娘出嫁就顺此规矩沿用至今),由“三王”监督安排把这些“诸洞人”(女人)全部关在山上。据讲就在现在的福清五马山,并用数万条红纱线,俗称“红桂线”,在每个女人的脚上系上一根,这就是俗语叫做的“红线系脚”的由来。并把这些“红桂线”从山上牵到山下,又让“唐部人”(男人)每个人扯上一条,这些“唐部人”并不安分,个个是“野男人”,当然知道这种的红线是终身所系,于是有念念有词的、有向天祷告的、有乞求菩萨开恩给脸的不一而同。这时只听得队伍中有个脸皮厚、胆大的“唐部人”大叫一声,走啰,众“千古不朽”的男人们“闽地祖宗”河南人欢声一片。于是众男人有手舞足蹈、有兴高采烈,有茫然失措、有战战兢兢,都不约而同一齐向山上涌来。
却说这时山上的众“诸洞人”(女人)听到山下轰响混乱的一片男人的叫好声,料定大事不好,乱成一团。有一位聪明的“诸洞人”猜想每人脚下所系的红线确定会有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循线而来。而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循旧例不外传宗接代生孩子,因此就把脚下所系的红线叫成“当妈线”。这就是后人把男女之间看对象叫“扯红线”或“牵红线”,或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由来。话说随着欢声雷动的临近,众“诸洞人”(女人)大惊失色,有七上八下的,有咬牙切齿(因其男人及部族被血洗的深仇大恨)的,但因本身被五花大绑,无法动弹,所以只能任由“唐部人”(男人)自由摆布“享受”。
再说被绑的“诸洞人”(女人)听得“唐部人”(男人)已到身边,或喜或气或悔惧都已经全身乱颤,“唐部人”见此情况(知道众女人恨他们会反抗,如被咬到被打等),只得小心地每个人手执木棍把各人所分得到的女人头上的“红盖头”(已传到现代)一下挑开。并把这个过程叫做“挑红”(男女婚姻的初次见“红”)或“看对象”,这时有的男人“看对象”看到自己手中红线所系的是一个很老的女人,男的就称这女人为老婆,或是“婆娘”或是“老妈”;如果是一个与其年龄相当的女人,就称其为我家里的那个“诸洞人”;如果是一个年龄太小的女人,就叫其为“诸洞仔”(“无诸国”人的孩子,这时已没有“无诸国”人的男孩,只有女孩,因此,小女孩通称为“诸洞仔”,“无诸国”人的孩子的意思)。而女人则把“看对象”看到的很老的男人叫做“老公”;看到有身份的老男人叫做“老爷”;略大有身份的男人则叫做“大爷”;年龄相当的叫“唐部”(同铺)或“唐部人”(同铺人);而年龄太小的男孩叫“唐部仔”。
却说这时大规模的“抢亲”开始了,因战争刚定哪有许多房子,因此只能很轰乱地,把女人抱到已经占领到的现成的山洞里成其好事。因此,从此后男女结婚,都俗称为“入洞房”。男人们得到甜头后,就把女人身上的五花大绑和手镣、脚镣全部解去。不料女人有家仇国恨在身,无不怒火万丈地向男人扑去,有的开口大骂,有的拳打脚踢。而男人因刚得到好处,心里还在乐,况且女人这时的手劲也确实完全没有了狠的力道,打得悄然不觉痛,骂得男人嘿嘿地笑,不知有怒。当然后来男人还是生气了,于是男女双方大打出手,男打女的肯定赢,但要留下“活口”生孩子,因此“刀下留下人”,最后当然是和解了。因此,后来对婚姻中的男女一般的挑逗性打闹,都称之为“打是亲、骂是爱”云云。
这是表面现象,那些女的不服还是铭刻在心中的,于是反抗厉害的女人就被男人用手镣脚镣锁在家里,动弹不得。把人锁起来家里当然就平安得多了,于是这事传到今天,仍有许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甚至成年的男人与女人,用银或金的镯子戴在手上、脚上,代替成为当年手镣与脚镣的“化身”。据古久年代传下来的说法,这金银的“手镣”与“脚镣”会保证全家平安。还有就是古闽人女子出嫁,代代相传都“暗存”有刺杀“唐部人”的“凶器”,不外刀、剑、锤、矛等。传到后来,就变成了“诸洞人”的装饰品。我(指林光枢)妈到死时身上还带有的一副嫁妆,那就是“仇恨”的明证,它由刀、剑、锤、矛(牙签)等各种银装饰品兵器所组成的组合银坠,加上银簪。明的讲法,银首饰中的“兵器”和“银簪”可以用来抢救“唐部人”,在男女做爱时产生的“上马风”与“下马风”;而其实,这些银装饰品真正的“根”,不是用来救人,而是用来刺杀[唐部人]的,它是[仇恨]的化身。据说当时还真有许多勇敢坚强的女人与“唐部人”(男人)搏斗。但矛盾的是,自己所生下的子女的生存仍必需自己活着,便拖着沉重的脚镣上街、过集市,走的时候,脚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许多人暗中佩服,便把这一类的女人叫做“响当当”的人,意思说很“本事”,很厉害,了不起的女人。当然后来人也把有本事的男人也叫做“响当当”的人,这是后事不提。
