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6|回复: 0

[伤寒研读] 《伤寒论》源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3 15: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源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伤寒论》作者及其生平

    《伤寒论》作者张机,字仲景,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南阳郡涅阳人。少时随同郡张伯祖习歧黄技,好学多思,终至青出于蓝,医术远超其师,成为著名医家,与华陀并称于世。因其对临证医学的卓越贡献,而被后世医家奉为医圣。

    仲景生平《汉书》无传,其生卒年份无从确认。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5~17)则将其生年确定为公元150年,卒年确定为公元219年。

    关于仲景的籍贯,认识亦不尽一致。李濂《医史·卷六》记:“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襄阳府志》记其为南阳棘阳人,而《河南通志》谓:“张机,涅阳人。”80年代初,有研究者考证<①>确认涅阳(河南邓县穰东镇张寨村)为仲景出生地。

    仲景生平事迹中,最著名者,即其曾为长沙太守之说。始见于北宋林亿等校定《伤寒论·序》注:“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也,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此前并无相似文字记载。《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未为其立传,即如王叔和、皇甫谧等晋唐医家,在论及张仲景时,都未提及此事。其为长沙太守之说,始于北宋,其后日盛。

    尽管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仲景为长沙太守之说影响甚大,流传很广。传说其为长沙太守时,每逢旧历初一、十五,即停办公事,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为“坐堂”,故至今仍称药堂应诊之医生为“坐堂先生”。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皆源于太守之说。

    仲景医德高尚,向为后世所传颂。其所处之时,风气日颓。士子多追名逐利而不求务实。仲景对此颇感愤慨,并予以抨击。反对重巫轻医的不良风气,呼吁社会关心医学。同时,也对因循守旧、不负责任的恶劣医风给予无情批判。自己则以拯疾济世的崇高责任感,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中医临证医学不朽之基。

    二.《伤寒论》问世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以后,祖国医学发展较快.特别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大批其他医经、医方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医药学理论的初步形成。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中医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内经》中得到充分反映,而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它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依据。而《难经》一书,系以问答体形式阐明《内经》的学术思想为其著述宗旨,对汉以后的医学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先秦至两汉时期,药学知识积累已经相当丰富。时至东汉早期,药物学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所录30余个方剂中,收集药物近百种,其中半数为《伤寒杂病论》所用。而《神农本草经》则对战国以来至东汉时期的用药经验和药学知识作了全面总结。

    战国至东汉时期,临证医学发展很快。在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论治思想得以形成并发展。《内经》即十分重视辨证论治,而淳于意则不仅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而且注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别,初步运用了辨证论治原则。东汉早期的《治百病方》,已能灵活运用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方法。至于处方用药,在应用单味药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复方配伍理论。凡此,皆说明当时的临证医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医经和医方的大量涌现,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得以初步确立。这种医学体系的内部环境,意味着《伤寒杂病论》撰写时机的成熟。而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则是《伤寒杂病论》问世的催化剂。时值东汉末年,战乱濒仍,灾疫连年,民不聊生。张仲景宿尚方术,素有拯疾济世之心。且灾疫肆虐,其亲属亦深受其害。因“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三.《伤寒论》版本沿革

    《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证治内容,成书于东汉末年建安年号中后期。其时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以致仲景逝后不久,该书即散乱于世。仲景著作散乱不久,即得王叔和及时整理,名曰《张仲景方论》。其《脉经》也收录了《伤寒杂病论》大部分内容,伤寒部分主要见于卷七。在论及桂枝汤等方剂时,每曰:“方见伤寒中”, 说明王氏已将仲景论伤寒部分重新撰次,独立传世,书名《伤寒》。《隋书·经籍志》云:“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可能即是王氏所整理撰次的《伤寒》之传本。

    自叔和整理之后,复经两晋、南北朝等分裂动荡年代,该书时隐时现,辗转传抄于民间,以致传本歧出,书名各异。至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少有征引,而未得窥全貌,故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感叹。其晚年所著之《千金翼方》,则于卷九、卷十中收录仲景《伤寒论》之 全本,除少数几条与今传宋本《伤寒论》有别外,其内容与文字基本相同,并首次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对原著进行重新编次整理。此传本当是目前存世最早而内容完整的版本,今称唐本《伤寒论》。

    至唐天宝年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附载《张仲景伤寒论》18卷,其中前10卷与今本《伤寒论》略同,而后8卷则多论杂病,且与今本《金匮要略》大异,故亦称其为唐旧本。

    时至北宋,林亿等人以高继冲编录进上之版本为底本,“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于治平2年(公元1065年)奏请颁行,习称宋本《伤寒论》。此一版本今不复存,传世仅为明·赵开美之复刻本(公元1599年),习称赵刻本,庶几逼近宋治平本之原貌。

    宋本全书十卷,明洪武年间芗溪黄氏作《伤寒类证辨惑》,认为“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具备,有条而不紊者也。” 其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谒病脉证治等前四篇及辨不可发汗病脉证治等后七篇,宜删削之。故现今通行版本均据此说,仅录其主体部分,即始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终于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计10篇,实为宋本《伤寒论》之节略本,现习称宋刻洁本。

    值得注意的是,宋时所校之《伤寒论》,实有两个版本。别本名为《金匮玉函经》,于治平3年校毕。从林亿之《校正金匮玉函经疏》可以得知,此本基本保留了叔和撰次之旧貌,其文献考证价值当较宋本《伤寒论》更高。

    北宋校刊《伤寒论》不久,金人成无己于1144年著成《注解伤寒论》,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此本仍为10卷22篇,开全文注释《伤寒论》之先河,习称成注本。

    目前流传的主要版本即宋校《伤寒论》节略本和成氏《注解伤寒论》两种。

    四.《伤寒论》学术渊源

    《伤寒论》理论渊源有三:①全面继承总结了汉时及以前古典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从《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和《阴阳大论》等著作中获取理论要素;②广泛汲取汉和汉以前医家的有效方药和各具特色的医疗成果,并将之上升为医学理论;③系统总结了仲景本人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这种渊源关系明确反映在其自序里,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另有医家认为,仲景是在继承《伊尹汤液》的基础上而撰成《伤寒论》的。其说见于《甲乙经序》及《注解伤寒论序》等。

    有研究表明,《伊尹汤液》即为《汉书·艺文志》所载之《汤液经法》,惜此书早佚。近年发现敦煌卷子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据考证此书可能为陶弘景所撰,抄写年代当在宋代以前。该书有关内容为仲景直接继承《汤液经法》提供了佐证。但令人颇感困惑的是,此书既属《伤寒论》主要学术渊源之一,而在其自序里却只字未提。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5-1-5 17:01 , Processed in 0.0935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