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4|回复: 8

[医理探讨] 《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

《冷庐医话》是清代医学家陆以湉的医话集,书中载录医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叙述杂症治疗的历验,评论古今医家的得失,探讨处方用药的规范,都切中肯綮,颇多精警之语,特别是有关“慎药”的观点,至今读来仍是发人深思的医林箴言。

       “药以养生,亦以伤生,服食最宜慎之。”陆氏在书中举出宋代哲学家朱熹和文学家苏东坡患病后,因治疗用药不当而殒命的病例,说明辨证择药的重要性。朱熹暮年患“脚气病”,医士张士修屡用攻下破积之剂,终致泻下不止而谢世。脚气病古代称“缓风”、“脚弱”,自唐代从江南蔓延到长江以北,故又有“江南病”的称谓。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都有论述。认为此病多为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其症先起于腿脚,麻木盩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胫红肿,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出现胸闷、心悸、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临床有干脚气、湿脚气、寒湿脚气、痰湿脚气、脚气冲心等不同类型,分别采用加味知柏散、鸡鸣散、木瓜牛膝丸、犀角散等加减治疗。朱熹患脚气病后,胫肿脚胀,脘腹痞满,张医投以巴豆、三棱、莪术等药泻下通利之剂,遂生变症而不治。陆氏载录此病案后,发出“高年人治病,慎不可攻药”的感叹!而苏东坡自恃知医道,因孟浪服药不治病逝,则更是令人扼腕的史例。他从海南岛乘舟北归,因暑热露宿船头,遂又饮冷过度患泄泻之疾,苏公只是自制黄芪粥饵食。后暴下不止,胸膈作胀,每日只以人参、麦冬煎煮后代茶饮,终致热毒不解,暑邪内陷,一代文化巨匠却因单用温补之剂自戕性命。陆氏在论及苏东坡猝死之因时,不无惋惜地指出,“此岂非为补药所误耶?”正如清代医家徐大椿所说:“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也。”

       《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不仅对滥用温补之品的时弊大声疾呼,同时告诫人们古方、单验方、外用方等,“尤当慎择用之”。如一僧人用雄黄、艾叶熏洗疮疥,遍体蔲肿而死;一患者因痞满求于某医,服药后竟变生臌胀而不治,都是触目惊心的误用药致死的实例。特别是小儿用药,陆氏强调“当审病症之所宜,且勿用峻厉之药”。如用朱砂内服治婴儿惊风,使患儿“痴呆”,即汞中毒;用雄黄熏治痘疮,受其毒遂殁即砷中毒等,都提示医家和父母在儿科用药上要审慎。即使是补剂,也要审体质之所宜,不可偏一致害。陆氏在书中举例说,四少年因服“全鹿丸”而致喉痹、吐血、肛门毒,皆为热药所害;另一少年六月畏寒,阳气全无,究其病因竟是服用了三年“二冬膏”,使阴盛阳虚而成!为父母者当以此为前车之鉴。

       近些年来,药源性疾病的频发已引起中西医界的关注。遵循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辨证使用中药,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读《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会给我们温故知新的启示。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0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快速祛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0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是水蒸气





















孕妇防辐射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8 12: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真是太好了












瘦腿针 http://soutui.b008.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北京爱情故事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5-4 20:21 , Processed in 0.104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