应当指出,当时“唐部人”在“诸洞人”这一手把持的家里,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因此经常被女人“吊鼎”(不煮饭给男人吃),以致男人相遇时最关心的第一句话就是“饭吃了没有”(这句话已经被中国人普遍采用,已传遍世界)。如果有饭吃,那好,今天就是咱男人过年、过节、好日子,顺当;如果没吃饭,不用说那便是被女人“吊鼎”了,饿肚子的滋味好受吗?这经过经历的时间肯定很久。后来“唐部人”当然就有了后代,也就是许多小孩子,女孩子仍叫“诸洞仔”,男孩子就叫“唐部仔”。不用说这故事中传说的事都是真的,虽然我(指林光枢)也只是听我父亲(清代秀才)所说,而不信你可以问那些“古早”的老人,他们都知道闽地人的祖宗都是中原河洛人。
第三部分  七夕情怀
   
目屿岛有野马山、啸风洞,有没有参与“姻缘传说”这次重大历史“事件”,经过没有人知道。你和另一个已经情有独钟,请到目屿岛来,也来个“红线千里来,姻缘一线牵”,与入“洞房”,那确实很浪漫、有情趣,回味无穷。
    (一)我想你(诗)
    我想你,日出东方,月挂西偶/我想你,星光灿烂,万籁静声/我想你,让万丈朝霞,撒遍大地/我想你,乘晚风千里,轻拂原野/我想你,心潮澎湃,碧波万顷/我想你,倩影蒙胧轻轻歌唱。
靠近你,即使你远走高飞,只在异国他乡/靠近你,那怕你左顾右盼,凝视四方/我不关心你灵魂是否纯洁/我不关心你行为是否荒唐/我知道,小舟已经出港,蓄势待发/我明白,水手摩拳擦掌,已经拉起风帆/我知道,为理想,你将去那里/我明白,为思恋,你将会逃到何方/
跟着“神灵”,跟着感觉,跟着缘份,跟着太阳/我永远随你在老地方等待/露水滋润的思念鲜花正在形成/蕾存心里,孕育思恋结果,等待来年春天,春雨浇灌也许情景再现含苞怒放。
(二) 目屿岛上(偶遇情人)的情人节(诗)
    偶遇/象晨星/象北斗/象皎洁的月亮/你是生命的灵魂/理想的化身/在最吉祥的时刻/姗姗来到/青山顿着意/斗室起彩虹/象划过黑夜的闪电/象透进深谷的清泉/在真实中/再现了/你在梦中的模样。
(三)田螺姑娘
中国民间传说的田螺姑娘,下凡到人间的闽剧,在福清至少演了上百年。《搜神后记》里说: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自小丧父失母,六亲无靠,流落乡间,只得为好心人寄养。略大“天做被地作衣”,混到十七八岁成为少年。循规守法勤恳劳动,一年到头仅可温饱,极想独立找老婆成家立业,乡里人也感觉到此人诚恳勤劳,想帮助他却没有效果。
成年后,谢端不论时间,早起晚归耕田种地,偶然在田边水塘里拾到一个大田螺。有三开水壶那样大小,以为是奇珍异宝,就密存家中的大小缸中。奇怪的是过了几个月,端每天回家,都会看到家中热汤、热水、热饭非常就便,显然是有人专门为他所做,以为是邻家大嫂所为,不以为意。
不料天天如此,数日后,端便到邻家谢人家的美意。邻居大嫂笑着说:“那有这事,还不是你家里已经有了老婆,那是一个美女。我们都知道,只你认为保密放在家里煮饭理家,其实家里有个女的是好事,那天让我们也看一看。”
端不信,但刚煮的热饭菜还排桌上,却谁也不知道从那里来。于是第二天鸡叫天明就出去,到煮饭时提早到家。
篱笆墙外野滕缝间,往家里偷看,见到一个少女从大小缸里跳出来,非常漂亮,扭扭捏捏地到灶下生火煮饭。谢端喜出望外,急忙推门,抢入房内,迎到那女的身边问道:“你为我煮饭好长时间,我无法见到你向你面谢,深感内疚。”
女孩见到谢端,突然出现极羞,想回到水缸的螺壳中,却被谢端紧紧拉着不放,于是就说:“我是天上仙女,王母娘娘手下,叫白水素。每天从天上看见你辛苦劳动,又单身无人照顾,不忍心想帮你,前日思凡到人间,变成田螺,巧地被你抱回家。”
谢端两眼放光,见白水素又说:“本想只为你减轻负担,让你在十年八年后有钱、有家、有吃、有穿,我当然又会回到天上,不料今天被你识破。现在我真形已被你所见,无法久留,只能回归到天上。今后你还应当勤耕忙种,我把大螺壳留给你,让你用来贮存米谷,可以长流不断,用于家庭所需。”说罢天昏地暗,雷电大作,风雨聚至,白水素化成一阵清风不见。
谢端痛失白水素,悔之不及,为此立白水素仙女神座,每年时节祭祀谢她。端自己慢慢地也安居乐业,虽达不到百万富翁,但也丰衣足食。乡里人把女孩嫁他,生儿育女,后来官做到令长一类,现在乡间所见到素女祠,所供的神象其实就是白水素。
又听讲谢端与福清人有亲戚,就坚决“从良”落户到福清目屿岛。山人版本的田螺姑娘,讲的是白水素回到天上后,留下大田螺壳。这是个“祸端”,很象现代手机,让天上仙女白水素的本身“信息”,与大田螺相通。谢端死抱田螺壳不放,要死要活想着白水素。白水素“心惊肉跳”每天都坐立不安。
那时侯人“迷信”,早晚干活后谢端到家,用大田螺当“坛主”,天天祭祀,就象白水素仍在他身边一样。这信息象电脑的“病毒,搅得白水素心神不安,白水素无法正常生活,便“上诉”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是女的,当然也“芳心”大动,令白水素下嫁,定居在福清市目屿岛。谢端喜从天降,天上人间相隔,两人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吻(诗)
红日吻了晚霞,晚霞羞红了脸/微风吻了小溪,小溪唱起了歌/烈焰吻了木头,木头燃出了火/男孩吻了女孩,女孩变成了花。
