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0|回复: 0

[中医初涉]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5 0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转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曾被有些人认为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它的理论,总觉得与现代的科学名词挂不上钩,许多抽象的用语,如经络、三焦、阴平阳秘等等都拿不到化验室,难登现代科学的大雅之堂;比不了现代科学能通过仪器检验和化验,在人们面前展示,像西医那样有根有据。因此,中医曾一度受到冲击,也曾出现过西医热。一段时期内,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其实很简单,中医是我国的原创医学,本就不是现代概念下的科学,对此笔者始终认为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但中医学是科学的,和现代医学相比,所关注的层面不一样,并没有一个比较的标准,因此没有可比性,更不能简单地以物质眼光看待中医学,因为中医学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东西,甚至哲学社会文化属性等。



近年来,在中国、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中医的地位又开始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自身确实存在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它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功绩。中医的辨证论治,很少产生西医西药的副作用;某些在西医看来需要切除的器官,中医可以通过药物使其恢复正常;某些西医诊断的不治之症,中医也有一些相应的治疗办法……中医具有这些长处,在当今信息时代重新受到重视也成为一种必然。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的根本。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阴阳学说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中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这样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什么是“本”?这个“本”就是阴阳。所谓天地之道,是探讨宇宙万物生生变化的自然规律,应用到我们人体就是阴阳两纲,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的表里、虚实、寒热六要(有说是八纲辨证)。



我们研究中医时,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是万物的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离得开这个阴阳。阴阳是变化的根本,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阴阳。



阴阳作为万物的纲纪,同时中医也将阴阳作为认识疾病的总纲。中医对人体的结构、功能、人体的病理变化,都是用阴阳理论进行解释的。而且中医诊断中的八纲辨证最后还是要归到阴阳这个根本上来。“六要”可分属于阴阳,故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如阳证可概括表证、热证、实证,多见于正邪两旺,抗病力强或疾病初期;阴证可概括里证、寒证、虚证,多见于正邪两衰,抗病力低或疾病的后期。



中医诊病治病之根本,全在阴阳辨证,而后是虚实、表里、寒热。明代名医张景岳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所以中医在临床诊病中之首务,在于辨明是阴证还是阳证,如果失去这个前提,后面的事情也许全是错误,因为失去了根本。一个中医水平的高低,也就是鉴别病因和病机是属阴还是属阳的能力。



中医几千年前的法则为什么还可以治今天的病?它的真正精髓就在于——辨证论治。人们在诊断病情时,如说话声音比正常洪亮者属阳,声音低微者则属阴;面部色泽比正常人偏鲜明者通常属阳,面色晦暗者则属阴;如果脉搏跳动比平时速度更快、位置更表浅、力量更大的属阳,相反脉搏跳动更慢、更深、力量更小的则属阴等等。



中医通过这些内容辨证施治,就可以逐步辨清疾病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病理变化趋势等,从而进一步区分整个疾病的阴阳属性。如疾病的位置在人体的浅表,疾病是由于人体阴阳物质或功能比正常偏多引起的(中医称为实证),病人体温升高或自己感到身体发热(称为热证)之类的疾病属阳;而相反,病位更深、虚证、寒证则属阴。



既然疾病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引起的,那么治疗疾病也围绕调整阴阳来进行,目标是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因此,如果是寒病(阴),就用可以发热的药(阳)来平衡;反之热病用寒药来治;如果是阴阳某方面绝对过剩,就用有驱除作用的药,把多出来的部分“泻”掉;如果是阴阳某方面相对不足,就用有补益作用的药来补足……这些都是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等治疗原则,这些原则也是根据阴阳关系而确定的。即使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物,也要分阴阳属性,如寒凉性药物属阴,温热性药物属阳等等。



阴阳学说贯穿了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阴阳的概念在现代人眼中也显得有点太玄妙神秘,似乎很难理解,但是,从上面可以看出,其实只要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理解阴阳概念其实并不难。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12-23 09:42 , Processed in 0.08343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