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0|回复: 0

[方外杂谈] (一)﹒仁者寿,智者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1 09: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这段话我们作如下解释: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

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情况的死亡并不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的。

第一,起居没有定时,饮食不按时令,没有节制,时常让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使身体受到损伤而让疾病夺去他的寿命。

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贪欲无度,不肯节止。最后让刑罚夺去他的寿命。

第三,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他夭折。

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

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等情绪反应不偏激,适时而不伤心性,且立身行事有操守,他们得享长寿,是合乎道理的。

孔子在这段话里阐述了与人的寿命相关的两大重要课题:德修,行修。

德修指做人;行修指做事。对于人的个体而言,就是指个人的人格塑造。

仁、智是统一的,指的是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是那些知止、克己、谦让、有度,而又有进取心、敬畏心、荣辱心、怜惜心的人。天之大德贵生。这样的人格在德、行两个方而都符合大自然万物共生同荣的大德,所以能够长寿。

更重要的是,从“心神学”角度看。一个人的人格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习惯,一种因于“神”的动机相对固定的运作程序。这种“心、神” 相对固定的运作程序,不但支配一个人做人,做事,同样也支配着身体的自律过程。当你爱人时你也在获得大爱,当你善待别人时你也在获得善待,当你符合于大自然的一切规律时,你的一切也在被大自然所接纳,你就会与大自然万物同生共荣,仁者寿,智者寿也就合乎道理了。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fqyg.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5-2 03:24 , Processed in 0.1000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