(五)接吻(文)
唇口舌是人体中几个最敏感的部位,它“戏剧性”的使用常见于接吻。在影响大脑功能的12条神经中有5条与接吻有关。由于大脑与嘴唇、舌头、面额和鼻子的联系同样紧密,所以人们可以从接吻时感觉到温度、气味、味道和运动。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每天早上与心上人吻别的人,在事业上更为成功,出的事故更少,看病的次数也少一些。接吻可以加强人体免疫系统,降低紧张情绪。同时每次接吻都会调动面部34块肌肉,使面部皮肤充满弹性与活力。当然也可以使人体正能量增加,使正能量之火熊熊燃烧。研究者发现当人体接收到一个充满诱惑的接吻信号之后,大脑中的“幸福”激素—5—羟色胺的释放,可以使人更加放松平和。接着“爱心”激素—苯乙胺就像爱神之箭,点着了煽风升火的机关,快速引发人们产生性欲和销魂的感觉,使心脏怦怦地挑动加快,浑身发热,血压升高,出汗,唾液增加。一种发自内心电击样麻软酥醉的感觉迅速充溢了身心全部。此时被大大调动起来的细胞正能量—三磷酸腺甙(A、T、P)的产生。又为人体提供了所需能量,使心跳更加快速激动,呼吸频率随之增高,细胞扩展,血液流通量增大,感到顿时精神焕发。因此接吻,特别是深接吻,往往表示男女之间的感情关系开始与升级。这是倾心相爱的前奏曲,感情的温度计,性行为之前的最密切感觉接触,其丝丝入扣震动身心的感受直达心灵深处,它囊括了所有最深情的意识与知觉,有时比真正意义上的性关系还更深刻重要。
不同形式的吻具有不同的含义,吻手,是一种礼节,常表示对女性的尊重或崇拜;吻在面额,表示愿意成为朋友;亲吻颈部表示我爱你;边吻边看着对方的眼睛,表示你应回吻我;边吻边抚摸对方的头发,表示不能没有你;接吻时双手搂着对方的腰,表示我不能让你走。
(六)中国情人节的最终目的地——福清目屿岛
诗曰:神来奇石望海龟,岛聚仙景争日辉,目尽南雁千舟淡,屿览东海旅人归。
神岛目屿是福清市龙(田)高(山)半岛在海中的延伸部分,面积三点五平方千米,该岛海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三十六个、沙滩十三个,岛形平面呈一匹战马状,故又称野马屿。夏季某日笔者午后小憩在朦胧中感觉以为,该岛可以与著名西游记中的许多故事联系起来,产生许多奇妙的神话畅想。如:仙人指路石象孙悟空,残桃石象被咬了一口的仙桃等。于是胡思乱想起来,诸位看官不信且听在下说来。
话说当年孙悟空(仙人指路)学道有成,在花果山水帘洞(啸风洞?)自封美猴王惊动了天庭,于是玉皇大帝便命太白金星招美猴王上天,供一职——弼马瘟,专司驯天马(野马屿),养得天马个个神骏无比,中有一个白龙马(野马山上的石头)系东海龙王的小儿子,因犯天条被罚变成白马。其时如来佛祖屈指一算,便知悟空将来五百年之事,就命白龙马先专供悟空驱使。悟空当然视如至友,平时轻易不用,有日有大脚仙者(大脚石?)告诉悟空:管马非仙官,不得参加王母娘娘(美女照镜子石)的蟠桃大会。悟空一时大怒,便使定身法把采仙桃的七仙女(另表),定住在王母娘娘后花园(今在目屿岛桃林花园处)。自己上树吃桃,从中号仙桃吃起,直到大号。突见一仙桃奇大,远视即金光灿烂,桃香扑鼻,孙悟空食指大动,慌忙摘下,张口一咬,美味满嘴,未可言状。岂不知此仙桃乃系东海圣洲东海龙王私存的通灵宝物,猛不防被美猴王咬下一口(残桃石),痛不欲生,急忙摇身一变,化作一道清风向东南大海面而去。悟空急追,见在万倾碧波中的目屿岛竟然是天高海阔、山秀石奇、沙软水清、岸曲滩平,岛中仙花与异草遍布,喜不自胜。慌忙中,悟空见此仙桃从空中急速回扎目屿岛,将该岛一巨石炸出一个大洞(今啸风洞),并决意赖在“啸风洞”附近疗伤,直到如今化成石头(残桃石)。再说“弼马瘟”见大仙桃不见,心如刀割,恨不得马上找来,于是摇身变成大脚仙,一个跟斗上王母蟠桃会中寻找,见有仙酒,便贪杯喝酒去了。其时会中各路群神仙未到,乐得“弼马瘟”开怀畅饮,直到手舞足蹈,酩酊大醉,未可终止。游荡多时方知已惹下大祸,便到马圈中牵走白龙马(野马山)。白龙马一见悟空便知大事不好,于是驮着悟空落荒而逃,至东海目屿岛处,忽见一巨石(禹门石)挡道,无路可行,悟空急忙翻身下马,醉熏熏地招:“土地公”问路,“土地公”回答此巨石乃镇海仙石,系当年太上老君压八卦炉之宝,凡人动不得它。悟空听罢此话便大怒,即作法挥舞金箍棒用力一砸,立时山崩地裂,化作“禹门”(禹门石)一孔,悟空大喜,乃招白龙马同行。白龙马见目屿岛乃风水宝地,不可多得,便躲起来,化作“野马山”。悟空此时无可奈何,只得急忙变成仙人(不象,屁股后面仍留有其尾)向天查问,天不答,悟空也化成巨石,因此后来西天取经者乃六耳猴也(笔者梦按:“西游记后半部实非大圣所为”,按下不表)。
