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9|回复: 1

[中医初涉] 读书与临床要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14: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与临床要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转载)

    读书要活学活用,不要读死书,要把学到的东西贯通起来加以运用,否则,你最多只能成为一个书橱,在临床上技能是很难提高的。如何贯通呢,就是说不管读书还是看病你的把你所学的东西综合起来分析问题!

前一讲我拿了一个吴鞠通的医案,问大家为什么吴氏称之为开肺法?







“《吴鞠通医案•中风》:陶某,六十八岁,左肢拘挛,舌厚而蹇,不能言,上有白苔,滴水不能下咽,饮水则呛,此中风挟痰之证,前医误与腻药补阴,故遂道俱塞,先与开肺。



生石膏四两    杏仁四钱       鲜桑枝五钱    云苓块五钱



防己五钱      白通草一钱五分 姜半夏五钱    广皮三钱



问题一:这方治法吴鞠通为什么叫做开肺法?”



我们现在来分系此案,此案已经指出,“此中风挟痰之证,前医误与腻药补阴,故遂道俱塞”,从舌象和用药史及吴氏的处方我们可以看出该病目前主要病机是湿热挟痰阻络,湿热挟痰从何而来,前医予“与腻药补阴”而致中焦壅阻,湿热内生,湿郁生痰!治疗的关键在于祛湿清热。



关于湿热的治疗,在临床上是很棘手的,为什么?古人形容湿热难治是怎么说的?治湿热之病“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燥湿则伤阴助热,清热则易伤阳,湿为阴邪,得阳则化,阳伤则对于祛湿不利。怎么办?治疗首先要使热与湿分,先祛其湿。治湿多采用分消的方法,即宣上、燥中、渗下。吴氏之方共八味药,其中直接治湿的有五味,原方云苓、防己、白通草利湿于下,陈皮、半夏燥湿于中焦(二者同时燥痰),只有一味石膏清热,仅用一味桑枝通络。为什么要用杏仁一味,在三仁汤里说的很明白,杏仁苦温,善开上焦,宣通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宣肺亦即开宣肺气,故吴氏把他的治疗方法称之为“开肺法”。湿热化,遂道自通,不通经脉,经脉自畅。



其实吴氏这张处方即是从三仁汤化裁而来,融入了外台茯苓饮的方义。



在中医史上最会读书的人可能是吴鞠通了,他硬是从《临证指南医案》中读出一个三焦辨证来了,不信你看看《临证指南医案》,再看看《温病条辨》,你就会发现吴氏所创的方剂大部分都是取自于前者!呵呵~所以王孟英最看不起吴鞠通了,说他的东西是抄来的,在编辑《温热经纬》时他是绝不引吴氏的一字一言!



选这个案只是看看大家是否能把痰、湿、热的关系,以及湿邪的治疗法则及常用的治湿方剂融合在一起思考。读书、临床都要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分析问题,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临床水平肯定能提高的很快!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5-3 14:36 , Processed in 0.086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