再说六耳猴(仙人指路?)乃是当年巨石受日月精华所孕,一石胎两圣猴(另一圣猴是悟空)之一,实有奇遇,故也系天地造化而成。他领唐僧(见《唐僧取经》)、猪八戒(在否)、沙和尚(在否)一同去西天。历经千难万险,取得真经后,师徒四人驾云至黑石海(牛头尾港)海龟石处,被一阵狂风吹下云头。在海滩头海埕尾处见一神龟(海龟石),系当年唐僧师徒所救,众人不疑,乘神龟(海龟石)过海。神龟(海龟石)问起当年所托求子之事,众人无以应对,神龟(海龟石)大怒,把众人掀入海中,一时天昏地暗。待六耳猴把真经捞上岸,见牛头尾遍地泥泞,神龟已化成石头,不可晒经。便作法,一时飞沙走石,待风平浪静,只见一轮红日高照,一片沙滩广大(今日牛头沙滩),便就地晒经。因经书太多,便分十三个沙滩来晒(今十三个沙滩?)。以后神龟(海龟石)依然作恶多端,每年都有四十九条渔船受其残害,以致引来福清南少林和尚名僧道广来目屿岛作法。树南无阿弥陀佛石碑一块于神龟(海龟石)背上。其事当真,不信问当地老年人便知,他们都能讲述经过,这是后事不提。以上皆有石景为证。
目屿岛奇石各异,类似人物走兽,妙在天然,有试剑石、风动石、神龟上山、海狮浴日、花狗戏水、石帆、济公醉酒、锣鼓通潮、双窖杯、石棺、海月岩、石门、千面人、鸣泉洞、石鳖、镜台石、青蛙石、唐僧诵经、达摩行动、白云仙踪、凌云顶、聚仙石、笔架山、蜗牛上山、石镜、杜鹃啼月、犁头岩、珠帽峰、玉柱擎天、蟒蛇出洞、烟狼鼻、落剑残阳、照天镜、一线天、蟹夹洞、石狗、武土岩、老人头、石板、蜥蜴望天、蜗牛晒日、十八戏窿、饿狗、蜗牛晒日等一百余景。
再说目屿岛中因山秀石奇、碧海蓝天、奇树香花,引来各路神仙云集。请看:[梳妆台]与[美女照镜]系王母娘娘和七仙女们的化妆与照镜留下的地方;[石船远潮]系八仙过海所乘之船;[将军岩](戚公岩)系戚继光将军所化也,等等众石景云集。
其中目屿岛上还有的许多仙人神迹,待日后一一再来表述,暂且不提。胡思乱想中各种非现实不知不觉渐淡渐远。
时至公元二十一世纪,二〇〇三年三月中旬与四月下旬。目屿岛一时花香鸟语,春光明媚,有原福清老三届同学和某一空军导弹专家共同前往目屿岛一游,赞不绝口。一致认为,目屿岛海景、石景、山景、风景、人景俱全,完全可以打造成中国情人节旅游胜地,诗兴大发,赋诗五首,诗中所指均系实景以及文学艺术的想像。
第一  目屿游
驷马飞驰啸风台,红花摇曳野马崖,
静听石语搅海胜,渡江第一怀古来。
第二  渡江第一(石碑古字怀古)
明时倭寇据孤岛,烧杀抢夺人鬼嚎,
戚军跨海震敌胆,铭石山崖叙功劳。
第三  静听石语(古石字)
天清云淡夜三更,风停浪止鸟禁声,
花影东移明月下,山边悟禅得道僧。
第四  野马山
偷桃大圣饮仙酒(残桃石),醉开禹门逃座友(禹门石),
西卧东海成奇胜(野马屿),高山深处谁知晓。
第五  喻啸风洞(赞杨龙)
少年蓄气将军岩(将军石?),石镜空对美女颜(美女照镜石),
蓝箭奋飞男儿梦,动地狼嚎又十年(心形石)。
(六)目屿岛主——杨龙夫妇的爱情故事传奇
文化+产业让目屿岛不断兴旺,为创造中国情人节最终目的地——目屿岛的浪漫气氛,本岛暂定每日旅游人数为100对(200人),可网上预定,方法另行通知。
第四部分中国情人节之七夕节(摘自网上)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节日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气息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二 七夕节风俗习惯
(一)七夕节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凉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灸,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以赠得巧者焉。”
(二)七夕节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侯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三)七夕节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亦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动,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暑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三 七夕节活动
(一)七夕节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乐后,用五色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二)七夕节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栗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花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样,称为“化生”。
(三)七夕节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小孩不相上下。制作材料以象牙雕刻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四)七夕节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他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棒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五)七夕节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享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四 女儿节
(一)七夕节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华、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冽,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泛舟者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景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城一项内容,很是热闹重要,也成了节日习俗。
(二)七夕染指甲
七夕染指甲习俗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采。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貌美,而且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约好的一种爱好,与生育信仰有密切关系。
(三)七夕节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记载。例如湖南湘潭《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琪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与七夕“圣水”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四)七夕节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五)七夕节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的时代。
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做十六岁”,行成人礼。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
有的家长除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岁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六)七夕节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绊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
这种瓜果称为“花瓜”。
五 七夕节在外国
(一)       日本“七夕节”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风俗与习惯,但是与爱情无关。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这个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则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二)七夕节朝鲜半岛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是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一双灵巧的手,织布织得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韩国的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还有蒸糕。
(三)七夕节的越南
胡志明市华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贡品以中国南方地区习俗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饼、金钱饼、花生等,还有“禾苗”和一个“七姐盘”这两种与“牛郎织女”传说息息相关的贡品。参与活动的年轻人还把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写在一张字条上,拜祭时许愿,希望自己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
第五部分 情人节的中国民间爱情故事:
一 白蛇传
传说有一条千年白蛇精(女姓的),叫白素贞,人称白娘子。被黑鹰精追赶,落入魔爪,恰被许家沟许姓老人遇到,便从鹰口中把此蛇救出,后与青蛇小青为伴。于是“断桥会”西湖讨伞遮雨等故事接连发生,结果这条白蛇为报答救命之恩,便嫁给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常用中草药为附近村民治病,信誉极佳,使得临近“金山寺”香火冷落起来。寺里和尚法海,为黑鹰精转世,与白娘子有仇。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五月五雄黄酒白蛇现原形,南极仙翁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青蛇、白蛇斗法海等故事情节。
却说白娘子因水漫金山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产后虚弱,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白娘子,将其镇压在“雷锋塔”下。
经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锋塔”下,出家修行。18年后,许仕麟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白娘子被救出,一家团圆。
二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东晋时,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王水河边,祝员外有个女儿祝英台,自幼随其兄学习诗文。英台美丽聪慧,茨慕班昭、蔡文姬才学,恨无良师,一心想住绍兴城求学。员外爱女心切,不许女儿请求,祝英台便女扮男装,假装成卖卜人,对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员外见女儿男扮女装,并无破绽,为不让她失望,便勉强同意。
视英台求学途中,遇到会稽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谈、相伴、相读甚欢,便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结拜金兰。
一路辛苦,不日二人来到会稽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学同住,形影不离。日月如梭,梁祝同校相伴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山伯却不知英台是个女的。只知兄弟之情,没有往男女那方面去想。
祝父思女,催英台归家甚急,英台仓促回乡。梁祝分手,十八里梁山伯送祝英台,依依不舍。
途中英台借物喻意,暗示爱情,女孩子真情真心真意真露,不料山伯为人忠厚纯朴,“对牛弹琴”。英台无奈,只得慌称家中九妹,年貌和自己相仿,愿替山伯做媒,约下日子等候山伯。
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致,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答应马家之子马才,婚事已定,等山伯到英台别属,美满婚姻成泡影。二人楼台会,凄然相向,泪眼直流,伤心致极而离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同床,死也同穴。后梁山伯为官,但忧思郁结成疾,不治身亡。葬九龙墟。英台闻讯,被迫出嫁时誓以身殉,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哀恸感天动地,逐雷电风雨大作,坟墓爆裂大开,英台跃入坟中,墓复合,风雨停,彩虹观,梁祝化蝶成仙。
  西
作者:元  王实甫(剧作家)
前朝崔相国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小姐,使女红娘等,送丈夫灵枢回河北安平安葬。时战乱途中受阻,逐暂住河中蒲关普救寺中。
莺莺年十九,姿容秀丽,针织女红,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父亲在世时已许配郑氏侄儿,郑尚书长子名郑恒。
张生西洛人,富二代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破落贫寒,但志气读书,只身赴京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自己八拜之交好友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下来。听讲近边普救寺,风景秀丽,香火神行,便到寺中游玩。
却说张生一人到寺中游玩,巧遇到殿外玩耍的崔莺莺与红娘,无意中看见崔莺莺,美若天仙,赞叹道:“十年不见君玉面,始信婵娟解误人。”说罢为了能多见几面,便直接与寺中长老商量借宿读书,就便住进西厢房中。
崔夫人治家很严,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想尽办法,却无机可乘。一日张生从和尚那得知,莺莺每夜都到花园里烧香许愿,便留心着意。待到夜深人静,月明风清,僧众老夫人等都已睡下。张生便到后花园处,偷看莺莺小姐是如何烧香。
却说小姐正拈香,祈念嫁得如意郎君,张生探头探脑,早被看见,因见过多次却也不怕。张生得意,手舞足蹈,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香;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和了一首:“闺宝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两个人你来我往,暗生好感,却也无它。
张生志在功名,日夜苦读诗书,莺莺感动,量此人今后必可高中。再讲有当朝叛将孙飞虎,落草当地,听讲莺莺有倾国倾城之貌,欲火中烧,率兵五千,将普救寺团团围住,口出狂言,限老夫人三天内交出莺莺做“压寨夫人”。
崔莺莺听到此事,魂飞魄散,宁死不从。大家担心却也束手无策。危急中,崔老夫人发声:“不管何人,只要能退兵,就把小姐许配给他。”张生“乘机”挺身而出。
却说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是当朝武状元出身,任征西大元帅,统兵十万,正镇守蒲关。张生出面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信给杜确,由惠明大和尚冲出重围,下山送信,杜确得信救兵就到,孙飞虎急忙退走。
酬谢席上,崔老夫人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莺莺与张生结拜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张生、莺莺二人,大失所望。红娘看在眼里,便想法安排二人相会。
当夜张生早到久等莺莺,逐吟诗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花影风墙动,疑是玉人来。”莺莺闻声而到,也向张生用诗琴,倾吐自己爱慕之情,但只闻声,见不到人。
听琴后,张生多日不见莺莺,相思成疾,卧床无力,茶饭不思。莺莺闻讯,命红娘探病,张生托信红娘带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至夜,莺莺后花园焚香弹琴,张生听见,大喜急欲见到,便翻墙而入。莺莺见状,怪他下流无行,发誓不见,把张生赶出。
张生失望,病情发展愈发严重,莺莺无法,便到张生西厢房探病,与张生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近日来,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料定有越轨行为,叫来红娘拷问,红娘无奈,如实讲出。老夫人怒火冲天,红娘死命求情说:“这不是张生、莺莺的错,错在老夫人本身有言无信误事,不该让张生与莺莺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提条件让张生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成亲。莺莺十里长亭相送,再三叮嘱张生,非张生不嫁。送别张生起行,到毛草桥店,梦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辗转进京得中状元。这对老夫人却偏听郑恒谎言说,张生高中已被卫尚书招婿,便答应把莺莺嫁给郑恒,择日完婚。成亲日,张生以河中府伊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张生莺莺就着新房,终成眷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5-2 08:31 , Processed in 0.0842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